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奇 《课外阅读》2009,(18):30-31
大学的“脾气”有多大?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许多大学的“脾气”那可是相当地大。在苏格兰北部一个教育不发达的边区,有一位女学生中学毕业的考试成绩达到了申请牛津大学的标准。这可是近百年来头一遭,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令人遗憾的是牛津大学的教授面试后说,该生不具备牛津大学要求的创造潜质,不要。于是,当地政府就一级一级地向上找,最后找到教育大臣出面说情,也没管用。  相似文献   

2.
毕业典礼,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最后一次正式的集体教育活动。毕业典礼,顾名思义,应当充满了毕业味,充满了学业成功的喜悦,充满了告别的离愁别绪。但是,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今天,领取高中毕业证书,对于学生而言,已无多少惊喜。大学中那种戴着学士帽、高呼着“我们毕业啦”的激动场面,在高中毕业典礼上不大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3.
自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以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我们对我国较早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6所大学的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涵、课程开发、课程方案的认识,结果发现:许多学生并不十分清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和理念,没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他们迫切希望了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的相关信息并获得有计划的选课指导.  相似文献   

4.
进入高校的大学新生存在着一个转折过渡期,他们必须不断地适应大学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要过好大学生活,就要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目标定位;提高大学新生适应高校学习的能力,培养学习主动性的治学方法,是转变教育的重要内容;适应大学新环境也是转变教育必不可少的。转变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转变教育观念是做好新生转变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军 《学习之友》2012,(10):12-13
2011年7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同时毕业.毕业典礼上,两所高校校长的讲话更是成为亮点,他们都用了当下流行的网络语,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让学生大呼过瘾。  相似文献   

6.
毕业演讲是西方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它是学生步入社会前在大学接受的最后一课。毕业典礼既是毕业班同学们回顾在校学习、生活的聚会,也为毕业班同学们提供思考未来人生的机会,其中的重头戏是“毕业演讲”(CommencementSpeech)。Commencement一词来源于法语,意思是“开始”。用“开始”一词来做“毕业”用,确实很有意义,因为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生活的开始或再开始。在西方大学,毕业演讲人通常是著名公众人物,他们的演讲大都充满人生哲理,鼓舞人心。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选取的十篇经典毕业演讲的精华部分及其点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现状入手,参考国外大学就业指导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如何改革高校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认识大学、了解学校、了解专业的重要窗口,也是我们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目前,为了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及调整学习状态,很多高校根据学生特点制订了各类入学教育方案。本文就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应学习提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近几年是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教育思潮,影视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于本世纪初在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出现并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视觉艺术的冲击,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影视文学通识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协调大学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0.
毕业季,一些学生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此踏上社会舞台。中小学校长不能忽视最后一项收官之作--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也是课,也会产生巨大的、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
  一、毕业典礼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笔者上了十几年学,工作了二十几年,年年都见证学生毕业,但令人遗憾的是,举行过毕业典礼的学校却少之又少。对于毕业典礼,不少校长认识程度不够,怕影响备考,不愿举行;怕学生闹出事,不敢举行;或者只是安排班级内举行,草草了事。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学生经历了3年、6年或9年的时光,经过毕业典礼这个活动形式,每一位学生都会产生“今非昨日”的成熟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恩、团结等品质教育,自然会收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毕业典礼是总结反思、自我成长的契机,非常重要,绝不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相似文献   

11.
为真实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有效地帮助他们尽早尽快实现上岗就业,我们在一些高校毕业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畅通信息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要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教学与实践,帮助毕业生提高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认识大学、了解学校、了解专业的重要窗口,也是我们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目前,为了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及调整学习状态,很多高校根据学生特点制订了各类入学教育方案.本文就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应学习提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人生仪式,毕业典礼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一流高校的毕业典礼具有形式多样、学生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典礼举办时间过短、社会参与性不强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的主体性不够重视。提高我国一流高校毕业典礼的实效,需要高校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整合教育资源,利用多种渠道筹办典礼,以形成学校的特色,实现其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年毕业时。又有一批学生离开母校,走向社会或者步入高一级知识殿堂。此时,学校都要召开毕业典礼,如同当年的入学典礼一样,隆重,热烈,但表达的情绪却不同,这毕竟是一大批毕业学生的"最后一课"。上好这"最后一课",意义重大。当然,学校也可以将毕业典礼处理成学校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金冶  严寒雪 《教书育人》2012,(36):12-13
新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事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是否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而且影响到大学生后期的发展。为此,高校会在新生入学后的一定时期内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的活动,即"新生教育",通常包括接待、注册、校园介绍、专业介绍等一些列内容,是帮助学生从中等教育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新生教育一定要尊重新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新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高校新生教育的现状(一)内容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新生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分为:校史校情教育,主要是让大一新生参观学校档案馆、校史馆,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了解学校的历史及发展情况,加深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专业教育介绍,主要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国高校在观念上基本赞成在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但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很多高校仅限于通选课的开设,是对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一种外在形式的模仿,使得中国大学中通识教育进行有些偏颇。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将通识教育融入课程、进入课堂,才能使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各不相同的系科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使缺乏共性的不同专业具有共同语言,这样的教育方法才是作为大学应具备并发展的,以通识教育作为高校的教育方向才符合大学之道的思想。通识教育是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的有效工具,通识教育也是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迅猛发展,各学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迫使各学校不断调整专业,加强专业教育,以适应社会的人才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就业与生存,却较少的关心新生入学期间的心理牲与教育,就算有,也是走过场,或者以军训代替了大学新生过渡期的教育,致使许多应该或者能够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可以解决的矛盾潜伏下来,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阴影.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入校期间各种现象和原因的分析,介绍了一些大学新生教育的经验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时下,各中学对学生的毕业典礼都十分重视,都把毕业典礼当成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仪式教育中的重要一课。我校一直努力把高三学生的毕业典礼办成是洗涤学生心灵、升华师生情感、升华同学之谊、增进学生对母校的情感的重要一课。最近几年我校对毕业典礼的形式和议程不断创新,去掉那些呆板、陈旧而无教育效果的环节,通过不  相似文献   

19.
刘艺 《学周刊C版》2024,(13):138-141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教学是指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对此,文章先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教学的性质,随后讨论了如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最后进行了策略探讨,围绕大一到大四的不同年级注重不同的观念纠正,如价值观、学习观、情感观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关注的重点应是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提高社交能力,通过纠正不良的价值观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大二时,辅导员应着眼于纠正学生的学习观念,如帮助他们平衡网络学习和课本学习等;大三则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通过团体讨论和行为训练来促进他们提高情感智商;大四的重点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即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来指导他们更明智地选择职业和建立职业期望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2014,(Z4)
海外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并不一定是校长独霸话筒,政治人物、大企业家、作家、演员,甚至脱口秀主持人都有可能登上这个特殊的讲台,为毕业生们讲演最后一课。他们的风格或幽默,或深刻,有时讲述讲稿上的人生故事,有时即兴发挥名句迭出。但无论怎样,归根结底都是一句话:未来很远,路还很长,毕业不是结束,而是人生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