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一向注意中才生的培养,比较忽视天才教育。1957年卫星冲击引起的危机感促使美国政府改弦更张,天才教育才渐入佳境。美国的实践表明,天才教育是培养尖端人才,加强国际竞争力量的重要手段。我国虽然没有天才教育的正式提法,但存在事实上的天才教育。因此,系统地研究美国天才教育的发展历程,找出影响天才教育兴衰的各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天才教育的健康发展也计不无启迪。(一)历史发展虽然美围天才教育的萌芽思想可以追溯到第三位总统杰佛逊,但真正的发端却是自19世纪末始。从那时以来,天才教育共经历了三个波峰期,每一时期均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韦肖  张宗 《文教资料》2008,(31):58-59
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曾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了"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我们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的这篇经典之作的解读.来寻找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内容,并与马克思的其他文本联系起来,从而把握住马克思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思想,对当代中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去年,同学们总爱以"天才"自居;而今年,同学们却极烦别人叫自己"天才"。变化如此之大,是因为现在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才,就是天生的蠢才!"我也跟着人云亦云。但自从我遇见了一位真正的天才,才发觉这句话是错误的。第一次见到"天才",是在几年前的辅导班上。那次,当我急匆匆地跨进教  相似文献   

5.
咱们班有两位数学天才,我们都叫他们"天才",因为他们每次考试都是95分以上.两位"天才"一个姓马,一个姓王.那天,我终于发现了他们成为"天才"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历史表明,任何一门科学理论的形成,都不能归功于某个天才人物个人的努力,而是由许多人甚至几代人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个积累过程,也就是科学理论萌芽、孕育的过程.集合论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普遍认为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现并最终确立的,笔者认为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便已开始孕育着天才历史观的萌芽,尤其是马克思对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钢琴家玛塔·阿格里奇的传记《童子与魔法》进行分析,发现书中关于天才的叙事存在两个特点:天才是天生的、天才互相吸引。对"天才叙事"的初步探索,为后续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唐代大诗人李白往往被人们誉为"天才","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於天才得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洁"。这类赞美之辞,在历代诗话中常常可以见到。今天,当我们读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些"掷地作金石声",字字吟来尤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时,同样会拍案叫绝,情不自禁地赞叹:非李白莫能为。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  相似文献   

10.
李贺是一位在骚体、乐府等诗体发展史上都有着起衰之功的天才诗人。尤其可贵的是,在对上述诗体继承改造基础上形成的长吉体,已显示出词的萌芽性质,在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词的风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过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第一次明确地把实践的观点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分界限,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它不理解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正确解决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内容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的唯物主义的“颠倒”方法和异化分析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批判了实体的、自我意识的旧哲学理路的历史和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存在,并且第一次科学地揭示出了人与社会的三重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人的探讨一直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哲学解答是与哲学家本人的基本哲学原则分不开的。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提出,绝非空穴来风,它之所以可能,与马克思实践原则的确立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感性本体论的诞生,乃是19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重大的哲学事件,它标志着长达两千多年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开始遭遇重创,一个崭新的哲学时代开始来临。而这一感性本体论的确立,是与费尔巴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追忆这一本体论的确立历程,阐释这一本体论的哲学意义,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在什么一种意义上对马克思哲学产生着积极影响,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自始至终贯彻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基本精神.这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扬弃和超越。马克思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从根本上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最根本的界定和最有力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是属于直观的唯物主义,直观性与不彻底性是他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两大根本局限性。从自然观和认识论两个方面来看,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是比较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就是他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这种不彻底性同他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科学的研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也曾经深受二者的影响,但马克思思想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我们揭示了科学的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通过批判神学和思辨哲学提出了未来哲学的原则是用“人的哲学”取代“神的哲学”,从而将哲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基地,但他对黑格尔思辨神学的批判主要是立足于一种心理学的、直观的方法。缺乏对其中所包含的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充分认识。因而他所主张的。人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抽象的、贫乏的。要从费尔巴哈所提出的这一转变中结出真正的果实,就必须吸纳黑格尔哲学中有关人的合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超越在于: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变革了对感性对象的理解方式,由直观的理解转变为实践的理解,引起了唯物主义哲学形态上的变革,从旧唯物主义进入新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