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恢复是现代竞技体育训练里不可缺少的环节,科学训练要是滑有恢复系统是不完善的,有关恢复系统工程的思路以及恢复系统工程中具体的恢复手段,对科学化的速滑训练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2.
营养补充是最好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六种主要营养素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认为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的要素,也是运动员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后,营养补充是最有效的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3.
速度滑冰是一项竞速运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会使运动员身体机能产生变化,出现疲劳状态。及时地补充能量,利用各种手段加快代谢物的排出是保证训练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教练员只有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掌握运动员训练后的身体状况,及时地调整,进行科学的训练与恢复,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介绍了速滑运动员训练后所采取的几种恢复途径和主要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4.
皮划艇运动是运动量较大、竞争激烈的比赛项目,训练的强度、密度较大,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使机体适应大强度、高频率的比赛要求。长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恢复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运动员在长期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和竞赛中,生理、心理负荷强度大,致使运动员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对散打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为此,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过程及恢复手段的一些新观点和方法,以期给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跨栏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以往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成功经验,依据科学的训练理论,吸取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技术,同时结合我国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特点,设计符合跨栏项目规律又适合运动员特征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并在训练中注重强度训练,不断提高整体训练平台,实现在高强度下的大负荷并逐渐建筑专项高强度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长时间大强度训练会造成免疫系统机能短暂改变,导致一段时间的免疫抑制。重复进行高强度训练,缺少足够的恢复时间,会明显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高强度训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浓度下降发现,唾液中IgA是检测运动员是否有感染危险的有效指标。高强度运动可以被认为是肌体的应激反应,细胞因子(如IL-6)是引发这种应答的关键因素。摄入糖饮料可以减小高强度训练对荷尔蒙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则是危险的训练”。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切实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结合良好的消除疲劳措施和有效的恢复手段,保证运动员日常训练的有序进行,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所以说训练后疲劳的消除与机体恢复不容忽视,必须提到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这里就谈谈消除训练后疲劳与恢复的一些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速滑运动员的恢复训练与辅助手段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速滑运动是一项培养周期非常长的运动项目,培养一个速滑世界冠军,至少需要15年左右时间。在这漫长时间里,不仅要训练好,同时也要恢复好,而且只有恢复好,才能训练好,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恢复是速滑运动员极其重要的任务,更是速滑教练员的工作重心之一。通过对速滑世界冠军王曼丽多年训练中在恢复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了王曼丽的教练所采取的针对性训练措施,论述了速滑运动员的恢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训练计划、训练负荷强度、训练方法、手段和形式以及重视心理恢复等多方面,阐述了速滑运动员恢复训练原则和训练实施方案,并介绍了多种辅助手段,以供现在负责青少年速滑训练的教练员培养未来世界冠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短跑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的激烈对抗和赛事的日益频繁,对运动员连续承受大负荷比赛与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强度训练已成为当代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重要体能训练特点。训练负荷的安排是以强度作为训练负荷的灵魂,但值得注意的是,训练负荷的增大须在完善恢复措施的保障下进行,恢复是高质量训练的保证也是训练的延续。因此如何科学地把握短跑的训练过程,以实现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就必然成为训练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1、运用教学课中恢复法加强运动员的恢复运动生理学理论观点认为疲劳是运动中产生的,疲劳产生之际恢复开始之时,那种认为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是训练后的事情是错误的,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训练安排与疲劳和恢复的关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手段,以延缓训练中疲劳的到来,减轻训练后疲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运动性疲劳,对体育高考生来说,就是参加训练或比赛时,负荷超过机体承受能力而产生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产生运动性疲劳是考生进行了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及心理压力所致。"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所以产生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一般来说,轻度疲劳会较快消除;中度疲劳就需要进行调整和休息;重度疲劳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恢复手段,才能使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尽快恢复到原水平或达到超量恢复。因此,对教练员来说,除了在思想生活上重视和关心考生外,还应把训练手段和恢复手段结合起来,采用科学方法帮助考生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能,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引言适度的负荷和寻求迅速而有效的恢复手段是现代竞技训练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过去一段时间由于靠经验训练,缺乏科学剖析,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是一方面竭力施行大量负荷,却又缺乏相应恢复措施;或者,强调要“科学训练”,却在大运动量面前畏缩不前,结果导致科学的系统训练难以实现。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仅仅靠师徒相传的模式进行训练,而去探求科学化的训练方法。这是因为现代竞技训练的显著特点是其训练负荷的密度和强度均非常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训练的恢复问题一直是田径界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训练负荷量和强度越来越大 ,仅靠吃饭、休息和睡眠这种自然的恢复手段 ,很难适应和满足当前训练的需要。因此 ,在现代训练体系中 ,应包含科学的医务监督以及多元化和全方位的恢复措施 ,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训练的科学性。作为正常生理现象的疲劳 ,在长期积累并超过某一临界范围而得不到恢复时 ,就会转为病理性的过度疲劳 ,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使运动员丧失训练热情和比赛欲望 ,它常常发生在重大比赛的准备期 ,很多运动员因此而痛失良机…  相似文献   

16.
竞技健美操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高频率的竞赛项目,机体在训练过程中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机体极易产生运动疲劳现象。如何有效消除疲劳对运动员训练、竞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调查了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易疲劳部位及自感有效性回复手段,为教练员、大学生运动员在有限的训练条件下,开展科学训练,有效回复运动疲劳,避免运动损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在激烈运动、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后,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得到调整恢复,是运动训练工作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积极性休息是训练过程中消除疲劳、加速体能恢复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方法多样,在运用方面也应有所选择,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8.
字芮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2):10-10,16
如何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在激烈运动、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后,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得到调整恢复,是运动训练工作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积极性休息是训练过程中消除疲劳、加速体能恢复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方法多样,在运用方面也应有所选择,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9.
对摔跤运动员训练恢复过程中生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标定了竞技摔跤的生理强度为次最大强度,依此找出了该项运动员在运动中以无氧代谢为主,以有氧与无氧混合代谢为辅的代谢特征,进而确定了运动中运动员能量代谢的中心环节是磷酸肌酸系统,为此提出了两项研究任务:1)确定上述供能系统代谢指标对于合理安排摔跤训练和恢复的作用。2)找出上述指标在不同恢复期间在运动员血液,尿液及汗液中的变化规律,为有效监控训练负荷及恢复提供依据。经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实践中应用对于磷酸肌酸和蛋白代谢指标的生化监督,即可以准确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又可以在建立运动员指标档案的基础上对训练与恢复过程实施定量控制。2)过量的肌酸血,肌酸尿的集累和尿毒症的出现,是训练计划不当的反应。应当对负荷与恢复安排进行调整。3)鉴于汗液中尿素含量的特殊意义,高强度负荷后汗液中的尿素浓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对运动瞬时快速恢复能力的生化评定。  相似文献   

20.
贾铁堂 《中华武术》2009,(10):52-54
运动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疲劳一恢复一再疲劳一再恢复”的一个超量恢复的过程。而恢复是体育训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运动后的恢复与训练。中的负荷刺激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运动员要维持连续性的训练和比赛,就应及时地处理好训练后的恢复。其实从整体的方面来看,恢复措施也是训练重要的组成部分。只强调追求大运动量的高强度训练,而忽视训练后的恢复是错误的,整体来看,训练内容、恢复和负荷在训练中应占同等地位,甚至应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