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型客车通过橡胶减速带时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车辆通过橡胶减速带过程中引起的振动特性,以安装在水泥路面、规格为350mm×45mm的橡胶型减速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小型客车在空载条件下通过减速带时引起的振动时域信号,分析振动时域信号波形的波谷、波形极值的大小和形成时间差以及通过减速带前后的速度差。结果表明:当小型客车以大于30 km/h速度通过减速带时,在轮胎撞击减速带和冲击地面瞬间,前轮引起的振动强度大于后轮的振动强度;验证了车轮通过减速带时存在"车轮撞击减速带、车轮在减速带滚动和车轮冲击地面"3个假设过程;从而得出"车速越高、减速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清洁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清洁汽车行动"主要针对燃气汽车(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和液化石油气(LPG)汽车)整车、关键部件与加气站等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进行研究开发。 目前燃气汽车已经实现商业化,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具备整车和关键部件的批量生产能力,推广应用后取得良好的能源替  相似文献   

3.
小型客车通过减速带时振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型客车通过减速带时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的波谷极值作为研究指标,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并应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探讨行驶车速、减速带类型、减速带材料和路面表层材料4个影响因素对研究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最优方案组合。结果表明,行驶车速的极差R和方差分析F值最大,路面表层材料的相应数值最小;行驶车速大于某一临界车速时,车速对研究指标的极值影响突变显著;试验得到的最优组合方案为"低速+沥青路面+橡胶减速带+加强型减速带"。  相似文献   

4.
高职汽车专业培养学生实际整车的故障检测和维修保养能力,应该进行"整车实训"实训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按"整车实训"对汽车实训中心的要求,研究了实训场所、实训设备、管理制度、维保水平、资源评价、社会资源等方面对设备保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J6重型车是我国汽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自主开发,攻克了高品质重型车整车、发动机、汽车电子、驾驶室和生产制造5大技术难题,构建了中型、重型和超级重型3大整车平台、4大整车系列,整车总重覆盖18~100吨,总计开发100余种车型。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汽车整车拆装实验课程的重要性,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和人才培养角度,探讨了以整车实物拆装、汽车虚拟装配及汽车设计三位一体的汽车拆装课程,并进行了课程教学论证。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汽车拆装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固有模式,增加了新内容,突出了创新,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底盘两系统集成控制由于控制器作用范围有限,使得控制结果难以满足汽车在全工况下整车性及安全性这一问题,本研究综合考虑了汽车的纵向、横向和垂向动力学对整车安全性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基于14自由度的整车模型建立了PID算法的集成控制器,同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多系统的集成控制优于两系统的集成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整车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试验方法使整车的滚动阻力系数和风阻系数得到确定,并使该型汽车的功率平衡方程成立。通过对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及柴油机万有特性进行研究,进而分析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既定的传动系统参数的基础上优化汽车发动机,为同系列车型的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一吨4×4越野汽车的设计为例,通过对用户提出要求的调查,分析出各大总成的初步选型,整车动力性、经济性模拟,整车基本参数确定,运动校核,汽车空载、静态侧倾稳定性的计算,摆振问题及解决措施,使4×4越野汽车设计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汽车理论中尚无整车质量分配系数研究的缺憾,考虑垂向和侧向路面激励的复合影响,以14个自由度整车传统物理模型为背景,对簧载质量进行空间动力学分析,借助4个轮系方位与簧载质量质心处的运动学关系,研究车体垂直、侧向、俯仰角、侧倾角和横摆角这五种运动,进而推导得到整车悬架与4个1/4悬架系统间的动力耦合定量关系,发展与完善汽车质量分配系数理论,并为今后汽车悬架系统振动控制、转向与操纵系统平稳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半主动悬架支撑下1/4车的振动模型,推导了其运动微分方程,运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模拟了汽车在40m/s和100m/s两种工况作用下B级路面的随机激励,并编写了1/4车模型在随机激励作用下频域响应求解的仿真框图程序。结果表明,带有PID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相比,明显地降低了车身加速度,即明显改善了汽车平顺性:在时速为40m/s时,车体的振动能量峰值减少了69.8%;在时速为100m/s时,车体的振动能量峰值减少了65.5%;相较于高速工况下,半主动悬架在车速为中低速时,对于平顺性的改善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通过光电编码器实现对小车速度的测量并将速度值进行bang-bang+PID运算,产生控制直流电机转速的PWM电压信号,实现对车速的快速调整和精确控制。小车控制系统还配有避障和灰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障碍物和地面灰度,实现小车避障和寻迹功能。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种温差电效应发电演示热功小车,演示了从热能到电能再到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过程。该小车以温差发电为电源,利用珀尔帖片、散热片与酒精灯构成核心组件,由酒精灯加热下散热片,下散热片将热量集中到珀尔帖片,珀尔帖片通过上散热片散热,维持珀尔帖片冷热两面有较大温差,输出电能驱动电机旋转,电机带动小车跑动。该小车结构简单,工作原理明晰易懂,运动速度达15 cm/s,演示结果达到了引起人们对温差发电的关注和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社会日益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设计了具有自动控制、精确定位和探测功能的智能小车。该系统以小车模型为载体,以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449为核心,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利用反应式步进电机实现探测系统的前进、后退、加速、减速与转向,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再加上霍尔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敏二极管、接近开关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小车的智能化探测,完成了距离与速度检测、避障、寻光入库、金属物体检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学科赛事的实践经验能与更多人分享,对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中常见的三类问题(控制算法的选择、车模机械改装、电磁传感器布局)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模拟仿真以及借鉴现场调试经验对这三类常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智能车的角度控制和速度控制分别采用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同时在恶劣条件下用模糊控制算法对PID控制算法进行补充,达到提高系统鲁棒性的目的;给出了如何合理地调整车模前束角和重心这两个重要机械参数的方法,突破当前智能车速度的瓶颈;提出了一种双水平线圈的改进方案,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强了电磁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且通过增加竖直方向的线圈提高了智能车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次竞赛设计的电动车跷跷板采用STC12C2052AD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控制电机驱动芯片L293D驱动电动小车进行前进、倒退、转向,利用红外接收、发射二极管做成的传感器,使小车按照指示路线行走,并通过重锤检测控制电动车的运动来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汽车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进步,国人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多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此时,对汽车文化的介绍,对汽车生活的渲染,对汽车文化外沿和内涵的阐述,揭示汽车文化与社会现实生活间多层面的利弊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汽车白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车身声固耦合模型。基于声学模态分析理论,进而求解声腔模态。通过实车怠速噪声和车身悬置激励力测试车内响应点的声压值,进一步验证声固耦合模型。通过峰值频率下的板块单元贡献量和模态应变能优化分析,汽车车内低频噪声降低,有利于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