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月初,笔者代表编辑部参加了“薪火相传话师魂——庆祝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周年”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代表一起,向“一辈子当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于漪老师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奉献于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2.
2008年岁末,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着上海语文教师的眼球,人们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举行。会议厅嘉宾云集,座无虚席。主席台幕布上方醒目的大字“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像提前到来的新年的钟声,重重地敲击着人们的心弦。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于漪是有影响的一个。她有不少头衔和荣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副主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又连续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党员,上海  相似文献   

4.
卢雁 《上海教育》2005,(11A):26-26
闻玉梅、周小燕、于漪、俞卓伟、刘翔……这些名字正在被上海市民所熟知,他们正是科教党委系统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  相似文献   

5.
于漪老师以81岁高龄,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众望所归地当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是上海教育的骄傲,是上海教师的光荣。广泛深入学习宣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对全面贯彻全国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和育人能力,加速推进上海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在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素质高度关注的今天,研究于漪.学习于漪。做于漪式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报告会9月26日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有关领导,各高校、各区县教育局、教师进修院校有关负责人以及中小学校长、书记代表聆听了于漪老师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王平 《现代教学》2009,(3):25-25
于漪老师是杨浦区基础教育的骄傲,于漪教育思想是杨浦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从1998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以于漪老师为榜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全区教育系统教师学习于漪精神,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以此促进杨浦区师资队伍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9.
代有名师出     
陈骁 《上海教育》2010,(20):10-11
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七十多岁,再到八十多岁,全国第一次评“教书育人楷模”就向我们展示了十位各个年代名师的风范。国家以这种方式,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于漪作为最为年长的、最受人尊敬的老师位列其中,这是上海的骄傲,也是国家的骄傲。“我们需要更多的像于漪一样教书育人的老师。”在于漪获此殊荣之时,更多的人提出了这个命题。于漪的话语更是朴实而深情:“我已经八十多岁了,上海也需要像‘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一样的更多的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等各个时代的教书育人楷模,我们要更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最近,记者走访了上海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于漪同志,请她就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发表一些意见。现将于漪同志和记者的谈话摘要介绍如下。记者:于漪同志,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常有这样的苦恼:教者有意,学者无情,“重理轻文”的现象很严重。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学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11.
于漪 《现代教学》2009,(3):22-23
2008年12月31日,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年,表彰于漪老师对上海和杨浦基础教育作出的杰出贡献。 此次研讨会着眼于教师内涵发展,关注教师成长。与会的社会各界人士就于漪老师对基础教育及教师教育新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成绩发表了见解。本刊将于漪老师及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刊登于此,以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2.
张庆 《江西教育》2009,(1):58-59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信守的一个理念是“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她认为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未来”。经约.我有幸拜访了已经是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于漪老师和蔼可亲.在说到教师和教育事业时仍然激情四溢.并且始终为她钟情一生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忙碌着。谈话中透出的她对学生的挚爱情怀,对事业的入迷钻研.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于漪的校长观程翔一、校长是什么校长不就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么?这个问题似乎太容易回答了。当你深入到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心灵世界之后,你就体会到这个问题并不简单。1995年秋,于老师出任上海二师校长。她在这个位子上一于就是10年。于老师说:“一校...  相似文献   

14.
于漪语文教育书简是研究于漪老师语文教育思想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于漪老师高风亮节品格的突出体现,对当前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语文学习》从今年第九期起,开辟专栏,陆续发表,并向广大语文界同仁广泛征稿,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5.
于漪历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和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于漪——这个名字可能没 有影视明星那般耳熟能详。但是在教育界,尤其在一线 教师中,这个名字却有着磁石一般的吸引力。听于漪报 告的教师总是屏息凝视,侧耳聆听;而会后,教师们总 是将她团团围住,热情澎湃地向她请教,与她交流。是 什么力量让理智的教师也如少年般“追星”呢?带着疑 问和敬仰,我们走进了真诚而平凡的于漪。 …  相似文献   

16.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及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国家教委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语文教学谈艺录》《我和语文教学》《学海探珠》《追求综合效应》《教你学作文》《作文教学导论》《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等。  相似文献   

17.
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总体倾向管窥上海/程红兵一个语文教师穷其一生的探索实践,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已属不易;而一个语文教师在其语文教学生涯中能形成多种风格,且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更属难能可贵。于漪就是当代语文教坛中难得的一位兼具多种风格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8.
黄荣华 《语文学习》2010,(7):105-107
于漪老师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至今已有60年。60年来,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其他教育活动,如报告、著文、审编教材等,她始终将“文化”视为语文教育的命脉,由此也形成了她独特的“文化视野”。在全球化席卷世界之时,在多元文化大碰撞、大融合之时,在中华文化面临严峻挑战与重大机遇之时.今天的中学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应当有怎样的“文化视野”?我们期待“于漪与文化视野”这一话题下的系列探讨文章.能在这一方面给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用语言“粘”住学生──于漪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语言“粘”住学生──于漪教学语言艺术初探上海第二师范学校陈小英四十五分钟,三尺讲台,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教学效果迎然有异。有的情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板乏味,课堂沉闷窒息;学生昏昏欲睡。在于漪的课堂上,学生的智能活动很...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教师博览》2011,(4):43-45
教育部日前评选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其中一位来自上海,她就是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于漪。把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三尺讲台、奉献给教育事业,于漪一生的理想是当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她不仅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还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