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眼看教材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有人说教师解读教材要用成人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解读课文;有人说解读课文还要有教师专业的眼光,以一个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人说教师要用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解读课文;有人说解读课文还要有专业的眼光,以一个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但从教学对象来说,我认为应该用儿童的眼光,用一颗童心,以孩子的视角去解读课文,依据不同学段设计“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3.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人说教师要用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解读课文;有人说解读课文还要有专业的眼光,以一个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但从教学对象来说,我们还要有儿童的眼光,用一颗童心,以孩子的视角去解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有人说解读教材要用成人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课文;有人说解读课文还要有教师专业的眼光,以一个教师的视野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但从我们教学对象来说,我们还要用儿童的眼光,用一颗童心,以孩子的视角、生活去解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排意图,是教师备课的前提和基础,而教师在此基础上的认真解读教材,以做好整体规划和充足的准备,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此外教师还要针对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思索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解读和运用教材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教材当做唯一资源,为教教材而教教材;有的教师将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割裂开来;也有教师抛弃教材,只把教材作为引子,授课时脱离文本,游离于教材之外。针对以上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教材解读和运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主题单元来编排的,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对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更具挑战性。老师不仅要考虑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还要全面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价值如何实现,各篇课文如何互为资源、互相补充,并适当拓展教材,使单元主题更凸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只是理解字、词、句、段和篇章结构以及中心思想,还要从课文中学到写作方法。再就是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儿童文学修养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说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为依据,以口头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针对所学内容的特点,以学生或教师为听众进行的学法研究活动。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说学,使他们学会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一、课前说学课前说学主要是指在引导学生课堂学习之前,根据教师的要求,说学习方法、过程、收获、体会,还要说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学习《爬天都峰》一课前,教师可根据本组教学的训练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课文,你读懂了哪些重点词句,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李智   《广西教育》2013,(42):56-57
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说明文,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该课文,容易使学生觉得毫无趣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融入课文当中去学习。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教师不要机械地去“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用教材中什么内容教?为什么用这些内容教?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深刻、全面、系统的解读,然后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选择、加工与改造。教师只有在学生、教材、社会这课程三要素中把学生放在首要因素去解读教材,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实话说,笔者以前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注意把一篇文章钻研透,生动的传达给学生,虽对于编入教材的有些课文有怨言,但是基本不去想教材的编选问题,总以为那是专家的事情。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到教材的重要性,现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感觉困惑:一篇主体课文两课时教不完,一学期下来,功课赶得很紧。在长期深入课堂听课与教研中,我觉得产生这样的问题应从教师本身找原因。具体分析,其一。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还缺乏相应的能力。一个教师,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教师教学的角度以及训练的价值角度、难度的把握角度、坡度的设置角度去审视教材,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学生由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对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文本解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对整本教材进行宏观解读,从而全面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整本教材内容,我们一般称之为“教材解读”;二是对某一个单元进行中观解读,旨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统领下的单篇课文教学目标,我们通常称之为“单元解读”;三是对具体课文的微观解读,即教师通过解读文本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等,这是名副其实的文本解读。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全面、准确地进行单元解读。  相似文献   

16.
当以超越的眼光解读课文时,我们常常发现每一篇课文总有一个时空的局限.如果我们被文本框定,就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教师和文本的双重权威形成的专断,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把教材当作例子,穿越时空,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语文教学要学会分享,而不能在灌输中形成专断.分享,思维才会产生“核能裂变”;专断,思维会成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17.
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排意图,是教师备课的前提和基础,而教师在此基础上的认真解读教材,以做好整体规划和充足的准备,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此外教师还要针对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思索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姜成海 《学周刊C版》2020,(15):115-116
教材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赋予教师自身以意义以及赋予学生以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篇课文会因不同教师的解读而带给学生不同的启发。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以领会教材为基础抓好小学语文教学,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君 《海外英语》2015,(3):82-83,87
针对许多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该文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法板块的分析,希望以此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有效地实施语法教学,进而就如何以课文为载体实施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促进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20.
如果按照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对教材选文类型之一“定篇”的理解是“经典及对经典的权威解释”,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可以算是对课文的一种相对“权威的解释”。虽然课文阅读强调多元解读,但课文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