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波和他的新娘的缘分来自“扫台阶”。 这是北德的一种传统习俗。一个没有结过婚也没有正式订婚的男人,在他过三十岁生日那天必须到一个公共场所扫台阶。通常是在市政厅门前,而且必须在他朋友们的监督下进行。  相似文献   

2.
完美     
从前,有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七十岁了还没结婚,到处旅行、流浪,似乎在寻找些什么东西。有人问他在找什么? 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 那人就问他说:"你四处旅行,找了那么多年,难道从来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有的,我碰到过一个,那是仅有的一个,真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老人无奈的说:"可是,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08,(19):22-22
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没有漂亮的学历和眩目的履历,只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自称不懂电脑却对互联网行业有着坚定无比的信心;他口才一流却异常爱好在媒体上与同行打嘴仗;他目空一切狂妄过人,他说过许多中国企业家没想过或者想过却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比如我们公司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比如我要做  相似文献   

4.
不少人青少年时代曾经梦想过登上舞台,成为一名艺术家。时过境迁,他们还有机会吗?1997年,中央电视台就开办了《梦想剧场》节目,为普通观众圆梦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尽管《梦想剧场》每隔一周才播出一期新节目,而且播出时间也非黄金时段,但并没有影响到观众与心中的"圆梦人"──主持人毕福剑在屏幕上如期相约。大器晚成现在的电视屏幕不再是年轻貌美的主持人一统天下,像毕福剑这样的中年主持人使屏幕多了一种成熟感。看看他的成功轨迹,我们就会发现他似乎老比别人晚一步,比如上大学要比一般人晚,当时已经26岁。他出生在海滨城市大…  相似文献   

5.
费皖 《全国新书目》2010,(19):38-40
在20世纪的人文学者中,几乎无人能像他那样把学问做到浅近而平易,将"学人话语"化为"经世致用"的行动,而且以一生的心力,孜孜不懈地追求并且实现着"富民"的理想。他就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他际遇坎坷,矢志不移,侠骨柔肠,书生意气,95岁辞世,93岁以前没有停止过工作。且看他侄子的一段记述。  相似文献   

6.
京城"鼠族"寄居地下室 2007年国庆,读大二的李蒙第一次到北京.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不是天安门广场.不是西单、王府井,不是他流连过的各种美味,而是那几天在地下室住着的日子. 李蒙没有想到,如今已成"北漂"的他,真的与地下室朝夕相伴. 22岁的李蒙如今是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每天下班后.他就回到那个被他称为"家"的狭小房间里.  相似文献   

7.
永不放弃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别无选择.必须承受。比如奥里森·马登的童年。马登出生在美国一片贫瘠的森林,3岁丧母,7岁丧父。没有朋友,没有亲情,没有关爱,他的童年就在雇主的责骂和皮鞭下,在同龄孩子的嘲弄和挖苦中度过。  相似文献   

8.
除去早年上山下乡、参军当兵的8年时间,严格来讲,我就从事过一个职业,那就是出版.是什么促使我37年来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步呢?主要是因为,在我看来出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那些关于出版价值的名言警句,激励我坚守在出版第一线的岗位上.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有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的"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培根的"读书在于塑造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去世时,还没有过他的四十五岁生日。这个年龄,正是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人的黄金时代。我的父亲去世时,我才十五岁。我的母亲是在我两岁时离开父亲的,据说她后来投海自杀了。因为父亲没有再结婚,工作繁忙,加以两次长时间出国考察,所以我小时候大  相似文献   

10.
他的前任老板叫陈一舟,他的现任老板叫张朝阳,他的投资人叫马云,他的对手一个叫李彦宏、另一个叫周鸿祎。"我记得乔布斯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要知道自己还是处于一种饥渴和无知里。"34岁的王小川,在搜狐已经工作了13年。他曾经的一些同事都惊讶,他在搜狐能待这么长时间。而王小川一直在一种"饥渴"感里走了过来。2003年王小川开始做搜狗搜索引擎,两年前搜狗从母体分拆出来,他成为了这  相似文献   

11.
李国  李娜 《新闻三昧》2013,(7):24-31
寻梦:不信摆脱不了宿命 "我是镇上第一批万元户,却没有发家!"说这话时,经历过三次创业失败的邹先荣黯然地低下头,拳头握紧又松了下来,几分落寞、几分不甘.经历过食不果腹的贫苦,他对成功的向往十分强烈 上世纪60年代,邹先荣出生在一个世代农耕的贫苦家庭."稀饭不见几粒米,充饥全靠白鳝泥,衣服补丁连成片,兄妹两年才能换新装".这是他对儿时的全部记忆.1979年,邹先荣高中毕业,那一年他16岁,在他眼里那不是花季、亦不是雨季,而是烈日暴晒下的汗流浃背,是整日与锄头、背篓、粪桶相伴的清贫日子.即使在今天,邹先荣回忆起曾经在农村时的生活,仍然会紧锁眉头、摇头感叹,看得出来,那份"苦"已深深地隽刻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一再被宣传成"二战期间采访欧洲战场的惟一中国记者",萧乾往往被误认为在生前没有对此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其实他亦有苦衷。因为涉及国共关系,起初限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恐惧心理,"胆小"的他没有及时出面予以澄清。后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展开与改善,他在私人信件、公开文章以及日常交往中都有所反思,并以"我们是一家"做出过澄清和解释。他还呼吁各方承认和正视两岸的鸿沟,尽力为此做些填补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他们的绯闻传遍全公司、包括五个分公司之前,他突然辞职南下。 1994年,她大学刚毕业,遇到的第一个上司就是他,这是福分还是劫数。他给过她太多,思路、朗朗的笑声、许多许多的口头禅,比如“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她给过他什么?说不清。  相似文献   

14.
郑重印象     
正郑重是我的好友,《文汇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他是1961年进文汇报当记者的,从一而终;我是1960年进文汇报当记者,1998年离开文汇报。然而,他的年龄比我长5岁。两人共事38年,现在还常有交往。他当了一辈子的记者,除去粉碎"四人帮"之后做过一任文艺部主任外,一辈子没有当过新闻官。几十年来,别人对他有过不少称谓,但他自我认可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15.
母亲离世后,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父母留下的照片非常少,1949年以前的几乎没有. 记得小时候,曾看到过父亲穿着长衫、戴着圆形眼镜的一张照片.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1967年底"造反派"来抄家,照片被当作罪证搜走了,而且一定是搞丢了,因为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张照片.那是个寒冷的黑夜,"造反派"抄完家,就把父亲押走了.他被押出了家门,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我十四岁.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碰上一位久未遇面的朋友,与他聊天中,他声称自己"最害怕记者"。我戏谑地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隐私被记者揭露了?"朋友摆摆手,开始"揭露"记者。他是一个局长,因班子工作出色,常有记者光顾。有的对他的描写过了头,比如,单位修住宅楼,有人建议给领导设计大套,他坚持与职工一个标准,将大套计划一笔勾掉。稿子见报后变成了这样的文字:"在职工大会上,他拍着胸脯说,我不要大套,也不上楼,我的房子让给最困难的同志。"他说:"我看了报道,一个星期没敢出门。"因为他不仅上了楼,住的还是好楼层。可这句"豪言壮语"全城皆知。多年过去了,仍有人见面问他是不是  相似文献   

17.
我拍核爆炸     
2008年是中国核基地建设50周年纪念,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50年的核工业发展,成就了中国的大国地位。邓小平南巡时曾说过:"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本书通过他的镜头并辅以他的叙述,提升读者对中国核事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没有任何工作背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他们寻找工作的最大难题,而22岁的张志远则不担心这些,他已经工作了五年,并早已成为了“小领导”,手下的兄弟最多时达到了120人,他与那些大学生唯一不同的是,他是一个农民工,在春节将至的时候,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拿钱,回家过  相似文献   

19.
画者鲁迅王锡荣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看懂鲁迅手绘的猫头鹰刘玉凯撰,《新文学史料》2004年3期鲁迅一生爱画。他收藏过不少名画(多数是印刷品),提倡过木刻版画运动,编印过好几种中外画集。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他还偶尔画过一些画。他没有进过美术堂,没有拜过画家为师,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少小时,他用半透明的"荆川纸"覆在通俗小  相似文献   

20.
逼上书山     
16岁的时候,我说过一句关于书的"狂"话. 那一年,参加军区的业余创作学习班,管事的干事讲起上世纪50年代本部队的"业余作者"徐怀中和他的处女作<我们播种爱情>.知道那是他24岁时的作品,我居然脱口而出:"喔,我还有8年!"当时在侧的一个女兵记住了这句话,从此没少为这奚落我.多少年以后,她成了我的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