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反思是指对自己思维和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数学作为一门思维训练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教学行为,致使学生做了大量的数学题,也学会了一定的解题方法。至于学会了什么、如何学、学得怎样自己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数学的主动学习者和行为者而不仅仅是数学事实和数学步骤的了解者,那么我们就必须去做有助于学生反思能力提高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在教学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感悟,在感悟中学数学,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呢?反思学习从哪些地方入手呢?  相似文献   

2.
<正>反思是指对自己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思考,思考其中的经验与不足,从而调整自己以后的学习行为。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学科,平时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指小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过程的再思考,再审视。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反思能力,可以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反思情境,抓住反思契机,创造反思机会,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反思是指对自己思维和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数学作为一门思维训练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教学行为,致使学生做了大量的数学题,也学会了一定的解题方法。至于学会了什么、如何学、学得怎样自己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数学的主动学习者和行为者而不仅仅是数学事实和数学步骤的了解者,那么我们就必须去做有助于学生反思能力提高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在教学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感悟,在感悟中学数学,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呢?反思学习从哪些地方人手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其中,教学评价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与评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自我评价能力呢?一、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评价榜样教师的评价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基础.学生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反思,是学生对知识的一个再学习、再思考、再反馈的过程,对学生形成数学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的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反思,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检验与再认识的过程。反思活动对学生学会学习和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意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反思中成长起来和成熟起来的。那么,在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思习惯、反思能力又有怎样的表现呢?笔者曾对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测试内容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两道习题:1.小明从底层爬到3楼共用了6分钟,照这样计算,小明爬到6楼需要几分钟?2.从甲地到乙地共60米,小明第一次走了98步,第二次走了97步,第三次走了99步,求小明每步的平均长度。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8.
学习反思习惯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批判改正的能力,经常反思的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从而积极去改正。教学反思是学生对学习情况的思考和分析、发现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过程。小学是学生数学反思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同学,本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习惯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反思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因为这既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促使学生以自身更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学习活动的根本途径。那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呢?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几个策略,以期真正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小学生今后数学学习能力及成绩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指学生学习时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对学习情况(知识、态度、方法等)的自我观察和反复思考.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通过对其意义和缺失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关培养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数学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其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一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具,鼓励并启发学生去思考,从而达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有机结合。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的条件和氛围,从引导学生反思思维的过程、引导学生反思探究的结果和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得失三个方面进行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数学的学习过程既是数学知识的吸收过程,也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过程。二者相比较,实际上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加重要。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冷静地思考,得出自己独立的见解。那么,如今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如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如何?教师又应该如何在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就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反思是学生对自身所学知识的一种复习和思考,亦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自我评价与完善。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相似文献   

15.
陈艺芳 《考试周刊》2007,(20):54-55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不善于对既有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把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不断的反思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更是不断追求新见解、新突破的探索之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训练,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或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和检查,指导他们学会理性地再思考,进行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历程,努力成为一个见解深刻、敢于创新、思想丰富的学习者。一、创设情境,渗透符号思想小学数学是指尖上的数学,这个理论揭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独特之处:喜欢在具体、形象的支持下思考,对感性的素材较敏感等。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得依托学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反思习惯的培养上。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小学数学课堂上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反思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结合多年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学生自我检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分析,把学习效果和自己的可能性作一番比较,评价时间消费的合理性”(巴班斯基语)。它是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认真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矫正,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缜密思考、认真负责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自主意识。那末,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能力对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为学习的主体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优缺点在哪里?我们又怎样扬长避短,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展现其特殊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数学概念、规则,还要发展有效认识和调控自己认知过程的反思能力。只有学会反思,学生才能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管理、调控自己的学习,不断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特点,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最终达到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呢?笔者认为,要遵循数学的认知规律,在数学教学流程的各个阶段捕捉认知的核心任务,针对这些核心任务确定学生的“反思点”,然后在这些“点”处展开有效反思,使学生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逐渐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数学认知流程特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着眼点”人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