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发布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提供了依据。本文根据现有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实际和参训学员存在的认识上的问题,谈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并希望就此问题同大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发布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提供了依据。本文根据现有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实际和参训学员存在的认识上的问题,谈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并希望就此问题同大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催化剂。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面临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转变教育理念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育技术教学实践,论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总结归纳了教育技术培训方式和方法,希望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学习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形势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他们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2005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计划在2005-2007年间,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份,只有不断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教育技术意识是教育技术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维度,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首先必须使中小学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技术意识。因此,培养良好的教育技术意识,既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对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而信息化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已经成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了目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的基础上,从信息化环境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技术支持、培训方式的改变以及培训理念的转变等3个方面阐述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发展趋势。试图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为培训的更优化发展提供策略指引。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被视作衡量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存在不重视前期分析、不重视系统设计、没有后续的资源和策略的支持,导致培训效果不佳,无法产生持续的长久的影响。绩效技术是一种从系统角度来分析问题、制定干预方案的技术,文章从绩效技术的角度来分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问题,提出培训的绩效模型,分析了绩效模型中的问题和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新探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发布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提供了依据。文章结合现有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弊端,创新地提出了“以指导教学实践为目的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以期为现有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对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和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贯彻落实《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以“校本”的形式对全校教职工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脱产集中培训不同,这种培训的优势主要有:时间上有灵活性,可以长期连续进行;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边学边用;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安排培训内容,掌握培训进度;省时、省力(避免往返人力、物力的消耗),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拥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教育部在启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时采取了先试点、后推广的稳妥策略,并将教育技术能力作为衡量未来教师教学水平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较为深入应用,因此要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变得尤为重要.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关系到学校信息化教学,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的做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来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策略与技巧,为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衡量教师专业水平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是否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是能否运用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能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关键。教育技术培训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以“校本”的形式对全校教职工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脱产集中培训不同,这种培训的优势主要有:时间上有灵活性,可以长期连续进行;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边学边用;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安排培训内容,掌握培训进度;省时…  相似文献   

17.
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是将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融为一体的学校形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文通过对专业发展学校的特征及其在培训中应用优势的分析,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探讨在该模式下,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应该进行怎样的策略性变革,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动态及其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现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以担当起教育信息化任务巳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美国自1996年来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执行终端,对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1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丛员培训的意见》有关要求,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而研究制定的,是我国有史以来所颁布的有关教师的教育行业内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标准》的颁布实施必将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化水平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作为现代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项必备素质,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准》是指导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我国基础教师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广大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教育信息化实践证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悉,教育部将依据《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本刊特全文转载《标准》,经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