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庆陶研文史》2006,(3):27-27
香港九龙各界于8月25日下午2时,假孔圣堂举行李公朴、闻一多、陶行知三先生追悼大会。出席逾九百人,即推出蔡廷锴、彭泽民、岳哲、沈志远、陈其瑗、曾伟及工、商、学、妇女界代表等11人为主席团,蔡廷锴为主席团主席。萨空了、陈其瑗相继报告李、闻、陶先生史迹。各界演说有沈志远等十余人,开会历时3小时,大会祭中说道:“先生等不忍之情,发救国救民之仁”,“为民请命,作民主之呼声。”“先生之生也,贫困富贵不足以移其志,子女玉帛不足以动其情,诚足以感天地而泣鬼神。  相似文献   

2.
李公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战士、社会教育家。由于主张抗日、反对投降;反对内战,争取民主,为反动派所嫉恨,于一九四六年七月十日晚,在昆明青云街口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狙击,抢救无效次晨逝世。毛泽东同志指出:这“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时人瘗公朴衣冠于昆明西山,以为永念。李公朴牺牲后,另一位著名的民主战士、教授、诗人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七月十四日在西仓坡宿舍门  相似文献   

3.
《重庆陶研文史》2006,(3):22-22
生活教育社、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全体师生昨日上午九时,在和平路管家巷廿八号,举行陶行知先生追悼大会,计到除生活教育社、育才、社大全体师生工友外,来宾有鲜特生、史良、吴玉章、邓初民、周新民、李相符、张友渔、谢仲谋、端木蕻良、宣缔之、周游、傅钟、胡仁、周,及战时儿童保育会、中国民主教育事业协进会、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四川分会、中共四川省委、民盟市支部等个人、团体、机关,共一千三百多人,主席史良、主祭邓初民,陪祭黄次咸、吴玉章、马侣贤、鲜特生、廖意林、杨维保、徐永培、张德荣(育才工友)等,花圈、挽联、诔词,共四百多件。  相似文献   

4.
试论陈嘉庚的政治主张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庚主要的政治主张有:力主中国要独立、统一、自力更生;反对专制独裁,主张共和民主;反对封建土地制,主张土地改革;反对官僚主义,主张从教育和加强学习入手等。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先生始终坚持抗战救国立场,组织南洋华侨输财出力,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投降、分裂;反对国民党蒋介石假抗日真内战,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援助解放区军民抗战,表现了凛然的民族气节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为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嘉庚:散尽家资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教育与职业》2006,(7):112-113
黄炎培先生评价陈嘉庚先生时说:“发了财的人肯全拿出钱来办教育的,只有陈先生”。如今,当我们漫步于厦门大学,看着这个素有“全国最美丽的学府”时,我们是否会想到这是陈嘉庚先生散尽家财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呢? 当年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周恩来也对他“为民族解放尽最大努力,为团结抗战受无限苦辛”的精神予以高度评价。陈嘉庚先生兴办学校,培育了众多的人才,在海外侨胞中树立了为祖国、为家乡兴办教育的光辉榜样。[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集美中学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全国名校,他的办学思想和“诚毅”校训,鼓舞了数以万计的学子在这所学校里茁壮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  相似文献   

8.
1983年,李先念主席为了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书写了“学习陈嘉庚先生为发展祖国教育事业而奋斗的精神”的题词。当前,各地各校都在开展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本文试对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作初步回顾,供大家进一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09,(3):34-35
上海市爱国学校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创办于1901年,此为民主革命派创办的第一所女学,具有解放女性、反对封建、争取民主的爱国思想,亦为革命党的秘密联络机关。黄兴、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来女学与蔡元培讨论革命工作,还介绍女学学生参加同盟会与秘密小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诊断,有所谓“望、闻、问、切”法.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掌握学生学的情况,也可借用“望、闻、问、切”.通过“望、闻、问、切”,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速度,争取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厦门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始于1920年,当时黄炎培先生受陈嘉庚先生之托创办集美航海科、集美商科等,按“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要求和“实习是重”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厦门中职教育的工学结合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而得到了迅速的开展。2006年10月,教育部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会上印发的教育部文件公布了全国107所中职学校作为首批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试点院校。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6日,素有“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美誉的厦门大学迎来自己的85周岁生日。“学海何洋洋,鹭江深且长”,诞生于1921年的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她的创办人就是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在85年的办学历程中,厦大人始终秉承校主陈嘉庚先生倡导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发扬“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3.
《福建教学研究》2006,(6):F0002-F0002
集美小学是蜚声中外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创办的,“诚毅”是嘉庚先生为学校制定的校训。近百年的诚毅训导,使集美小学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内涵丰富,科研氛围浓郁。曾被评为“厦门市文明学校”,是厦门市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福建省首批重点小学、全国百所名校之一。2005年该校荣获福建省“示范学校”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一九四○年五月,蔡元培在香港逝世,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同志分别发出唁电,延安各界人民举行了追悼大会,周恩来同志撰写了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志在民族革命”,“行在民主自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民主革命先行者蔡元培一生的充分肯定和热情赞扬。今年是蔡元培先生逝世四十周年.我们纪念他,对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发展文化教育科学事业。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以后,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他家乡和侨居地先后创办了幼稚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大学等学校。在这各级各类学校中,他特别重视师范教育。一九一八年创办了集美师范学校,此后又办了集美女子师范、集美幼稚师范、集美乡村师范等学校。厦门大学在初创之时,也设有师范文理科,嗣后还在新加坡创办了华侨师范学校。他始终把创办师范学校放在兴学首位。陈嘉庚先生积极兴办教育,为什么特别重视师范教育呢?他说:“余侨商星洲,慨祖  相似文献   

16.
陈嘉庚:矢志教育 民族光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在京病逝。一个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员的“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成立,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廖承志在追悼会上致词。陈毅在吊唁时激动地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继承与创新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对新形势新特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在观念、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求索的话题。 我校是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内的五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的一所多科性综合大学,具有八十多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传统。学校党委和所属各学院党组织非常重视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思想教育资源,坚持不懈用陈嘉庚精神、优秀校友的革命精神和学校“诚毅”校训这三种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学校每年安排新生入学教育时,第一课就是组织刚进校的大…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教师博览》2006,(5):29-29
对联,是中国“独家经营”的一种文学样式。鲁迅先生逝世后,有关方面收到很多挽联,其中一副是日本友人左藤村夫先生撰写的: 有名著,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相似文献   

19.
“先生”称谓,近三千年历史。初为二单音词连用:“先”初为动词,有“前进”义,后虚化为副词;“生”是动词,意为最先生的。先秦时“先生”亦指父兄,又引申为年长有德者。年长、有德,又有学问,即为老师。先生──“老师”义的同义词(如夫子、函丈、教授等)多达二十余个。以后作为文人学者通称则常用。到元代以算卦、卖唱者称为先生,近代上海称高级妓女为先生,此词一落千丈。“同志”一词迄今亦有二千余载。伊始为两个单音词连用:同,相类,相同;志,志向,志趣。故引申为志趣相同的人。中古后指同心人,即夫妻。“同志”亦特指性质相同。近代成为同一政党成员间或为共同理想而奋斗者的称谓。解放后成为我国公民间的称呼。近年来,此词似乎命运不佳。  相似文献   

20.
唐生智先生这位军界名人,与众不同的是他独具教育兴国之识,热心创办学校。他的夫人霍福光在《忆孟潇》一文中写道,他曾对人说:“万事之本在于人,我寄希望于将来,准备扎扎实实从事教育工作,以培养一批人才挽救国家与百姓。”1923年,他在长沙创办了“厚风学校”;后来,他又在衡阳创办了“慈衡学校”;1937年,他支持家乡创办了“唐氏族学”;特别是1939年,唐生智先生变卖他在青岛、长沙、永州等地的房产,拿出1823.56亩的田租和一个造纸厂的盈利,并争取了张治中、孔祥熙、张发奎、宋希濂、李品仙、冯天柱、刘兴等社会名流和部将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