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而普京,注定将在俄罗斯的英雄谱上写下浓重的一笔。普京是谁?他笼罩着克格勃般的神秘色彩。他会在大选前出人意料地解散议会,也会突然出现在遥远的东西伯利亚和那里的农民一起游泳;他会在一夜间将不听话的俄罗斯首富投入大牢,也会在车臣总统遇害后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相似文献   

2.
环球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13,(21):12-12
谁嫁普京这样的人? 在第三个总统任期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近30年的婚姻走到了终点。此前,总统的婚姻状况,一直是俄罗斯人暗自揣测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闻一 《全国新书目》2008,(16):18-19
普京的8年执政已经结束,然而普京时代并没有结束。普京的影响将继续存在,普京的力量将继续存在。普京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淡出俄罗斯的现实。一个作为总理的普京将会在未来的俄罗斯起到什么样的作用?8年普京是个谜,未来的普京依然是个谜。本文摘自《普京之谜》,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宣布.俄罗斯正在研制一种新型核导弹。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俄罗斯目前的核力量究竟有多大?莫斯科为什么要继续进行核弹的研发?  相似文献   

5.
叶利钦虽然交出了权杖,但俄罗斯依然在按照他的意志运行。浮出政治水面的普京,依然难以走出叶利钦的铁幕1月3日,普京到克里姆林宫上班。现在,他是俄罗斯最耀眼的人物:代总统、总理。而此时,叶利钦已经飞往中东,展开了他卸任后的首次多国旅行。手扶舷梯、步履艰难的叶利钦真的已经远离俄罗斯政坛的风云了吗?  相似文献   

6.
新闻周刊:现在俄罗斯国内外一些舆论对政府采用武力处理人质危机的方式持有异议,认为普京是拿人质生命做政治冒险,对此应怎么看? 李伟:我认为普京这次处理危机非常果断。恐怖分子提出了很难接受的条件,他很难妥协。而且,如果拖下去,不仅非常损害俄罗斯形象,国内社会恐慌也会日益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6,(11):10-10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6年3月21日抵达北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6年以来第4次访华。  相似文献   

8.
争夺欧洲     
6月15日,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双手握在一起的时刻,一个新的战略伙伴联盟诞生了。俄罗斯与德意志并肩而立,这只是普京欧洲战略的一枚棋子,普京心目中的一个宏伟战略构想是:把整个欧洲从美国人的身畔夺过来。 “从地理、文化和经济统一的观点来说,俄罗斯和以往一样是欧洲的一员。与欧洲的关系今后仍将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普京对欧盟首脑说。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5月7日到8月14日,普京的俄罗斯总统生涯“破百”;从叶利钦任命普京为俄罗斯总理到今年8月9日,普京实际掌控俄罗斯事务已历时一年。但是8月12日“库尔斯克”号的沉没和紧随其后的莫斯科中央广播电视塔的大火,使日后历史学家为普京的统治划分阶段,提供了更好的切割点  相似文献   

10.
赵永华 《新闻记者》2011,(12):15-19
普京是一位善用媒体展现自我的国家领导人,他在国内的高支持率与他的媒体公关不无关系,他通过媒体展演的良好形象使其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喜爱。但是,在多元的俄罗斯舆论空间也存在着对普京执政的批评指责。2010年普京挂历事件很好地证明了普京媒体政治公关的成功和由此产生的强效果,同时也呈现出人们对普京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俄罗斯舆论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普京是一位善用媒体展现自我的国家领导人,他在国内的高支持率与他的媒体公关不无关系,他通过媒体展演的良好形象使其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喜爱。但是,在多元的俄罗斯舆论空间也存在着对普京执政的批评指责。2010年普京挂历事件很好地证明了普京媒体政治公关的成功和由此产生的强效果,同时也呈现出人们对普京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俄罗斯舆论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名刊要览     
“普京牙签”面面观 普京连任毫无悬念。在俄罗斯,连最不起眼的牙签,都刻上了普京的名字,让他的崇拜者在茶余饭后牢记对领袖的敬意。在普京看来,个人崇拜没什么坏处,因为总统和国旗国歌一样,是国家的象征,理应得到国民的尊敬。而西方人却从牙签上看出了俄罗斯昔日国家集权主义思潮的同归。不过在商人们看来,事情很简单:借名人效应赚大钱。  相似文献   

13.
回到彼得堡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彼得堡会晤美国总统。此前,俄罗斯与中亚东亚国家的会议则在英斯科举行。 作为俄罗斯的新旧首都,普京的选择重新激发了这样的象征意义:莫斯科是俄罗斯东方特性的标志,而彼得堡则显示了俄罗斯倾慕西方的情结。 自从1991年12月25日镰刀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顶上降落后,人们对苏联的崩溃仍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有人说是因为阿富汗战争失败,有人说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失去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世界》2008,(7):119-119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时曾引用俄罗斯历史名言,向民众做出承诺。日前,《普京时代:2000-2008》由经济管理出版社推出。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专家评价,普京在连任中完成了个人权力制度的构建。但目前,俄罗斯作为强制精英承担社会责任的工具的民主性正在消失。这使得普京构建的制度,危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7,(26):13-13
7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决定俄罗斯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以及与其相关的国际协议。这是莫斯科与西方关系继续恶化的一个信号,表明7月初普京与布什举行的私人会谈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07,(4):38-38
俄罗斯总统普京自上台后,曾多次沦为敌人暗杀的目标,至少7次逃过了这些未遂的暗杀计划。上任不到两个月就遭到刺客暗杀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辞去了总统职务,宣布普京出任代总统。然而不到两个月后的2000年2月24日,普京就遭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火车爆炸案,并没有改变俄罗斯国家杜马的选举结果,一如选举前的预测,支持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在选举中胜出,成为俄国家杜马第一大党。这意味着,普京得到一个支持他的议会下院(国家杜马),在明年3月的总统选举中,普京胜券在握。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回击     
欧洲人真心相信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博奔已经于1991年落下了帷幕。而普京告诉我们,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仅仅是中场休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全套外交政策计划现在都取决于他制服普京的能力。然而,普京坚守红线,寸步不让  相似文献   

20.
只要有反对派的存在,就会令普京更加努力。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政党都应珍视"反对派"莫斯科当地时间3月5日凌晨1时,大雪过后,零下10摄氏度。但寒冷阻挡不了人们涌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马涅什广场,为"新总统"普京欢呼呐喊。毫无悬念的俄罗斯大选以普京的高票胜出而结束。面对大约11万支持者,普京未语泪先流,"我曾向你们保证,我们会胜利。现在,我们赢了。这是俄罗斯的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