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地平线研究报告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联盟(NMC:New Media Consortium)于2002年启动地平线项目,以新兴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为核心,采用德尔菲法(Delphi)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评估,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发布研究成果.本文概述了<地平线报告2009>的核心内容,即报告提出的六种新兴技术、五个关键趋势和五个重要挑战,综述了地平线项目实施的方法、过程、特点以及近六年来该项目发布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从提高远程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的整合与教育应用、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改进学术研究等三个方面讨论地平线项目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联盟(NMC:New Media Consortium)于2002年启动的"地平线项目",该项目以在未来五年内可能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六种新兴信息技术为核心,采用重复的基于德尔菲(Delphi)方法,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发布研究成果。在"地平线总报告"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新增了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The HorizonReport:K-12 Edition)。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核心趋势、五个重大挑战和六种新兴关键技术。通过介绍"地平线报告"的研究过程,对比分析了从2009到2011年地平线报告(K-12)的主要研究成果,探讨了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屹  朱莎  杨宗凯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4):16-20,39
地平线报告是国际新媒体联盟组织(New Media Consortium)发布的关于"地平线计划"进展情况的年度报告。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至2012年的地平线报告中包含的共54项新兴技术进行内容分析,得出了若干关于新兴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状况与趋势的结论。最后,笔者从信息化环境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与教育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历年地平线报告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6,(12):31-37
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发布的《地平线报告》采用德尔菲法,着重探讨影响未来5年高等教育变革的六项新兴技术,并从政策、领导力和实践三个方面讨论影响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趋势和挑战。文章通过对《2016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进行深度解读,分析了高等教育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高等教育变革提供可行性的建议,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联盟(NMC:New Media Consortium)和EDUCAUSE日前联合发布了《地平线报告2009)),这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6份年度报告。在这份32页的报告中,以新兴信息技术或新实践进入教育主流性应用的潜能作为评估标准,对学习机构提出关于新兴技术、关键趋势和挑战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具体包括6种新兴技术或实践、5种关键趋势和5个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6.
2010年,新媒体联盟与美国博物馆协会合作,开始发布《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检视未来五年有可能给全球范围博物馆教育及传播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展望由此引发的博物馆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关键挑战。该文分析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的出现背景及原因,对2012年和2013年报告中所发布的新技术和新实践进行梳理和分类,总结了我国科普场馆教育的不足,展望了我国科普场馆教育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7.
由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采用德尔菲法整合分析并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是引领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手册。为更好地以时代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优化国内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文章基于2020年《地平线报告》,并对2015~2020年《地平线报告》中的高等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挑战和应用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思考,分别从教育机构运营模式、高等教育教学方法、高校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和进步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2018年8月,《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以下简称"2018年高教版报告")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的官网上正式发布。该报告采用升级的德尔菲法,预测了未来五年可能影响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重大挑战和技术发展。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解读该报告,分析新兴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教学、学习和实践创新产生的影响,并对如何有效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已步入新兴技术革命时代,职业教育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难以阻挡。历年的《地平线报告》通过始终重视个性化发展、大力聚通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持续关注创新力量等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应然路向。《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报告》(以下简称《2018地平线报告》)是首次关注职业教育的地平线研究项目成果,探索了职业教育领域中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新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固守“学科本位”、教学资源匮乏、囿于传统教学、学术研究亟待突破等现实困境,笔者建议,可以根据《地平线报告》,从积极推进三维一体的融合发展、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数字信息素养、激发创新活力、调整技术化取向等方面推动职业教育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21年4月EDUCAUSE发布了第18个年度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该报告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风向标.研究通过收集整理2004-2021年《地平线报告》原文,运用质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方法,梳理总结出了《地平线报告》的核心概念框架,选取"趋势""技术""挑战""未来情景"四个研究分析单元进行编码、分类和概念分析,对编码和概念进行逐一解释.研究表明,新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并将在未来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最后,研究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实践提出了四项行动启示和八条行动建议框架.  相似文献   

11.
《2012-2017科学教育技术前瞻》是NMC继发布《基础教育系列地平线报告》和《博物馆系列地平线报告》之后的又一新突破。新突破是指NMC清楚地预见新技术将会对科学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且在科学教育中暗示,持续地、创新地运用新技术将根本改变科学教育的现状。同时,NMC在该报告中第一次对不同研究报告中的新技术、前沿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该报告,不仅可以密切地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向,还可以从中把握新技术的应用,促使科学教育的研究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新媒体联盟(NMC)发布的最新地平线报告指出,未来五年量化自我技术将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并将在4~5年内被全世界教育机构广泛使用。该研究以探索量化自我技术未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出发点,对量化自我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主要应用领域进行概述。最后结合量化自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其未来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联盟(NMC:NewMediaConsortium)自2004年以来连续八年推出关注高等教育环境中新兴技术及其应用的地平线报告(TheHorizonReport),其目的是确定和描述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内的全球范围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兴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及由此形成的关键挑战。本文通过对这八份年度报告的解读,揭示出当前新兴技术对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学习和学术研究所带来的现实困境与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4.
2019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于2019年4月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的官网上发布。该报告采用德尔菲法,预测了2019—2023年间影响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6大趋势、制约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6大挑战和推动教育变革的6项技术。6大趋势包括重新思考高等院校运行模式、模块化和分解式学位、推进文化创新、学习测量广受关注、重新设计学习空间和混合学习设计等;6大挑战包括提高数字流畅度、教学设计专家和数字化学习体验需求不断增长、教育与教育技术策略不断发展、成就鸿沟、推进数字化公平和对教学实践的再思考;而6项技术包括移动学习、分析技术、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报告内容丰富,对教育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通过解读该报告,分析其预测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3月,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发布了《2020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报告从社会、技术、经济、高等教育本身以及政治五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及未来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十五个重要趋势;对自适应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学生成功分析、教学设计、学习工程和用户体验设计的提升、开放教育资源、扩展现实这六项对高等教育未来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预测了高等教育、教学四种可能的未来走向与情景,并描述了九位专家对报告中的主要发现所进行的反思。通过对报告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情况下基于网络的教与学以及技术的有效利用等,提供若干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Current trends in the field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dicate a shift in pedagogical perspective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with student interaction at the heart of learner‐centered constructivist environ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benefits of using emerging technology tools such as wikis, blogs, and podcasts to foster student interaction in online learning. It also reviews social software applications such as Writeboard?, InstaColl?, and Imeem?. Although emerging technologies offer a vast range of opportunities for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in both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 around the globe face challenges that may limit or de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probes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on theory and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this influence aff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