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残游记》作为一个小说叙事文本,以游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对这种人生体验艺术化的表达形成了作品独特的叙事功能模式。试从情节模式、情态模式、情调模式等来分析作者的叙事表达方式,从而揭示出作者在西方小说影响下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整合与革新。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22,(1):13-18
作者在《红楼梦》中创设了丰富的现实空间形态,并通过对各类现实空间的铺陈与转换实现叙事意图,展现人物性格、关系、地位,调节叙事节奏。我们在理清叙事线索的基础上,对作家的叙事艺术进行探究,从而凸显现实空间对小说叙事研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小说叙事的常见主题,更是小说叙事建构的有效手段。死亡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叙事建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死亡为核心的情节构建模式十分巧妙地迎合了小说作者执意颠覆基督教文化传统(象征父权)、宣扬妇女主义思想的文本主题和创作理念;以死亡为媒介的视角变异模式突破了第一人称叙事的传统藩篱,极大地丰富了《父亲》的叙事层次和多样性;以死亡为依托的叙事技法的革新为小说成功营造了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效果。毋庸置疑,让死亡直接参与小说叙事建构并使其承载丰富的文化叙事功能正是该小说的叙事特色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叙事顺序问题,西方叙事学家们关心着叙事与故事的巨大差异,与科学紧密联系着;毛氏则关心着作者的匠心、技巧.与美紧密联系着。这种独特的看法无形中丰富、补充了当代叙事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针对叙事顺序问题,西方叙事学家们关心着叙事与故事的巨大差异,与科学紧密联系着;毛氏则关心着作者的匠心、技巧,与美紧密联系着。这种独特的看法无形中丰富、补充了当代叙事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意象作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文本中能够表现或暗示出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或感情的形象,也是融了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形象,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人类在情感、心智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它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是景与情的浑然一体。在梳理中西叙事意象概念的基础上,对西方叙事意象的类型和叙事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根据叙事意象在叙事文本中的作用,可分为背景性意象和主题性意象两大类。而这两大类意象的叙事功能在文本内部表现为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善故事结构、丰富人物的性格、拓展小说的主题,在文本之间则表现为意象的互文叙事。  相似文献   

8.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9.
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进入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引起了教育研究的一阵躁动.它丰富了教育研究取向的同时,也引起了认识的质疑和争议.教育叙事研究和其他教育研究方法各安其命,相辅相成;研究者的叙事和教师的叙事各取所需,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白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3):33-36,50
《喜福会》在美国主流文化市场占有重要一席并得到文学界不断关注,其作品彰显的独特叙事策略不可忽视。它重述和移植了中国迷信、神话,揭开了神秘古老的中国文化;多视角叙述声音和女性叙事,突出了女性叙事权威;通过立体主义叙事结构折射出了复杂的母女关系;土语的使用丰富了华裔的写作表达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子的怨恨》是卡尔维诺著名短篇小说,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修辞技巧来看,都沿袭了卡尔维诺一贯交混使用的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创作手法,在叙事艺术上展现出其独特之处:叙事角度从限知到全知的转换;叙事层次中展示了梦幻、回忆与想象的次叙述;叙事时间变形等。  相似文献   

12.
洪迈的《夷坚志》虽然是一部文人书写的文言小说集,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民间文学的叙事特性,即真实性、传承性和奇异性。根据洪迈在《夷坚志》各志序言中的叙述,民间性的叙事特点可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即"信"、"传"、"奇"。《夷坚志》里的绝大多数故事都具有"信"而"奇"、"奇"而"信"的民间性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莹 《海外英语》2012,(12):229-230
Northrop Frye’ s four narrative forms:romance,tragedy,irony,and comedy can help explain the problematic structure of Margaret Atwood’ s novel Cat’ s Eye,in which the narrative,as well as certain other literary features,indicates that it is essentially a come dy - a story of how a hero forms a desirable new society in the face of strong opposition.But this comedy is also ironic.  相似文献   

14.
白先勇是台湾文坛的翘楚,夏志清先生评价他为当代短篇小说家少见的奇才,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以其含蓄、隽永的风格留给读者以无限遐想和深思。文章试图从零度叙事策略和象征手法两个方面论证其含蓄美。在叙事手法上,白先勇惯常使用旁观式的叙述角度和沉静理智的叙述语言;在艺术手法上,白先勇偏爱象征手法,他的作品暗藏着一个象征谱系,这些共同构成了其作品含蓄的艺术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吴迎春 《海外英语》2012,(3):216-218
《宠儿》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为莫里森获得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该文重点分析了莫里森独特的奴隶叙述方式及其在整个黑人文学中的文学地位。莫里森以奴隶尤其是女性奴隶的角度描写了奴隶的真实内部生活,改写了黑人女性在传统的奴隶叙述及主流文学中的刻板形象,揭示了掩盖黑人真正历史的沉重黑幕!填补了以往奴隶叙述的空白,为重建黑奴文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Theory of mind is the understanding that other people have mental states that drive their actions and that those mental states can be different from one’s own.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ory of mind and being able to take others’ perspectives, it could be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read and understand narrative texts. This paper posits that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minds may be a potential missing piece in current account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deed, the typical progression of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abilities across childhood is closely alig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processing skills. Furthermore, emerging evidence shows that both narrative processing and theory of mind are predictive of children’s reading comprehension, both concurrently and longitudinally. We present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why such a link exists and propose a causal framework of this relation in which increased ToM leads to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and inferencing about characters’ mental states. Understanding characters’ mental states then leads to better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framework makes novel, testable predictions and provide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叙述其生平经历时,把自己描画成为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仁者形象,且突显其人生理想状态: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孔子是中国口述自传第一人。我们认为,中国自传的叙事传统之一,尤其是中国式自传的叙事形式修辞之一实渊源于孔子,即重视叙述自我反省后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在意对自我生平中的事件叙述。孔子从不纯粹叙述事件本身,而是隐含或明言其叙事目的。因此可以说,正是孔子的自我口述叙事,开启了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等类型的自传叙事模式,其自传诗学影响深远。不得不承认,《论语》中大量的语料是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等传记叙述者对孔子形象的他画,而可以归结到孔子自我描画的文字着实不多,甚至我们必须明晓本文中的孔子自画文字,也是通过孔子弟子转述而形成的。一个特别重视史官传记文化的中国,如此稀缺对自我生平叙述的经典,不得不说是源自孔子及其所创造的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is essay argues that Coleridge’s ‘Kubla Khan’ is a poem about narrative and specifically focuses on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possible worlds, or even utopian worlds. It notes two pairs of narratives. In pair one the utopian narrative of the monarch’s decree which seeks to build a space of pure pleasure is in opposition to the narrative of a prophesy of war. In the second pair the Abyssinian maid’s lyric is undermined by the narrative of amnesia where the speaker is unable to recall the lyric. The poem concludes, the essay suggests, with the idea that a possible world can be created only if we can recall the narrative foundations of this world.  相似文献   

19.
《国王的人马》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采用网状叙事结构、破碎的时空设置以及蒙太奇的手法,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叙事倾向。释读《国王的人马》的后现代叙事策略,不仅能彰显其后现代叙事倾向的文学价值,更有助于理解小说家沃伦对于人类和历史的“蛛网理论”观。  相似文献   

20.
艾衲居士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豆棚闲话》在独特的结构中凸显出强烈的议论说理倾向并有其新的特点。这既有源自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说书人评论式叙事传统的影响,也得益于其独特的叙述交际场所设置,是作者为明确传达其叙事意图而创造出的新型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