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医学科普读物越来越受到欢迎,这对报纸医学科普专版的编辑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为读者架起“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桥梁”,并从大思维、大健康的思想角度去干预人们的行为?怎么样将专家的高深理论转化为普通读者“一看就懂、一读就会、一用就灵”的科普知识,让广大读者受惠?笔者立足于自己工作的《南阳晚报》健康版,尝试性...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晚报>把"帮闲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对象,取得了一定效果. "服务今天"的办报理念 <平顶山晚报>创刊之初,编辑部就十分重视晚报新闻的服务性,全力以赴地做好"晚报热线"的建设和运作,以读者热线为纽带,组织专门采访小组,关注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类新闻,开设"百姓热线"专版,大张旗鼓地打出"有啥只管诉说,晚报帮你奔波"的宣传口号,为读者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服务类新闻成为<平顶山晚报>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十年。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报纸,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我们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式的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晚报同仁面前不容回避的命题。在本期“姑苏晚报杯”征文里刊登的一组文章,对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扬州晚报》、《宜春晚报》和《莆田晚报》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服务类专版在各传媒中数量激增。与此同时,各报都在走服务性新闻专版化的路子。几年间,《襄樊晚报》曾成功地创办了“生活服务”、“消费指南”、“居家置业”、“投资理财”、“行情”、“时尚”、“读者”等一系列服务类新闻专版。这些版面之所以能各具特色,受到好评,其共同点就是“读者可以根据它所提供的具体可用的信息决定是否做某种事情.或者如何做某事情”。同时也因为加强了服务性新闻专版的前期策划,才使这些服务类版面有了内在的魅力。 与单兵作战、单们报迫的方式相比,专版化的服务类新闻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即…  相似文献   

5.
晚报的特性决定了其与百姓生活的贴近性,服务民生是晚报之本,是报道之源。固本扩源,一直是晚报工作的中心课题。为做好这一功课,晚报一般都开辟了民生专版,加强民生专版与读者和民生专版与相关部门在民生问题上的互动,加强民生专版(专栏)与新闻版的互动,进而帮老百姓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回答这一课题的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6.
在厚报时代,报纸新闻专版的划分正日益细化,政法、经济、教育、娱、体育等传统新闻专版不仅家家都有,而且版面越来越多。面对这种铺天盖地非此即彼的“克隆”专版和栏目,面对报纸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如何独辟蹊径,创造特色,成为报纸真正比拼高下的砝码。武汉晚报“范春歌工作室”创刊于2004年4月1日的《人物新闻》,便是在这种同质竞争中“破茧而出”的新闻专版。  相似文献   

7.
南方某知名晚报近日辟专版为"快邦纳米烟嘴"大做广告.这则整版广告图文并茂,有烟民正在"快乐"吸烟的画面,有喋喋不休的广告词语以及所谓"神奇烟嘴"市场销售的新闻报道.广告文案中公然鼓吹所谓的"科学吸烟、健康吸烟"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27日,香港最后一家晚报《新晚报》宣告停刊。霎时间,在我国内地新闻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人们疑惑:内地晚报是否也要走下坡路?内地晚报还能火多久?2001年元旦,广州“黑马”《南方都市报》发出了“明年只有两人争夺冠军”的宣言,锋头直指《广州日报》,把老牌大众化报纸《羊城晚报》远远“抛在脑后”。倒是《广州日报》在发现主要竞争对手已经不是《羊城晚报》之后,流露出了惺惺相惜之意。一度如日中天的晚报事业陷入四面楚歌了吗?究竟我国晚报业的前途与命运怎么样?晚报将如何发展,何去何从?本文拟就这些问…  相似文献   

9.
某知名晚报近辟专版为"快邦纳米烟嘴"大做广告. 这则整版广告图文并茂,有烟民正在"快乐"吸烟的画面,有喋喋不休的广告语以及所谓"神奇烟嘴"市场销售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冲击下,区域性市民报如何突围?走观点立报之路,强化报纸的思想和深度,开辟新锐的评论版,及时就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发声发言,为读者提供独到的观点,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三峡晚报“峡江评论”专版为例,浅谈区域性市民报评论版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也许是《宁波晚报》连续三次闯进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也许是《宁波晚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都获得了“小丰收”……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及会刊《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的同志约我谈谈体会。在新闻界同行面前,班门弄斧,实不敢当,但作业还是要交的。如何当好总编辑?如何当家理财?怎一个“难”字了得。然而难归难,假如把握住下面一二三四,你心目中期望的诸多“也许”,就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面对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各家媒体除了做好综合性新闻外,还陆续推出各类专版,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黑龙江日报也推出如商务专版、文化专版、体育专版、老工业基地专版等。作为专版的记者,应该怎样挖掘和采写新闻才能适应专版的“口味”呢?笔者认为,做好以下三点,就能为专版专刊增加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26日,“辽沈晚报名家讲坛”在前身“大讲堂特别专版”后新鲜出炉了。提起《名家讲坛》的栏目应该并不陌生,央视百家讲坛当时已经深入民心,但是以平面媒体的形式呈现“讲坛”,并不多见。“辽沈晚报名家讲坛”栏目第一期推出的开栏语便是:“你最想见的名人是谁?百家讲坛的知名学者,颇具内涵的影视明星,还是指点迷津的经济学者?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古今中外各朝史记,杂书野史武侠传奇,  相似文献   

14.
崔巍 《当代传播》2000,(1):58-61
《北京晚报》《民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的发行量在京、沪、粤三地分占自费币场的鳌头,这充分说明了晚报在三地群众中的影响力之大。三家晚报之所以能赢得城币居民的喜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的社会性、服务性、趣味性等特点以及不摆架子、平易近人的风格。但是,由于三地发展历史、地域环境、文化氛围等的不同,三家晚报在风络特色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各有长短。笔者试从总体结构、新闻版、专版专刊、副刊及同类报道等方面对三家晚报作一些比较分析。一、新闻版面及新闻报道比较──《北京晚报》:侧重地方新闻凸现百姓风格──《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5.
“双休日”中的晚报董彩兰伴随着“双休日”的实施,晚报如何抓住良机,施“惠”于读者,使其将读晚报视为双休日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享受?如何使双休日的晚报在读者手中不是因为“没得看”才看你,而是因为不看晚报就像缺点什么似的那么重要而不可替代?我以为,有这样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版面格局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编辑业务问题,它要求我们办报人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晚报的性质、地位、功能,全面理解晚报的优势和特色,研究、解决好定位问题。不同类型不同地方的晚报,格局有所不同,头版较之于其他专版专刊,格局截然不同,格局体现了办报的思路,也体现了个性和风格。如何办好晚报头版,绍兴晚报创刊几年来,初步形成了自己思路,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6,(2):47-47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由人民学出版社出版的《黄石人在外地》一书,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仪式。“黄石人在外地”原为黄石市东楚晚报2003年创办的一块新闻人物专版的名称。该专版自创办以来,刊发了大量的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黄石籍儿女的事迹,深得读好评。为此,黄石市委及东楚晚报决定:将部分精彩内容结集成书。  相似文献   

19.
赵坤  于财友 《新闻传播》2006,(11):52-52
我省的地市级晚报大都诞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非省会城市的几家晚报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报业“大腕”的“强势入侵”。又加上电视媒体的锐气不减,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持续扩张,来自于异质媒体的挤压使得地市级晚报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甚至已到了生死关头。如何应对挑战,绝处逢生?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晚报的优势,让差异化新闻成为晚报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新闻历来是晚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新闻版也是各家晚报精心经营的版块,综观全国,几乎所有的晚报都开辟有体育专栏或专版。像我们《汕头特区晚报》,自1986年10月1日止式创刊以来,短短时间内成为“全国最受读者喜爱的20家晚报”之一,重视体育报道是一个重要因素。回顾这些年本报办活《体坛内外》版的新闻实践,笔者认为,敢于创新,勇于改革,在版面编排上彰显自己的特色,是地市晚报体育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