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英杰 《班主任》2005,(6):35-36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3年底,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犯罪人数中的比例已上升到80%左右,这与青少年人口只占我国总人口25.7%的比例是严重失衡的.在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有关人士对青少年身上存在的自私、狭隘、懒散、自立能力差等问题也深感忧虑.所有这一切都在说明:我们的孩子正处在"道德缺失"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央8号文件的下发,引发了全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关注与参与.在此,笔者仅就青少年"道德缺失"的家庭因素阐述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资料显示,建国以来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从50年代末的30%上涨到1990年的86%。进入21世纪后,上升速度更快,比例更高。另一份资料则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和吸毒贩毒并称为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公害.青少年(14岁至25岁)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一半左右.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则超过了30%,且13岁以下的犯罪近年来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的一大病症,前几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未成年人犯罪占到全国整个刑事案件16%之多。在判决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中,建国初期占全国罪犯的1%,20世纪70年代末占4%,进入90年代后已增至7%左右,据前几年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有10名是14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某沿海省份近几年抓获的刑事犯罪嫌疑人中,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比例超过20%,据该省少年管教所统计前几年该所在押犯已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2倍多,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1.26%。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一般是指14岁以上,25岁以下的公民,约占我国人口的四分之一。文革前我国青少年犯罪仅占犯罪人总数的20%—30%,是世界上青少年犯罪率最低的国家。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出现青少年犯罪的第一个高峰,1980年犯罪人数达36万。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出现青少年犯罪的第二个高峰,1990年犯罪人数达82万,约占我国犯罪人总  相似文献   

7.
游戏性犯罪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具有典型“后现代社会”特征的犯罪类型。从犯罪年龄看,游戏性犯罪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从犯罪人数看,游戏性犯罪以团伙犯罪为主要类型:从犯罪动机看,游戏性犯罪以开心、取乐、消遣或刺激为驱动力;从犯罪性别看,游戏性犯罪一般由狂妄自大的男性青少年组成。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当前青少年犯罪占各类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神圣使命,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一直居高不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家庭的负面影响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为人父母者,应当好“第一任老师”,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0.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其中盗窃约占七成.大学生犯罪里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竞争压力持续加大贫困生由干生活所迫盗窃生活空虚贪图享受.自我封闭缺乏沟通等.由此看来高校的教育不仅没有看到大学生生存中的挫折危机.反而为他们的发展人为地制造了困难与障碍.学校只看分数的残酷考试和精英教育.加上父母加诸孩子身上过高的期望.往往使原本健康的孩子走向反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因为我们的高校忽视非连续性教育.才导致这些大学生成为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年十月,从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协会第四次会议上获悉,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约占全部罪犯总数的75%.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一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林准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郑重指出,在我国,当前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九年,全国判处刑事罪犯中,少年罪犯的比例从6.38%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育对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小学教育历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而相对忽视了品德教育,特别是法制方面的教育。不可否认,教育上的偏失是造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有逐年增高之势。据统计,在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曾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而且,青少年犯罪性质恶性化趋向明显,暴力性加重。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逐年递增,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特点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作用,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青少年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对71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并与81名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犯罪青少年消极心理状态明显,犯罪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显著低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内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其他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未来期望和自我评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严重状况。青少年犯罪主要有暴力性犯罪占很大比例、性犯罪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以及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等特点。青少年犯罪心理表现为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犯罪故意的突友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等几个方面。家庭在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社会控制角色是各种犯罪社会学派的共识,而不当家庭教育则是形成青少年犯罪心理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是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上升,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半数以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时的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迫在屑睫,对于社会末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全球的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青少年所占比例大、人数日益增多、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蔓延快、手段凶狠、危害严重、团伙犯罪突出等等。要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就要很好地研究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成因,才能有效地教育和转化违法犯罪青少年,使之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形式犯罪的70%。十四岁—十八岁犯罪的人数占总犯罪人数的70%以上。因此,全社会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少青少年犯罪,增强社会的稳定因素。本文意在探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犯罪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唐晓玲 《考试周刊》2011,(79):228-228
青少年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角色,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然而目前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却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预防和降低青少年犯罪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家庭监护的角度出发,探讨家庭监护对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找出家庭监护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Z2):87-88
毒品泛滥是当今世界上的一大公害,其危害之烈,泛滥之快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毒品犯罪屡禁不止,青少年首当其害,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毒品犯罪呈逐年上升势,且上升的幅度较大,从长远来看,21世纪初我国毒品犯罪特别是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因此,本文就针对青少年吸毒的特点、危害、成因及治理对策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