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免疫调节"一节中有关淋巴因子的叙述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在高中阶段师生普遍认为淋巴因子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2.
<正> 1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吗? 该问题在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且在不同的教参书上说法不一,引起普遍争议,在K12生物论坛上持两种观点:(1) 能!抗原进入机体后,吞噬细胞首先进行非特异性免疫,不能识别如何吞噬?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既能吞噬抗原,又能识别抗原、处理抗原。(2) 不能!识别应该指带有特异性的识别,抗原与抗原的不同在于它的特异  相似文献   

3.
曾吉 《生物学教学》2009,34(3):72-72
本文对与免疫应答过程相关的三个典型问题进行探讨式解答。 1抗原如何激活B细胞B细胞的活化应该是有两条不同的途径,这与抗原种类及相应B细胞种类有关。TI抗原(主要为脂多糖、多糖)由B1细胞直接识别,不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和T细胞的辅助,不产生记忆细胞,无再次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正>1问题陕西西安网友癌细胞被人体清除属于细胞免疫吗?2讨论《普通生物学》中提出免疫监视假说,细胞免疫系统有消非特异,免疫是与生俱来,如皮肤表面的自然屏障、吞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生理功能。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与抗原对应的淋巴细胞被活化,是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所以,衰老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癌变细脑清除,需要  相似文献   

5.
对人教版和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免疫调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梳理与分析,探讨了炎症反应与第三道防线的关系,吞噬细胞与B细胞能否激活初始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抗体对吞噬细胞的调理作用3个问题,并尝试以流程图的形式总结呈现探讨成果。  相似文献   

6.
参考答案 1.A【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膜上。吞噬细胞摄入抗原,经处理后最终呈递给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并合成相应的抗体。人的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所有细胞器都消失,细胞内充满血红蛋白,不再继续合成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至T细胞的功能。同时,DC是体内进行交叉激活的主要抗原提呈细胞,可以使外源性肿瘤抗原激活CTL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文章从肿瘤细胞对于DC在不同阶段的抑制作用以及DC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两方面列举DC与肿瘤细胞相互关系的研究近况,以说明DC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衣阿华大学白来航鸡S_1品系的免疫活性。该品系已根据红血球抗原B(Ea—B)等位基因(B~1B~1或B~(19)B~(19))、对谷—丙—酪氨酸(GAT)的抗体应答(强、或弱)以及对罗斯肉瘤病毒诱发肿瘤的反应(促进或抑制)分成了8个亚系。对巴氏多杀杆菌(PM)、鸡败血枝原体(MG)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疫苗的抗体应答通过酶标记法评价,对吞噬细胞活性和T细胞调节反应分别通过碳清除法和植物凝集素(PHA)注射法测量。 在三种测量中均观察到显著的单倍型(亚系)差异和种公鸡家系差异。在吞噬细胞活性和T细胞调节反应中观察到显著的性别差异。对GAT有强抗体应答的单倍型,其PM和MG疫苗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GAT抗体应答弱的亚系。在两种染苗的抗体水平之间观察到显著的正相关。在母鸡中观察到吞噬细胞活性和T细胞调节反应之间显著的负相关。资料表明,要选择最佳的免疫应答,必须全面地考虑个体免疫活性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人们早就知道细胞有识别自我或异己的能力。细胞从一个动物体移到另一个非亲缘关系的动物体时,会受到宿主的淋巴细胞的攻击,发生免疫反应;机体发生炎症时,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能专一地识别和吞噬入侵的病菌;输血时,血型不相配,则红细胞将发生凝集;临床上的器官移植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供受者相容抗原是否相同。上述种种现象无不和细胞识别有关。现在知道,体内不仅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有识别能力,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都有识别能力。问题是细胞为什么能相互识别?细胞靠什么达到相互识别?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4.抗原、病原体和过敏原;5.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6.外毒素、抗生素、抗毒素和干扰素;7.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相似文献   

11.
姚凯 《学苑教育》2012,(10):78-78
体液免疫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它主要包括:抗原的识别、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抗体发挥免疫效应三大阶段。抗原特异性识别的关键是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受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经过抗原刺激致敏,再经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刺激分裂,并最终分化得到记忆细胞和可以产生...  相似文献   

12.
《成长》2005,(6):55-59
人的皮肤新陈代谢的周期是28天,当新生细胞从基底层上升到角质层时,会将黑色素带到皮肤外面来.并随着老化死去的角质细胞(皮屑)的自然脱落而剥落。皮肤表皮基底层存在吞噬细胞,能将黑色素颗粒吞噬掉,并使之随着人体正常的排泄而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07,(5):58-58
2007年的《考试大纲》与2006年的相比,增加了“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内容。那么,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还是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4.
李喆  刘晓菊 《教学考试》2023,(51):31-35
<正>免疫调节专题涉及知识复杂,学生在学习和做题过程中存在很多疑问,本文通过相关例题的解读来解决疑问,旨在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去除错误认知。1.免疫细胞的起源及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考试题目中涉及的免疫细胞名称多样: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NK细胞等。其中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是用细胞形态结构或分子标志来区分的;吞噬细胞指的是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都属于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简称APC)是具有摄取、加工抗原并呈递给其他细胞功能的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上述细胞从起源与分化角度来系统归类如图1。  相似文献   

15.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先天就有后天获得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对某一特定的机体接触过的抗原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弱出  相似文献   

16.
吞噬细胞在人体免疫中非常重要,它除了可以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相互协调完成免疫外,更有自身独特的作用。为了弄清"吞噬细胞"的有关知识,对"吞噬细胞"的含义、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在免疫中的作用以及吞噬细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免疫"的内容涉及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对只掌握简单生物知识的中学生来讲,学习这部分内容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学生有许多疑问和困惑,比如B细胞都一样吗?白细胞有各种免疫功能,被称作机体的"白色卫士",那么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之间是什么关系?免疫系统怎样识别"自己"与"非己"呢?1.抗原种类非常多,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种类非常多人体淋巴细胞很多,活动于血液、淋巴、组织液中。淋巴细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选修)第一章“免疫”一节中介绍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础知识。在介绍两者概念时讲到:“抗原进入人体后,有的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有的则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称为体液免疫,后者称为细胞免疫。”而在随后细胞免疫效应阶段又讲到:“通过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从而细胞内的抗原因失去藏身之所而为抗体消灭。”由此有人认为:细胞免疫同样是由抗体而不是靠免疫细胞将抗原消灭的,因而仍属于体液免疫,不存在细胞免疫。那么,细胞免疫是否存在,免疫细胞是否必须依靠抗体才能将抗原消灭呢?为此,笔者查…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选修生物全一册中,对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的描述:T细胞将抗原递呈给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而现行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则删去了这一描述,修改为: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这一变化给师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惑:T细胞究竟有无递呈抗原的功能呢?什么样的细胞才具有递呈抗原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采用蚯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蚯蚓体腔内的吞噬细胞吞噬墨汁中的炭粒,以观察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该实验简单易行,安全经济,实验结果呈现快,且更符合动物伦理,是一种适合用于中学教学中观察吞噬细胞吞噬异物现象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