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1.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导致学生失去其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把一节课要传授的内容都讲解给了学生,说得很有道理,层次感很强,单单从课堂艺术来说,似乎很成功,但一堂课下来,结果并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计算机课程是不同于其他传统的理工类学科的,并不是说学生看到了,听到了,就能把这些知识、能力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行《高考大纲》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要求,我们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对“标点符号”进行了系统性的强化训练,从中发现学生在某些特定句型中容易混淆问号和逗号。首先我们来看以下例句。①为什么猴子在古埃及人的眼中会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为什么印度每年举行隆重的仪式只为纪念一只猴子?为什么孙悟空会成为国人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神?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想在猴年弄清楚的。②他究竟去了哪里,会不会回来,什么时候回来,这些都是家人十分关心的问题。这两个句子从形式上看非常接近,但标点却有很大的差异。例①由三个疑问词“为什么”引导…  相似文献   

3.
考试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只要有教育、教学 ,就会有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考试。在这一点上 ,人们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 ,为什么要考试 ?考试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对此 ,人们的认识至今仍有分歧。下面让我们试作探讨。长期以来 ,很多人都认为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测应试者 (学生 )掌握知识的情况 ,考试的过程就是检测应试者 (学生 )掌握知识的状况和水平的过程。应该肯定 ,这种认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 ,当我们从教育的全局和教学的整个过程来审视考试时 ,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就暴露无遗了。在社会不断进步 ,教育迅速发…  相似文献   

4.
说起语文课 ,学生们总是会有两派 ,有的说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考试了 ,有的说语文太难学 ,我每天都在看语文但成绩总也不上去 ,不知为什么 ?听了学生们的话我深有感触 ,是的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已经让学生害怕起来 ,试想一个连中国话都表达不清楚的人以后怎么成为国家的栋梁 ?那么我们的教师又该如何做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树立让学生“自主”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理念重积累 ,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 ,讲究“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的培养。所以老师在上课时总是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 ,勾画教…  相似文献   

5.
学生上课,为什么要记笔记?这个问题,许多中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有人说,中学生上学读书,就是“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这种对笔记的理解是片面的。从表面上看,这三句话似乎说的是事实,有道理。但是,从本质上看,笔记的根本作用并不在于此。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就是从学习、经理解、到记忆的过程。记笔记正是促进学习、理解、记忆三方面联结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次着重向小读者介绍课堂笔记的要求、课堂笔记的记法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导航式”教学法,是近年来我们在讲读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事实证明,使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快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教学规律看,讲读任何一篇课文,都不外是让学生弄清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规律看,一般都经过认识、接受、消化、运用、创造几步.时代对语文课的要求是缩短、合并、跳跃这些环节,并使其科学化,以便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导航式”教学法正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适应时代对语文课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7.
教贵有疑     
无论从积极方面还是从消极方面看,怀疑都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是否具备这种心理素质,往往决定这个人能不能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推陈而出新。因为怀疑始终让人占据思维的制高点,把握认识的主动权。“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起来?”这种积极的怀疑精神,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成为划时代的发明家。“《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宋代人怎么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这种自觉的怀疑精神,使我国清代学者戴震在经学、语言学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卓然而为一代考据大师。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以为知识和智慧是一回事,其实大不然。 为什么成功人士并不都是知识渊博的人?为什么哲学家同样会找不到人生幸福的感觉?为什么一个大学生会为一点小事而行凶杀人?为什么一个研究生会被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拐卖? 很显然,智慧是一种不同于知识的东西。有智慧的人肯定有对应的知识,有知  相似文献   

9.
一、明确学习目的 ,提高学习兴趣在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从幼年开始都对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现象提出过不少疑问。如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 ?月亮为什么时圆时缺 ?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总是落在地面上 ?为什么当汽车猛一开车时 ,人突然会向后倾倒 ?为什么一打开收音机就会听到广播 ?……要回答这些问题 ,就需要学习物理知识。物理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自然、解释自然 ,更重要的是能用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如 :交通运输中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灯、电话、收音机、电视机都是在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来…  相似文献   

10.
华贻芳 《科技文萃》2005,(11):120-121
人往往会产生优越感,因为人总会拥有某种优势,某种能力,某种创造,某种成就,使他自我感觉优于别人、越过别人.这其实是很普通的事.人生一场,为什么不要求自己优于别人、越过别人呢?为什么不可以拥有比别人更为厚实的某种"存折"呢?如果人人都缺少这种要求,社会还有什么进步可言?应该说,问题不在这种感觉该不该有,可怕的事情是,这种感觉一旦产生并膨胀,就会不知不觉地占据他的主导神经,使他不再具有危机感或自绌感.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有不少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从现象上看,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已认识到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其实不然,目前还有不少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不重视培养思维能力的现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教育理论上存在片面的认识,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正>有这样的一种教学现象,不知道当下我们小学数学老师遇到过没有。一道数学的题目,学生做了好几遍,拿来批阅还是错的,让他多读几遍题目,还是做错了。但你老师读了一遍学生就会做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捕捉信息关键词语的能力还不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坚定不移的主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下数学老师往往"错误"地认识让学生会读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的教学要  相似文献   

13.
中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黄金时代”,学生每天要学习许多新知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记忆力特别好,且反应敏捷,学习有创造性,成绩优秀,大家都议论他脑子聪明;有的学生则显得记忆力较差,反应迟钝,学习成绩较差,大家都议论他脑子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人的大脑的结构到底怎样?它有哪些机能?每个人的大脑有没有差别维有多少潜在的能量?怎样科学用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就此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记得顾城的诗歌《远和近》中写道:“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觉得学生“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语文学科是和人的心灵直接对话的学科,最贴近学生情感和生活。为什么会比其他学科离学生更远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课更具亲和力?就这个问题,我准备从教师角色、课堂教学组织、课文内容分析三个方面来跟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课内学习到参加课外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外语学习占去了中国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可是。效果如何呢?很多学生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已积累了相当多的语言知识,但他们的语言知识仅停留在书本上或试卷上,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有效的交际能力,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都听不懂、说不明白,完全是“聋哑英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并归结出如下造成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实践是创新的场所 ;实践是检验创新的标准。那么 ,“实践”和“综合能力”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实践力有三个明显特征 :即客观性、社会性和综合性。若从实践力的构成看 ,它是人们整个知识系统和经验系统在问题面前的聚焦 ,在这个意义上说 ,实践力是综合能力。这种含义 ,在教学实践中也一再得到证实。可以这样说 ,任何实践性课题 ,都不可能单凭任何一个学科“包打天下”。若从综合能力培养的视角审视以往的教学 ,则有两个明显的缺欠 :一是教学脱离社会实践 ,学生完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为使课堂实现有效对话,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学生与学生互补性“对话”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教学《小动物过冬》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议,说说小动物为什么选择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学生们能把平时电视、杂志、书籍中看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假如有说得不具体的地方大家会争着补充;假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会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乐山县县街小学张淑君,上学期教十年制初五册语文,开始指导儿童命题作文。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儿童的写作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一般能写出三、四百字较通顺的文章,多的可以写到七、八百字左右。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效呢?张淑君老师作了一番回顾,她说,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需要作一系列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下面是她谈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为什么要改革 为什么要改革?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学不够理想,不能令人满意,有不少问题。 有哪些问题?主要问题,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知识窄、能力缺、负担重、效率低。 知识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依田喜家对新华社记者说,他接触了不少的中国留学生、进修生,印象是这些人知识面太狭窄,在自己的专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说一至三岁是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时期呢?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各个时期来说,都是重要的,甚至对已成年的青年人来说,也有重要影响。但是,一至三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有着与其他时期不同的意义,也可以说比其他时期更为重要。原因之一,从心理发展看,这是人的意识,心理真正发展的阶段。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