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排球运动员,八一队赵蕊蕊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事却与排球无关──她的微笑。一位球迷说“蕊蕊的微笑和她的球技一样让我欣赏,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无论是赢球还是输球,她总是脸上带着微笑;让人一看心里就暖暖的。蕊蕊爱笑再自然不过了──别看她个子高高1.97米;今年还不满18岁;如诗如画的年龄,哪能不爱笑O1992年,刚刚11岁的蕊蕊从古城南京踏进7绿色军营,成为八一青年队的一名小队员,从此开始7她的排球之梦。在八一队,她见到了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崔咏梅、吴咏梅等国家队的大姐姐,当时还好一阵激动;不过现在,蕊蕊已经不…  相似文献   

2.
探讨和分析接发球快速脚步移动训练在山东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接发球效果的作用。以山东省10名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下肢基础力量训练、下肢最大力量训练、下肢爆发力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灵敏素质训练,并对移动速度、身体素质和一传到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训练前后运动员的移动速度、身体素质和一传到位率均有显著性积极变化。一年的排球接发球脚步移动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脚步移动速度,并对运动员的一传到位率的提高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来,四川省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取了荣誉。如男子100米10秒(平当时世界纪录)全国纪录保持者陈家全,女子100米、200米全国纪录保持者贺祖芬,女子铁饼全国纪录创造者刘德翠,排球运动员邓若曾、张蓉芳,女子体操运动员宁小琳,女子游泳运动员俞平等。在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有许多教训。为了对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的成长过程进行比较,从中探讨影响优秀运动员成长的一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或条件,我们组织了一次“我省运动员成长过程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综合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女子排球队在1977年11月世界杯第二届比赛中获得第四名,进入世界排球先进水平的行列。目前,广大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正在努力钻研,刻苦训练,以适应当前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形势,向世界排球技术高峰勇猛冲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当前国际上关于训练模式的研究工作表明,高水平球类运动员的成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对于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人们在青年一代运动员身上寄予更高的希望。目前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质基础如何,身体机能符不符合现代训练的要求,有  相似文献   

5.
她被称为“背飞皇后”;她曾拿到过世界亚军;她先后赴意大利、日本打球;2004-2005全国排球联赛她回到八一女排; 第十届全运会她重披战袍再现昔日风采——她就是吴咏梅。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女性生理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为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保加利亚的《竞赛》周刊上刊登了1976年与1980年两届奥运会各项冠军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见表)。从表中看,女子项目中的篮球、游泳、田径运动员,男子项目中的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四年中平均身高变化不大。其他项目,如女子排球和手球、男子排球明显地倾向于吸收高个子队员。女子体操向矮的方面发展,而男子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段排球运动员功能性测试FMS结果.测试了男女排球运动员,女子(U14暂无级别)12名、男子(U18,级别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10名,大学生成人男子排球运动员(级别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10名,共32名专业排球运动员为被试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对近20年有关文献、资料、视频等进行检索,为文章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发展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有效途径 ,以四川青年女子排球队 9名运动员和重庆女子排球队 13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有关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分析 ,进而制定出发展弹跳力的回归模型 ,为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和2003全国女子排球优胜杯赛的16支我国优秀女子排球队的运动员,进行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问题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替代性经验、成败经历、自尊心、劝导、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对比赛服装颜色的偏好及情绪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运动员对比赛服装颜色的偏好、情绪体验,对参加2006年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并对2006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部分参赛队的比赛服装颜色及比赛成绩进行统计.旨在通过研究找出运动员偏爱的、情绪积极的以及获胜几率大的颜色,为商家科学设计和运动员科学选择比赛服装颜色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对鲜艳、明亮、注目性高的比赛服装颜色,如红、黄、白都比较喜欢,而且情绪体验积极,获胜几率也比较大.虽然比赛服装颜色的影响程度比较小,但也不可忽视颜色对运动员心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控制点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5年全国女子青年排球联赛的13支队伍,18岁以下的123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分数,确定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是否具有适宜的心理控制点结构,以及不同等级、不同位置、不同训练年限、主力与替补运动员在心理控制点上是否存在差异,并找出它们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控制点方面的研究,可以使运动员更好了解缺陷在哪里,进行自我控制,以期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女排的副攻手从赖亚文到吴咏梅再到现在的刘亚男,基本上属于一种类型,对手适应起来会相对容易。赵蕊蕊的打法与众不同,如果她能担当起中国女排主力副攻一职,必将成为一名“奇兵”,她的上场从心理和网上给对手带来了双重压力。1981年10月8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的赵蕊蕊,从13岁起就开始练起了排球,后被八一队相中开始了职业运动员的生涯,1999年入选国家队。她喜欢跟艺术有关的所有东西,比如绘画和乐器,只是现在天天打球没有时间尝试。赵蕊蕊最崇拜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爸爸,另一个是已故的英王妃戴安娜。赵蕊蕊:新女排当家花旦@宋秦…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新、老女排主攻手 4号位扣球技术的测试数据的比较 ,以及生物力学分析 ,找出现役女子排球运动员技术的特点和不足。结果表明 :现役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方面强于老女排运动员 ,而腰腹爆发力和挥臂动作有较大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9.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运用心理测量、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和全国女子排球优胜杯赛的16支优秀排球队的运动员进行自我效能结构及水平问题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的运动参与行为。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动机问卷的整理总结出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动机,了解他们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通过对参训初始动机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排球教练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促进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