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炎源 《兰台世界》2013,(11):138-139
陈公哲是著名的武术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精武体育会.在他的努力下,精武体育会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武术体育组织,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以及近代民间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总部位于上海的精武体育会是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一个群众性体育组织,由津门大侠霍元甲创立。经过多年发展壮大,精武体育会分会、会员遍布全国,深受国人爱戴和信任。  相似文献   

3.
精武体育会是近代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体育组织。它在中国武术体育化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发展历程是近代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刘悦 《上海档案工作》2009,(11):F0003-F0003
上海精武体育会,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最大、最具影响的民间体育组织。在西方近代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的交锋中,精武体育会是中华武林的一面大旗。其创始人霍元甲的传奇经历和旗帜鲜明的“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至今还被世人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5.
樊勇 《兰台世界》2015,(4):18-19
上海精武会是在1909年创办的一个民间社团,由霍元甲与上海的爱国人士一同创办。本文通过事实例证对上海体育会创办人陈公哲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6.
李润波 《北京档案》2007,(10):34-36
上海精武体育会是一个民间武术社团,1909年由上海爱国富绅聘请津门大侠霍元甲一同创办,初名精武体操学校,1911年改称上海精武体操学校,1916年又改称上海精武体育会.  相似文献   

7.
19世纪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一蹶不振,国民身体素质较弱,更是被冠以"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华民族眼看着即将走向灭亡。本文重点分析了《精武本纪》中体现出的孙中山的体育思想,旨在为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档案》2007,(10):F0002-F0002
上海精武体育会是一个民间武术社团,1909年由上海爱国富绅聘请津门大侠霍元甲一同创办,初名精武体操学校,1911年改称上海精武体操学校,1916年又改称上海精武体育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霍元甲为弘扬人人习武,创办了精武体操会,数年间,分会遍布海内外,为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爱我中华、强国强民的精武灵魂,主张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对振奋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阮坤 《兰台世界》2014,(2):97-98
霍元甲为弘扬人人习武,创办了精武体操会,数年间,分会遍布海内外,为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爱我中华、强国强民的精武灵魂,主张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对振奋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的贫弱及其在人物身上刻下的创伤,始终没有在影片中找到任何确实、有力的表现。而正是这些现实,才是霍元甲精武精神的来源和依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侠客身上英勇无畏、维护正义的品质,一直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二十世纪初开始不断被表述的霍元甲故事,既承接了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对英雄的需要,也体现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国人对侠客的诉求出现新的变化。霍原本只是一普通武师,经过不同人重新表述,被附加上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为提倡尚武、健身强国树立一个完美的精神偶像。本文对霍元甲故事流传过程中几个重要文本作出分析,对推动霍元甲故事及图像散布的社团组织——精武体育会相关史实进行爬梳,尽量还原霍元甲"从武师到民族英雄"这一层累建构过程,揭示以霍元甲为代表的近代侠客,对于社团乃至广大华人文化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永贞是中国近代武术家,他以查拳和弹腿功夫名扬江湖。在上海他以精湛的赛马技术和无可匹敌的功夫击败洋人,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4.
宫宝田是清末著名武术家,尹派八卦掌高手,师从董海川高足尹福。宫宝田一生历经坎坷、大起大落,两次在家乡开师授徒,所传弟子遍布海内,他对八卦掌的传播和普及,对武德、武魂的发扬,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武林界重要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晓 《兰台世界》2014,(2):78-79
宫宝田是清末著名武术家,尹派八卦掌高手,师从董海川高足尹福.宫宝田一生历经坎坷、大起大落,两次在家乡开师授徒,所传弟子遍布海内,他对八卦掌的传播和普及,对武德、武魂的发扬,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武林界重要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太虚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佛教改革,振兴佛教。同时他还身体力行宣传和创建佛教图书馆,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探索中国佛教图书馆发展之路;二是创建了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1815—1874》追溯了中国近代报业的源起,探讨了近代报业的发展轨迹。它清晰地展现了从1815年到1874年六十年间我国汉文报刊的发展变化,有不少独到见解。1966年他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就走上了一条略异于一般中国新闻史研究者的道路。也就是说,他那个时候就立志研究中国近代报刊。他首先翻阅了被许多学者忽略的“官版翻刻汉字新闻”。他获得了研究中国近代报业的珍贵史料。他还从著名的研究中国新闻史专家小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开拓性的贡献。他领导和创建了多所图书馆 ,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传统目录学理论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弼士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推动了近代中国铁路、矿山、现代农业及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在国内兴办实业过程中,张弼士为中国近代实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的许多投资管理经验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通过对大量近代化学书籍的翻译,对民族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凭借"奇才异能"和对化学的痴心,开创了中国近代化学工业、铸就了他辉煌的化学事业。徐寿的化学轶事和贡献也永远值得后世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