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新立 《兰台世界》2013,(12):40-41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商鞅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其在管仲、子产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法治”思想,推动了法家流派思想的发展,并且促成了在泰国的变法.  相似文献   

2.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方法。法家思想在当时影响巨大,然而其"法制"的思想也具有两面性,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以"法""、势""、术"为主干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家理论体系。韩非子创建的法家理论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文章尝试从管理视角诠释韩非子的法治理论,以期为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4.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取代德治与礼治,强调以法律的形式来治理国家社会。法家的法律思想虽有巨大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积极因素,对我们今天建立法治社会仍具有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丽娟 《兰台世界》2013,(11):141-142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取代德治与礼治,强调以法律的形式来治理国家社会.法家的法律思想虽有巨大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积极因素,对我们今天建立法治社会仍具有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法家的"以法治国",前面省略了一个主语,即君权。一则"以"字,已然表明君权凌于法权之上前些时"百家讲坛"开讲诸子百家,一次聊天中,朋友说主讲人好像把法家的"法"和今天的"法治"有所连接。朋友语焉不详,我回来后便上网查询。在"儒法之争"的开头,有这样介绍法家的文字:如果孔墨的主张是"治病的药",那么,"法家的主张,却是‘杀人的刀'……那么法家的‘刀'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以法治国'呢?"  相似文献   

7.
从《寄簃文存》来看,沈家本主要通过比附与辨异两种方法贯彻了"会通中西"的法制改革思想。沈家本以中国传统法制比附西方法制,尽量拉近了国人与西法的心理距离;对西方法治主义与传统法家法治主义进行辨异,尽力消除了国人对法治主义的顾虑。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达到了先秦法家思想理论的最高峰,对秦以后的各个王朝的统治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建 《兰台世界》2013,(11):135-136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达到了先秦法家思想理论的最高峰,对秦以后的各个王朝的统治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饶虹 《大观周刊》2012,(26):17-17
一、引言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时代,也是变革的时代,彼时百家争鸣,诸子论道,思想文化发展繁盛。经过历史的实践,最终证明,法家崇尚的法治思想最具社会实践效应。今天笔者将在这里浅谈一下历史上极富盛名的齐国贤相管仲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1.
作为秦代法家思想的践行者李斯,在其为政时期,通过各种法治途径协助秦王治理国家,最终葬身于为自己定制的极刑棺椁里。本文通过对其一生从政生涯的探讨,来研究李斯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曹寻真 《兰台世界》2012,(27):62-63
管仲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及思想家,也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管仲的法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法治思想及理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以法治国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典范与精华。  相似文献   

13.
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为秦国等国家所采用,最终成为统一六国的重要思想。法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得到发展,与特定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都息息相关,可以说既是法家适应了历史也是历史造就了法家。  相似文献   

14.
王妤  李剑 《兰台世界》2014,(1):49-50
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为秦国等国家所采用,最终成为统一六国的重要思想.法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得到发展,与特定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都息息相关,可以说既是法家适应了历史也是历史造就了法家.  相似文献   

15.
法家的"法治"建立在暴政统治和严刑酷法之上,重刑主义的理念是以恐惧为基础来建构政治秩序和社会制度,但却因极低的制度理性而无法维系长久。法家悲剧命运既表明法家的理论设计能力存在致命弱点,也说明暴政必然被更大的暴力所摧毁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的"法治"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容和特定的时代意义,本文对法家的"法治主义"进行剖析,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关键在于提高司法公信力,促进法律信用的形成。本文从先秦法家代表韩非的思想中探寻法律信用理论,以期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关键在于提高司法公信力,促进法律信用的形成。本文从先秦法家代表韩非的思想中探寻法律信用理论,以期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被视为"帝王之书"的《韩非子》内容涉及国家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就有不少篇幅论及了韩非子的用人思想。韩非子用人以法律为原则,不避内亲外仇,不苛责求全,堪称先秦法家之"伯乐"。  相似文献   

20.
鲁斯琪 《兰台世界》2020,(2):148-151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治理益州二十载,得到了人民的深厚爱戴,甚至由后主亲自下令立庙以供人们怀念。诸葛亮作为蜀汉开国丞相,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和领导能力,他带领一干官员制定了《蜀科》,作为益州的基本法律规范。他的法治思想不拘泥于传统儒家的"礼义""德治",而是吸收了先秦法家"重法"的思想,并结合益州具体实际、注重变通,创造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