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任娟莉 《兰台世界》2013,(10):88-89
元帝国是多民族国家,奉行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元代统治者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亲近、利用不同的宗教不仅巩固了政权、缓和了民族矛盾,也促成了元代宗教造像艺术的长足发展,并对后世雕塑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田晓辉 《大观周刊》2011,(30):87-87
石窟艺术中所呈现的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反映了宗教艺术的博大精深,展现出来的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尽管时间不同、地域不同,但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却相同,它们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  相似文献   

3.
郝延省 《兰台世界》2022,(8):152-153
通过文献研究表明:元代“开射圃”是宫廷开展武备传习、部队尚武传承、蒙古贵族休闲娱乐与宗教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国家盛典。“开射圃”助推了蒙古族传统射箭的进步,对于蒙古族体育、元代体育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洁莉 《文化遗产》2016,(6):123-129
慈善从产生之初,便不可避免地与宗教、艺术发生联系,换言之,宗教、艺术都具有"慈善精神"。潮汕善堂作为人类"小社会"个体式、家庭式的救济性慈善向"大社会"公益性慈善过渡的一种中间形式,是融合宗教、慈善、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系统。潮汕不同区域在其民间故事传说与扶乩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又以宗教信仰为依托形成不同善堂丛。善堂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其文化集儒释道与潮汕本土民俗于一体,其建筑融合祭祀、慈善与殡葬功能,其慈善精神渗透入地方文化体系中,形成具有"真、善、美"慈善精神的宗教与艺术,更成为潮汕人族群认同的重要部分。潮汕善堂是岭南民间独特的宗教艺术瑰宝,其成为文化类型学的区域表达。  相似文献   

5.
元散曲是元代俗文学的代表,它对思想、艺术的要求较为松弛。元代艺妓对元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元散曲中有许多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青楼唱酬之作。本文探讨了元代艺妓与元散曲的关系,揭示了元散曲庸俗艳媚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6.
元代国画笔墨艺术简约清逸,以极其求神写意的意境表现方式开创了中国绘画艺术新时代。元代绘画艺术不仅发扬了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下朴素之大美"的禅道思想,其中也蕴含着深邃的人文精神,这奠定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广泛反映了元代婚俗各个方面的情况。文章采用文学研究与民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元杂剧中元代婚俗进行了整理,以期为元代民俗研究提供些许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元代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朝代,不过,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也诞生了堪比隋唐的雕塑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雕塑艺术的繁荣盛况,对刘元的成长经历,及其大量雕塑作品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元代青花瓷在我国古代瓷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艺术风格和装饰艺术都十分独特,对后世青花瓷艺术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元代青花瓷,对其整体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进行了考证,希望能为元青花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宗教艺术从宗教中寻找艺术表现的根据表现宗教精神。据苏珊·朗格的符号理论,宗教艺术起到支持宗教传播的作用,是因为宗教艺术本质上就是以表现性符号来表现情感的形式,能够表现推理性符号难以描述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冉玉 《兰台世界》2014,(9):135-136
元代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朝代,不过,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也诞生了堪比隋唐的雕塑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雕塑艺术的繁荣盛况,对刘元的成长经历,及其大量雕塑作品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12.
谢琼芳 《大观周刊》2012,(41):63-63
本论文是对宗教学与绘画艺术关系的研究,侧重点是道教哲学思想和道教神仙信仰对元代文人画理论、绘画题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道教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对绘画尤其是文人画有着深远影响。文人画理论中的意象造型、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天人合一均与道教理论有着密切联系,道教的形、气、神理论直接演绎出文人画形神理论和气韵理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元代磁州窑艺术形式多样,主要以民间文学题材为主,展现当时文人清雅、隐逸的思想。同时,磁州窑陶瓷的装饰内容也反映着当时的绘画内容及技法,陶瓷艺术上的纹饰体现着当时民间的绘画风格,是元代娱乐休闲文化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4.
宋俊辰 《兰台世界》2014,(12):184-185
元代的山水画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宽松的宗教环境的双重作用下,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对儒家精神的体现,展现出了以"三教思想"为核心的特色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元代的山水画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宽松的宗教环境的双重作用下,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对儒家精神的体现,展现出了以"三教思想"为核心的特色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艺术家并且在诗文、书画等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赵孟頫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绘画主张就是托古改制的思想,这是元代新画风的重要开启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元太宗戊戌选试在元代历史上,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元代关于戊戌选考的记载很多。关于戊戌选试性质,自元代以来,传统上认为是元代科举的滥觞。此后研究者未加检讨,也一直沿袭这一看法。1959年,日人安部健夫《元朝的知识人与科举》挑战此说,指出当时儒生是与僧道一起以宗教士的身份参加考试的,中选儒士除授议事官也未实行,因此,倾向否定戊戌选试科举性质。  相似文献   

18.
<正>元代陶瓷艺术在经历三国、两晋到唐宋长时期的历史锤炼和陶瓷工艺进步之后,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并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元代疆域辽阔,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另外,元代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海上运输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  相似文献   

19.
李峰 《兰台世界》2014,(5):106-107
黄公望的笔墨结构如同音乐,有看清新、肃穆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元代以书入画的时代特征、他创作的《富春山居图》更为元代山水画转型的代表作,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绘画艺术的一种发展及创新。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23,(11):35-37
<正>本书包括元代的皇家生活、士人生活、平民生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生活等内容,通过对元代的政治、皇室家族、经济行为、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现象等多方位的考察论述,力图还原元代社会的真实面貌,是读者了解、认识和体味元代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个较好的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