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不是档案专业毕业,一踏上工作岗位,我就被分配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院办从事档案工作,这也许就是和档案工作的一种缘分吧。工作16年以来,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其中既有领导,又有同事。还有最让我不能忘记的老师——何蕴宁。  相似文献   

2.
没想到1999年2月,一本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退休证>摆到了我的面前,不知不觉,我已走完了工作的里程,要退休了.尽管我还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尽管我还想为档案事业添砖加瓦,尽管我还想与广大档案工作者一起奋战于兰台,但不能啊,这是"规定",必须离开兰台,尤其在人员饱和的事业单位,和下岗职工如潮的今天,想多发挥点余热,为新兴的档案事业出力,只得再另谋出路,像下岗职工一样--再就业.  相似文献   

3.
六年前,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市档案局工作,有幸成为一名兰台人.从此,我就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档案相识之初,总觉得她单调、呆板和沉闷.  相似文献   

4.
兰台四年     
正2010年1月27日,我从永州市农科所党委书记调任市档案局局长,从"农业人"变成了"兰台人"。光阴似箭,时光如梭,四年的兰台生活过去了。忆往事,感受很深,体会很多。成为兰台人我于1988年从农业院校毕业以后,在农业部门工作了20多年,担任档案局局长以后,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适应新的角色,成为真正的兰台人,我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驾驭能力,提高领导水平的第一需要。一是用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7,(Z2):69-71
<正>从2017年2月20日到现在我已经离开档案工作岗位3个月了,3个月前我离开了奋战7年半的兰台工作岗位,到后窑镇任党委书记。可这7年半的点点滴滴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2009年8月20日,昌图县委任命我为县档案局长,9月1日,我正式到县档案局工作。面对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经费紧张、欠账较多、人心涣散、办公设备破旧不堪、馆藏档案杂乱堆放、立档单位档案无人  相似文献   

6.
机缘巧合,我成为档案战线上的一名战士。一年365天,一干就是十几年。通过档案,我涉猎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档案,我几乎能认识任何民族、到达任何  相似文献   

7.
<正>20年的岁月风霜,貌似平静、平淡无奇的档案工作,磨砺了我——一名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生,经历了奋斗、不甘、淡定、从容与自信……"档案"这两个字早已成了我的"身份"标签,"档案室"的门牌一挂就是20年!有为、有位、有威!这是我最初接触档案工作、一位资深档案人给予的"教导",这也成为指引我开始档案生涯并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由县委党史办升调到县档案局馆,之前我对档案工作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曾经为了调查隆昌地下党组织的情况到过许多档案馆,那种查到资料(哪怕是片语只字)的喜悦以及没查到的失望沮丧,至今仍记忆犹新。二十年来,我把满腔的激情和对档案工作的热爱全部投入到了艰苦而朴实无华的工作中,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焕发档案的青春,让沉睡的档案更好地为现实工作服务。曾经,在没备简陋的库房,我们一卷一卷地为档案消毒杀虫,累得腰酸腿痛也毫无怨言;曾经,在大雨磅礴的深夜,担心库房漏雨危及档案而毫不犹豫地从家里冲进电闪雷鸣之中,为了编纂系统翔实的史料,一头扎在浩繁的档案资料中一捞就是几个月……这一切虽然很苦也很累,但却干得积极,干得快乐,干得心安理得,总认为档案工作就必须千方百计干好档案工作,否则就是对“兰台使”的亵渎。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辛勤的耕耘,《档案法》的宣传贯彻日益深入人心,县委政府更加重视档案工作,投入一年比一年增大,机关乡镇档案工作如履春风,上等级的单位越来越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从部队转业成为一名兰台新兵,已近一年了。以前对我来说档案似乎并不十分陌生,但又不十分清楚,直到走上了档案工作岗位,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到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检查指导档案工作认识了档案员王立立,她谦虚好学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立立199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5年后,又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的研究生,2005年研究生毕业,2006年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被辐射站招录。问:你是刚毕业的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现从事自己不熟悉的档案工作,什么想法?王立立:有先前学习工作的磨炼,我对自己学习与适应新工作的能力有信心,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心理准备。刚一来就独自面对略显杂乱、数量众多的文件材料,完成归档整理任务的时间还较紧,心里压力较大。但有一句谚语…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82年“改嫁”到档案部门。当我缘结兰台之日,正逢《贵州档案》诞生之时。20年来,我一直是《贵州档案》的忠实读者,在我的业务学习和工作中,《贵州档案》始终是我的良师挚友,这不仅是其办刊严谨,发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改革开放的幸运者。1979年17岁高中刚毕业就顶替父职,被分配在江宁县公路管理站桥梁工程队,不久又被调入县交通局机关工作。在那个年代,能成为一名国家正式职工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年幼的我非常珍惜这份别人求之不得的工作,满怀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梦想自己成为一个最优秀的人,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瑰丽的人生华章。如今的我已到了古人所说的"知天命"的年龄,回想自己35年的工作历程不禁感慨万千。从打字员、文书到档案管理员,我的岗位  相似文献   

13.
我从1952年开始做档案工作,到1991年离休为止,一干就是40年.离休后参加<湖南省档案志>和<湖南省档案局组织史资料>的编写,撰写发表档案专业文章10多篇,1996年由中国老教授协会与档案文秘研究所聘为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兰台感悟     
曾几何时,我心中的档案工作应该是闲逸平淡、简单轻松的;我心中的兰台人应该是刻板严谨、循规蹈矩的.然而,做了十几年的兰台人,做了十几年的档案工作,在老兰台人的指引下,经历了具体的业务工作,通过亲身接触、耳闻目染,才发现原来的认识真的幼稚可笑,才对档案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兰台人已不仅仅是档案馆里那些档案文件和资料的守护者,我所从事的档案工作看似平淡却又蕴涵着那么多的不平凡……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部队档案员。最初,我是从接手过来的那一大堆档案书刊中了解到我党我军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切领悟到周总理关于档案工作者要学习司马迁和江总书记“我们一定要对子孙后代负责”谆谆教诲的深刻涵义。记得前任老李曾针对我“打退堂鼓”的思想说过一段话。他说:“革命军队就象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我们档案工作者可能就是这台机器上的某个零件,如果你、我、他都不愿充当这个零件,那这机器还要不要正常运转!”他的这番话对我来说份量很重,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一次“淬火”和升华。我在十四年中曾因工…  相似文献   

16.
兰台这十年     
<正>自2006年换届到江油市档案局(馆)主持工作至今已十个年头。十年,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经历来讲并不算长,但这十年,我与兰台却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十年,一串数据折射出江油档案事业所发生的可喜变化。江油市国家档案馆面积由十年前的近1000平方米扩大为4598平方米,新馆功能更趋完善,智能化程度更高;馆藏档案数量由十年前的63303卷,8324件增加到96941卷,159726件。其中206个全宗,89507卷,  相似文献   

17.
夏士娟 《档案与建设》2008,(3):49-49,48
26年前,我走上档案工作岗位,回顾走过的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高中毕业的我成了一名“知青” 1977年我在无锡市高中毕业,按照当时的政策,我必须下乡。命运的无奈,使我成了一名“知识青年”,下乡务农。对一个生长在城市的阳光女孩来讲,农村是艰苦的,但也能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8.
史君 《陕西档案》2004,(2):37-38
“勇于开拓,敢说敢做,从容不迫,正确把握”是她的工作作风,打她从碑林区太乙路街道办事处调入碑林区档案局任局长之日起,她便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于档案工作。在她的领导下,碑林区档案局于2003年被评为“九五”期间陕西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档案优质服务年现代化管理先进集体。 她,就是碑林区档案局局长李爱香。 紧跟时代 开拓创新有人讲:“到哪工作,都别去  相似文献   

19.
以前,我对档案的认识粗浅而模糊:档案不过是历史的影子吧,沉默在深宅大院的卷柜里。但是随着2011年我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省档案局工作,档案工作事业成了我坚定而无悔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刘子芳同志是许昌县档案局副局长,认识他的人戏称他为“年轻的老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说他“老档案”,是因为在他43年的生涯中,已在档案战线上勤奋耕耘了22年。爱岗敬业忘我工作1983年,刘子芳同志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县档案局工作,一干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