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诗、文、书、画俱佳。其先后在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十二年,体恤百姓,清正廉明,有政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为其任山东潍县县令时的判牍,因其书名日盛而被人裁剪整理,装裱成册,内容涉及婚姻、财产、田宅、土地等问题,据此可略窥当时郑板桥理政审案的一些情况。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作为艺术珍品流传至今,从这些只言片语的判牍墨迹中,亦可了解他的书法风貌。  相似文献   

2.
一说来也怪,现在在众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中论及郑板桥时,大都谈其诗,谈其文,而对于他的《道情》却不置一词。翻检有关郑板桥的学术论文也是如此。其实,在郑板桥的众多文学作品中,他对道情付出的创作时间最长,付出的劳动也最大。按《郑板桥集·小唱》后面的跋:"是曲作于雍正七年,屡抹屡更。至乾隆八年,乃付诸梓。"前后经过了14年,若按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墨迹,"雍正三年,岁在乙  相似文献   

3.
邢明学先生,青年画家,号浩渊,齐居青草堂,山东省潍坊市人。他酷爱书画、艺术精湛、品格高尚,深研齐白石、郑板桥、崔子范、孙其峰等大师技艺,颇有造诣。其画风笔力雄健,功底深厚,在长期的绘画过程中形成了用笔迅疾泼辣,彩墨浓烈、气势博大的艺术特点。他注重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的作品以诗、书、画"三绝"著称,特别是其兰、竹作品,享誉中外。他的绘画作品有着形神兼备、笔墨精微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其绘画作品有着高度融合的艺术形象,是一种由自然美向艺术美的升华过程。  相似文献   

5.
何亚峰 《兰台世界》2014,(11):149-150
郑板桥的作品以诗、书、画"三绝"著称,特别是其兰、竹作品,享誉中外。他的绘画作品有着形神兼备、笔墨精微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其绘画作品有着高度融合的艺术形象,是一种由自然美向艺术美的升华过程。  相似文献   

6.
播音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光荣的事业。而播音员、主持人正是这门艺术和这项事业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重视和熟知自己的历史,其目的除了了解自身的发展历程外。更重要的是记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利其发展。播音员、主持人也应该了解播音事业的前世今生,其目的也是要了解自身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而来,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充分总结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把那些播音艺术的精华继承下来,不走或少走弯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使播音艺术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把作画称作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并在画竹中淋漓尽致地发挥这一艺术之长,给后人留下许多传世佳作。郑板桥的话用在新闻标题上也是很恰当的。标题的取事着墨,虽然只是新闻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细小的片断或侧面,但这有限的“一”,却可以给人无限的遐思,产生难以估量的艺术魅力。编辑制作标题,同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唐代诗人卢延让曾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句,形容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8.
郑板桥有一副与韩生镐论文的名联“删繁就 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道出了郑板桥一生的艺术主张。 从郑板桥的诗词书画以及论文、论画,为人处世和性格来看,都体现了“删繁就简”、“领导标新”八个字。他的大量作品,都以“少少许”的笔墨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领导标新。他画的雨竹,常常只有不多的几片叶子,疏篁瘦枝,但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对电视艺术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性进行美学意义的思考。审美文化是集中体现当代审美特征的范畴,而电视艺术又以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成为最适宜的建构审美文化内涵与使命的现实审美途径。电视艺术以视听一体的图像,使审美的内涵在当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异,它的情感兴发的力度更强也更直接,它的现实介入的深度更广也更强烈。因此,电视艺术比其他审美途径更适宜审美文化在建构层面上的深入发展。电视艺术应该以其艺术的完整性去突出文化的和人性的意义持存,通过图像引发惊奇,通过娱乐启发意义。电视艺术应该具有审美文化的全方位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是郑板桥关于写文章的一句诗,意思是作文不能主次不分,枝蔓芜杂,而应删繁就简,像“三秋树”那样主干突出,洗炼精当。写一般文章是这样,写新闻作品更应该这样。胡乔木同志在《短些、再短些》一文中说:“任何作品,特别是新闻作品,段落要短,句子要短。”这实际上是对新闻作品德语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板桥词钞》一卷,系郑板桥自选手书,乾隆七年由司徒文膏精刻而成。计选词八十首,用二十三调。我从郑板桥墨迹、影印本以及前人所著的词话、书画题跋中,共发现郑板桥佚词八首,弥足珍贵。今值郑板桥诞生三百周年,辑录发表,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2.
穆青同志生前特别钟爱郑板桥那首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自己书房里挂着这张条幅,而且有来要字者,他最爱写这首诗赠人。他经常对人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爷,还能关心民间疾苦,我们共产党员,人民的记者,更应该时刻不脱离群众,一字一句总关情啊!”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广告既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又是广告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推销观念和形象来规范行为、引导价值观和塑造形象,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所以公益广告的艺术设计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精神需求的高级层次,立足  相似文献   

14.
杜冰南 《兰台世界》2014,(11):137-138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留下的很有名的一句话,它反映了人处事和交往的一种心理、心境。"难得糊涂"蕴涵了较强的心理学价值,研究它对了解郑板桥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并能给人以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留下的很有名的一句话,它反映了人处事和交往的一种心理、心境。"难得糊涂"蕴涵了较强的心理学价值,研究它对了解郑板桥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并能给人以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间传统艺术,中国戏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了电影、电视等新兴艺术形式的严峻挑战。中国戏曲固然应该承担起传播民族文化遗产、演绎民族优秀经典的责任,但也应该创造新的时代经典,将现代生活的新题材融进戏曲艺术形式中,跳出传统艺术形式演绎老题材的圈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影像技术已经大量运用于舞台设计中,在视频灯光的营造下,不仅可以体现舞台无与伦比的场景,更能够让舞台表演得到艺术的升华。舞台设计是对舞台形象和艺术的整体设计,不仅要体现舞台的形象美,更应该体现舞台的艺术美。视频灯光是渲染舞台气氛、营造舞台意境的最佳工具,舞台设计者应该充分运用视频灯光与舞美形象的充分融合,达到舞台的唯美艺术设计。本文就舞美形象和视频灯光的一体化设计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保庆 《新闻爱好者》2010,(10):140-141
布尔迪厄"审美场域"的提出批判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把艺术趣味现象放入一个纠缠着意义和权力争夺的场所之中,使批判更赋予历史的思辨性和灵动性。"审美场域"更关注艺术现象外在机制,对审美活动本身关注不足,应防止"过快的历史化"现象。精神分析对快感的分析应该和"审美场域"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刘凤 《大观周刊》2010,(48):86-86,82
时于艺术家家来讲,他们应该具备许多的精神品格.他们不仅应该拥有一些基本的精神品格.而且更应该拥有像持之以恒的绘画态度这种能够影响和伴随艺术家一生的精神品格.因为它时画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优秀的画家都用他们的艺术生涯诠释了它的重要性.对于青年画家和绘画爱好者来讲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学会创新和突破,不光要学习他们那种谦虚、勤奋、一丝不苟的精神,那种战胜一切不利的因素的无畏勇气.  相似文献   

20.
骆长源 《东南传播》2013,(4):123-124
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摄像要有编导意识,编导更应该有摄像意识,摄像意识是一个优秀编导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编导只有具有了摄像意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节目创作,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