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尚任之传奇《桃花扇》缘何以“桃花扇”为题?作者自谓:“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基业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相似文献   

2.
古人论治学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绛辞。——刘勰△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竞业以守之。——魏源△方其治之也,成见必不可居,饰词必不可用,不敢丝毫主张,不得稍行武断,必勤必耐,必公必虚,而后有以造其至精之域,践其至实之途。  相似文献   

3.
陆子曰:“子之辞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相见),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选自陆游《渭南…  相似文献   

4.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  相似文献   

5.
孔尚任之传奇《桃花扇》缘何以“桃花扇”为题?作者自谓:“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挑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基业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  相似文献   

6.
教授为各种教员之主要业务.工场教员自亦不在例外.惟工场教员如实验室科学教员.尤须负组织及经理之责.盖工场之设备.少则值数百圆.多则达数千数万圆.是其保管维护.均工场教员一身.万一失于捡贴.势必损坏而失其效用.故为工场教员.须谨慎精细.同时工场教师亦为购货主任.凡工场所需之工具.材料等等.均应由工场教员随时调查.供给支配.此亦须特殊之知识与能力者也.于是我人  相似文献   

7.
吾国农村教育,自教育界倡导以来,国家亦极重视,亦为农村民众求自由平等之好途径.高潮急涨,汹涌飞溅,几为全国教育之重心.前途无量,惟吾农村教育同志急起图之.行见多数农村民众牛角挂书,承宫牧豕,遍野皆是,农产增加,生活富裕,其乐融融,但农村教育,千端万绪,今就蠡管所及,急应注意推行之要点,为农村教育同志言之:一、农村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经济人才,均为重要.惟目下农村师范,各省虽已次第设立,惜农村师范,师资  相似文献   

8.
筑书巢     
正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相似文献   

9.
吾国夙以丝茶著.而西洋古称中国为 Sereca.意即丝国也.今法意诸国.丝业已毁.惟东方岛国.为吾劲敌耳.振丝业以张国货之帜.真御侮雪耻之善策也.吾国之丝织业首推苏杭.然新织业之勃兴.则苏不如杭.故杭州者今日中国丝织业之中心也.夫仅以生丝鬻之于人.较之制为熟货以衣被外人.或藉以杜外国织品之流入.相去远矣.此丝织业之盛衰.所以为丝业进退之枢机也.  相似文献   

10.
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  相似文献   

12.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相似文献   

13.
将荀子渐化思想与庄子、禅宗的化思想进行比较,可从以化为中心在学理上厘清儒家的荀子与道家、佛家思想之区别。从化之对象来说,荀子在性,庄子在道,而从化性而言,荀子主张以礼为则的由渐、积而化,而庄子则在化道;从化之路径而言,虽然,荀庄皆言自化,但由于庄子是依无形之道而化,故为自化,而荀子所化皆积于学礼,故曰外化;从化之工夫来说,荀庄以朴同为目标,但由于学术路向不同,一则心内体道而归朴,一则心外学道而归仁,这是荀庄化道工夫之异矣。荀子的渐化思想,主张由渐而化,由积而化,故而叫做积渐或积靡。也就是一种渐进的缓慢的修行方法,化之工夫,积渐也是化之动因。其化之方式亦如中国禅宗史上之渐修。  相似文献   

14.
教育為人類演化之基礎:人類之生活,由漁獵、游牧、農業而進於工商;由自耕自織,日中爲市,而進於金錢契券;由個人行動,部落觀念,軍國主義而進於世界大同.其能依此歷程而無阻力者,皆視過去現在與未來之教育爲準繩。先哲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然禽獸之生活全賴本能,而人類則天性而外,要恃後天教育之功,生而未具者,由學習而得之,故其相去不可以道里計。惟是一般主張浪漫主義者,借孔民“食色性也”之語,趨重文藝美術,而忽略實際生活,以頹廢爲風流,以放佚爲清高,以談兩性戀愛為時髦,此種崇拜金粉之惡習,不特國計民生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所必也.……  相似文献   

16.
陈亮是浙东事功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以“自处于法度之外,不乐闻儒生礼法之论”自居,大胆抨击了道学的虚伪和腐朽,向当时的“义理之学”提出了挑战,勇敢地打出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大旗.他的“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唯物主义本体论,“以用而见其能否”的实践观,以及“思所以变而通之”的历史发展观在南宋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原文]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相似文献   

18.
清代戏剧家李渔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信焉."由此,作文教学理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 《说文》冓部曰:“冓,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段玉载谓“交积材”即“材木相乘架也”(《说文解字注》)。今以楷书观之,许、段所说近是;然以小篆(前表中①)审之,许、段之说与字形不合。王筠申氏说解说:“交者,屋材结构必相交也;积者,架屋必积众材而成也。此字乃五架之形,但未作栋耳,四横屋之前后四檩也;四直橼也;中以  相似文献   

20.
各種職業之中。惟農業富有獨立自由之精神。故古來高尚之士。每喜從事於此。以寄其淡泊高遠之志。范蠡之苦耕海上。淵明之歸來彭澤。肯以農業為其職業也。惟讀書之士。每苦體力不強。即學校出身曾注意體育者。亦未嘗能苦耕戮力也。故學者而欲營農事。莫如擇一不需十分用力之特別農業。如畜牧業家禽業養蜂業園藝業果園業等是也。昔林和靖種梅孤山。至今傅為佳話。蓋郎果園業之代表人物也。果園業之最普通者莫如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