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声     
新一期《黑龙江教育》又读完了,总盼着下一期出版的日子。自从结识了《黑龙江教育》,我便沉醉在那一个个精美的"教学设计",那一片片真切的"班主任手记",那一份份发自内心的"随笔"中。  相似文献   

2.
我是在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的,转眼已经走过了22载。回顾22年的教育教学历程,是《黑龙江教育》教会我怎样教育学生,怎样设计一节课,怎样有效地运用教育方法和策略,使我很快走出了教育蒙昧期。当我在工作中不断面临各种棘手的问题,感到失望彷徨时,又是《黑龙江教育》帮我度过了教育的危机阶段。《黑龙江教育》宣传着名优教师最真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汇集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累累硕果,《黑龙江教育》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我徜徉于《黑龙江教育》,快乐地吮吸着其中的甘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终于有一天,我也可以拿起笔为《黑龙江教育》撰稿,写下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教师之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终于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黑龙江教育》上谈出我对教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2003,(8)
《北京教育丛书》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专人编写的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经验专著。现精选部分书目如下,欢迎订购。序号书名作者读者对象定价1. 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回顾李晨等书记校长19.00 2. 给新校长的50条建议龚正行中学校长10.50 3. 探索学生心灵的事业-班主任工作手记续集丁榕中学班主任11.00 4. 人生观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吴治和中学班主任9.00 5. 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吴松年政治课教师9.50 6. 为了使学生更聪明-我的语文教学观念和实践王俊鸣中学语文教师9.00 7. 我的生物学教学生涯郑春和中学生物教师11.00 8. 我怎样开展环境教育周又红研究课教师10.50  相似文献   

4.
李镇西,男,1958年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他结合中学教育实践,长期致力于民主教育和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已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教育文章200余篇,出版有《李镇西教育文丛》(含《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100封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  相似文献   

5.
心声     
从事幼教工作十余载,《幼儿教育》杂志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是我的良师。封面设计成了可供我布置环境的参考,活动方案充实了我的日常教育活动,政策法规的宣传让我及时了解到了幼教的最新动态,专家特稿让我"聆听"了一次又一次生动的讲座。每次捧着刚到的《幼儿教育》杂志,我总是爱不释手,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闻着油墨香,我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相似文献   

6.
正踏着新年的节拍,《湖南教育》2014年1月·A·如约而至。闻着淡淡的墨香,《绿满岳麓——长沙市岳麓区区域教育生态发展纪实》吸引了我的眼球。这篇大手笔的长篇报道,凭借一串串准确的数字,一幅幅相得益彰的插图,一句句灵动的比喻,再加上其清新的文笔,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打开第一篇章《五年磨一剑:生态的教育最给力》。"教育生态发展"理念,教育生态网络,教育诊断的"化验单"等新鲜名词是如此的抢眼。"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成教育多元化,民办教育规范化,社会教育终身化"的新格局是多么地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我是1960年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开始工作时,面对一大群不懂事的七、八岁的孩子,真不知该怎样组织和教育他们才好。在我摸索工作门径的时候,我清楚记得,《江苏教育》(小学版)上登载的象王兰老师的《我和新入学的孩子们》、华珍老师的《让新入学的儿童习惯学校生活》和常静老师的《我怎样做低年级的班主任》等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的工作较快的步入了轨道。而后刊物上又出现了“班主任手记”等文章,这更加切合了我们新教师的需要。譬如我原来上早会、周会,总是干巴巴地重复讲  相似文献   

8.
教坛新秀     
叶蓓年龄:36岁学历:本科职务:语文教师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爱好:阅读、旅游最喜爱的书:《草房子》《泰戈尔诗集》工作单位:安徽阜阳市颍州区鼓楼中心学校主要业绩安徽阜阳市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两次荣获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区级公开示范课、优秀班主任讲座。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教育随笔幸福如此简单做教师,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我可以凭着手中的三寸粉笔,营造出精彩纷呈的课堂;我可以带着学生伴着墨香,快乐地畅游在书的海洋;我可以走进学生纯洁的心灵,享受那份天真和善良。  相似文献   

9.
以丁榕老师为榜样 做好班主任工作怀柔县庙城中学高亚茹我是一名做了15年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实践使我体会到,班主任这个“官”可真不好当啊!《北京教育丛书》出版后,四中丁榕老师编写的《情感·科学·艺术——班主任工作手记》一书把我吸引住了。它使我对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管建刚老师在《一线教师》一书中,用“手记”的形式谈一线教师日常遇到的细节问题,文笔和婉流畅。这是一本和我们心灵相通的书。特别在这本书里阐述的一线作业学和一线纪律学,时我们既担当语文教学工作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启发很大。同为一线教师,同样穿梭于学生的心灵之间,我们有太多的感触。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2003,(9)
《北京教育丛书》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专人编写的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经验专著。现精选部分书目如下,欢迎订购。序号书名作者读者对象定价01. 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回顾李晨等书记校长19.0002. 给新校长的50条建议龚正行中学校长10.5003. 探索学生心灵的事业——班主任工作手记续集丁榕中学班主任11.0004. 人生观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吴治和中学班主任9.00  相似文献   

12.
与大师同行     
又一次捧起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阅读了。但每次的阅读,都能给我心灵强烈的震撼。在新课程改革中,我读了很多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很少有像这本书一样如此打动我。我贪婪地吮吸着书中的教育乳汁,联想自己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拜读过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手记《聆听花开的声音》,打动我的不仅是他生动细腻的文笔、随处闪现的教育智慧、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更是他那种走进每个学生心灵、聆听每朵鲜花盛开的声音的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我一直以他为榜样,并  相似文献   

14.
良师益友     
《江苏教育》(小学版)是我们小学教师喜爱的读物。阅读《江苏教育》(小学版)常常使我直接间接地得到许多启示、帮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发生了问题,可以在刊物上找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答案”。譬如,《加强品德教育培养新的校风》和“班主任手记”专栏中的文章,指导我结合“小学生守则”更好地培养儿童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各科教学则有更多的文章供我参考。特别是语文教学方面的教材研究、经验介绍,读了以后,获益尤多。刊物给了我种种指导、帮助,使我改进了教育教学工作。刊物成了我的挚友。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教育》创刊60周年的征文启事,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的三位恩师,想起了三位恩师、我和《黑龙江教育》的往事。毕生献给教育事业的方作文老师,是我初中时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课。方老师是省级优秀教师,教学水平一流,在因材施教上更是方法独到,经验丰富。正因如此,我这个他心目中的好学生便成了他的重点培养对象。记得那是初一暑假前的一天,方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套《黑龙江教育》刊登的语文期末试题让我做,习惯了吃"小灶"的我只好从命。见到我准确而迅速地答着试题,方老师喃喃自语道:"期末成绩一定是让感冒影响了,这次答得多好。"  相似文献   

16.
来信照登     
蔡炜明 《英语辅导》2001,(12):16-16
收到贵部的《英语辅导》我欣喜若狂,这可是我盼望了好久才得到的第一本《英语辅导》,且里面的内容又正好适合我。对于我不懂的且不知道的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澄清,便忍不住地闻一闻那满是油墨香的《英语辅导》。  相似文献   

17.
《湖南教育》的大名闻之已久,却很少拜读,偶尔到同事或同行的家里去玩,看到他们案桌上的《湖南教育》,我只是随手拿起来走马观花般地浏览一遍,不曾真心实意地走进它的广阔天地,故没能领略它独特的迷人风采。自从2004年我们学校统一订阅《湖南教育》后,我才得以认真阅读它。对它,真是相见恨晚。我被它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每次读它,我就像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它像一艘小船,带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它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向知识的高山攀登;它像一名园丁,领着我到知识的果园采撷;它像一位良师,为我指点迷津,解开疑惑;它像一位益友,为我提出建议,给我无私的帮助。我从《湖南教育》中获益良多。从“班主任园地”中,我学到了做班主任的技巧,知道了做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高度的责任心。“课改新干线”帮我了解中国的教改路线、教改动向、教改理念,我从中学习别人的教改经验和教改方法,并把它们用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教学成绩迅速提高。2005年上学期,我在镇里举行“的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活动中上的公开课,得到了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好评,我被评为“镇教学能手”。“特别报道”中那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教育着我,熏...  相似文献   

18.
个人档案     
李镇西 ,1958年9月生 ,成都市石室中学高级教师。☆全国青语会常务理事 ,成都市中语会常务理事。☆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著有《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李镇西教育文丛》(含《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等专著 ,发表教育文章200余篇。☆《爱心与教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国家“冰心图书奖”大奖 ,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青春期悄悄…  相似文献   

19.
记忆中,初识《黑龙江教育》是上师范学校时。做教师的父亲常拿《黑龙江教育》回家,我爱读书,常信手翻上几页。那时我只是看看杂志中的散文随笔、幽默笑话而已。1997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拿起教鞭,走上讲台。在偏僻的农村任教,对于像我一样刚走出校门就从事农村教学工作的人来说,没有多少教学经验可谈。记得我初登讲台要在学校做一节《将相和》的公开课。可是学校连教学参考书也没有幸亏《黑龙江教育》帮了忙。我在一本《黑龙江教育》里找到了《将相和》第二课时的教案和点评。精彩的教学设计和恰当的点评深深地吸引、启发了我。我的这节课得…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教师朋友问我,和学生在一起怎么那么开心,我归纳为两个字——"忽悠"。说白了,"忽悠"就是点化、夸赞、欣赏的代名词。为了让学生守纪律、爱学习、做好事、做好学生,班主任需要掌握—一点儿"忽悠术"。读书的时候,我"忽悠"着孩子们和我一起读《给教师的建议》《爱的教育》,我的学生能够大段背诵其中的片断;早晨到校以后,我"忽悠"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