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惜春,在《红楼梦》中跻身金陵"十二冠首女子"之列,年纪轻轻便看破红尘,"缁衣顿改旧年装","独卧青灯古佛旁"。她出家的心愿从小便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贾府的衰落愈加坚定。如果说惜春的"心冷口冷"是她入佛的内因,那么环境的恶劣则是她学佛的重要外缘,因缘聚合,促成了她皈依佛门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贾惜春作为《红楼梦》"十二正钗"之一,在小说中的文字相对不多,但世家小姐身份与遁人空门命运却共同构成其独特的研究魅力。近三十年对惜春的研究明显增多,文章从身世、性格、命运悲剧等角度,逐一对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白维国先生的《(红楼梦)导读》一文(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在介绍林黛玉、贾惜春的身世时有下面两句话:  相似文献   

4.
邢夫人原是贾敬夫人,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石头记》将她改为贾赦夫人。这是《石头记》贾家家谱四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传奇》恢复《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敬夫人。《红楼梦》否定《红楼梦传奇》的《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由此可见,邢夫人由贾敬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的反复过程,就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到《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贾惜春和卡琳·奥哈拉分别是我国清代小说《红楼梦》和美国小说《乱世佳人》中的次要人物,但两人的家世、性格、遭际、结局也有诸多的相似性:惜春是贾府"四春"最小的一个,卡琳是塔拉庄园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两人出场时年纪都很小,敏感柔弱,渐长后消极避世,沉迷宗教;惜春出家为尼,卡琳则去修女院做了修女。造成两人命运如此相似的原因,一是社会和家庭变故,二是因为两人自小就受到社会、家庭和宗教氛围的巨大影响,三是跟她们柔弱、敏感、聪慧的个人性格分不开。这两个相似性极高的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中西文学创作中所遵循的一些共同规律,从而能够客观地把小说人物的生活和故事呈现于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6.
正《红楼梦》中的女性很多,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惹人喜欢的,总有几个。很惭愧的是,我一直比较"花心",老移情别恋,有时爱宝钗,有时爱黛玉,而这一次,我喜欢上了贾府的三姑娘探春。在《红楼梦》的开头,曾见识过林黛玉的出场,真是惊艳。曹雪芹老先生不吝笔墨,用一支生花妙笔,不厌其烦地夸赞她。相比之下,探春就没有那么大的排场。她首次亮相,是和迎春、惜春一起来迎接林妹妹的。但这并不代表曹老先生不喜爱她,他用了一个词"见  相似文献   

7.
浅析惜春性格孤介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惜春是<红楼梦>里贾家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曹雪芹对她的评语是孤介.惜春孤介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无奈和伤痛.客观上,是她自幼丧母,父亲忙于修道,在家为嫂不容;在荣府同样没有得到祖母的恩宠.生活加在她身上的冷漠、孤独养成了惜春孤僻的性格.在贾家,她年龄小,人微言轻,又因不受祖母宠爱而被人忽视.由于成人的疏忽、漠视而得不到恰当关爱,形成了她孤介的性格.主观上,生活中她为了保护自己深居简出,尽量少和人接触;躲在自己的蜗居里冷眼看周围所发生的人生悲剧和丑恶的闹剧;当希望与悲哀一起泯灭时,她自愿"缁衣顿改昔年妆"让自己做一个"独卧青灯伴古佛"的遁世者,逃离这腐朽不堪的污秽之地,让青灯古佛伴其终结一生.  相似文献   

8.
龄官虽然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但她不是作为重要人物的陪衬,而是作品艺术肌体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她貌美如花、技艺超群、思想敏锐,是封建制度的自觉反抗者,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平等、自由的光辉。曹雪芹在这一艺术典型上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爱心,刻画出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优伶形象。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进贾府》中迎春、探春、惜春虽然着墨不多,但为林黛玉、王熙凤和贾宝玉起到了很好的映衬、陪衬和反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中,睛雯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丫鬟,她聪慧机灵,口齿伶俐,但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好强任性,语言上的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行动上的任性莽撞、不知进退,以及她对自己所处环境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一切都造就睛雯最终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在她身上凝聚着作者的理想、欢乐与哀愁。林黛玉形象的出现,为中国文学史人物画廊增添了崭新人物形象。她光彩动人、摧灿夺目,启人深思。(一)林黛玉是作者呕心沥血,用理想与现实、用历史与未来,用智慧和热情塑造出来活在读者心中的艺术形象。她聪明清秀,“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在贾、薛各府婆子丫环眼里她是天仙般的姑娘,在表兄宝玉眼里她是“神仙似的妹妹”。她不仅美丽,而且聪明,才思敏捷。她的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九十七回),凡看过《红楼梦》的人…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胆识的少女,她有着不让须眉的壮志、超越众人的魄力、压倒群芳的胆识,然而,她却是一个生于封建末世的庶出女子,她的出生注定只能是个悲剧。在这个悲剧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歧视女性、戕害人性、摧残人才的愤懑。  相似文献   

13.
刘文琼 《文教资料》2021,(2):18-19,9
赵姨娘,《红楼梦》中描写的荣府二老爷贾政的妾。她身份低微,生有一子一女,言行无状,常惹是生非。贾探春,荣府贾政的庶出女儿,生母赵姨娘。本文以《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赵姨娘和探春的言语行为为语料,分析她与探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人物总共由495人,除去贾府中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等重要人物外,有一个小人物在《红楼梦》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说她是贾府由盛到衰的见证者,这个人就是刘姥姥。刘姥姥身份低贱卑微,但是却是《红楼梦》中赢得所有人喜爱的一个人物,善良、知恩图报、豁达大度,这些都是她获得好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单立勋 《现代语文》2009,(11):68-70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她对《红楼梦》的热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这成为她小说创作的一块重要基石,也在内心纠结成一种复杂而深厚的情感——红楼梦情结,这种情结影响张爱玲的生活、创作和研究。本文通过解析张爱玲红楼梦情结产生的原因和在其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更进一步挖掘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世德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6):63-69,90
《红楼梦》各回描写的惜春在大观园中的住处,存在着互不照应的矛盾。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曹雪芹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的变化和修改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从《红楼梦》文本出发,结合具体情节,分析惜春的尴尬处境:非主非客的身份使她融不进去荣国府的生活,肮脏污浊的宁国府是她不愿意回去的家,尘世的最后一片净土大观园血雨腥风,最后的归宿佛门也有一份可预知的不洁净。  相似文献   

18.
她,曾伴随一代人长大;她,是艺术史上的奇葩;她,曾感动你我。是啊,世间巨著难数,却惟独红学风流。1.锄泪暗望悲暮春有人说《红楼梦》总能与春天联系在一起。书中的女孩,名字中有春的就有很多: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虽不是主角,却也以各自的魅力,让读者感受到了贾府中的明媚鲜妍。黛玉柔情似水,若要用一字概括她的性格——汝,水边的女人。她的温柔,害羞,文气,忧愁,都如暮春的水,透明,纯净,没有一丁点儿的瑕疵,可是最终还是因为命运的安排,落了个人去楼空。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中…  相似文献   

19.
贾府衰败的原因与曹雪芹“繁华即逝”的梦幻意识朱引玉《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成功地写出了贾府的盛衰变化。小说通过十三回的“秦可卿出丧”和十八四的“贾元春省亲”,以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了贾府的繁华景象。然而,“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正当贾...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的小尼姑们作为红楼少女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这个群体更能体现女性的悲剧命运。妙玉与惜春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她们在出身、才能、性格、情感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可比性。文章试图通过对二人不同方面的比较,进一步揭示二人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