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少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时。旁边的学生已经站了起来。一脸不屑地说:“你说的不对,应该是……”可他回答的可能就是前面学生刚刚说过的,或是教师已经多次纠正的一个错误答案;有的学生还会对刚刚发言的同学予以怪笑。弄得那些发言的学生好不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可等“怪笑者?来回答时,却又不知所云。试想,这样不和谐的课堂气氛,怎谈得上精彩,更不用说有什么效率了。  相似文献   

2.
历岗 《小学语文》2007,(12):38-38
问:《活化石》(二年级上册第33课)一课中有句话:“由于以前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鱼种了。”有的学生说“稀有”就是“稀少”,我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请问:“稀有”和“稀少”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一位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你再坐下想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来帮帮他”: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4.
红兔子     
画家有一个6岁的孙女。6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棵树。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他说:“那就不是树了。”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他无话可说了。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他说:“婷婷,你画的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见过…  相似文献   

5.
造 句 老师让学生用“七上八下”造句.学生们想了很久,谁也没想好该怎 么造句。最后,还是小明率先举手了。老师示意让他发言。小明站起来后 这样念道:“…………” (提示:小明也觉得用“七上八下”造句很难,但他仍是造了个句子, 会是什么呢?) 有字为证 小妹兴致勃勃地跑来喊道:“妈妈,明天下大雪!”妈妈看看艳阳高照 的窗外,不解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小妹一本正经地说:“……” (提示:小妹为什么说好端端的天气会下大雪呢?) 蚊 子 在一次军训中,甲同学的脸上被蚊子咬了几个大包.痒得他心里直发慌。最后,他忍不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经常听到家长们这么说:“某某学生的学习太棒了!不知道他(她)有什么灵丹妙药?”“我的孩子智力不比别人差,为什么学业成绩不如他(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困惑,我经常深入学生中,走进他们的世界里,探索成功学生的良方,研究失利学生的原因,并得到了粗浅的结论:一是观念不同。  相似文献   

7.
我们身体每时每刻都会发出热。问:“我们身体含有多少热量”,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呢?这就得弄清楚:“什么是内能(热能)?什么是温度?什么是热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秦华 《新课程研究》2009,(10):167-168
在一次品德与社会课上,笔者出示了一道辨析题:妈妈说:“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就要扫大街。”这句话对还是不对?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为什么不对?课堂上只举起稀稀拉拉的几只手,一名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站起来,侃侃而谈,痛斥这样的言论不正确,大谈劳动光荣。可课后轮到该生做值日时,他劳动不认真,同学批评他,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我只要把书读好就行.没本事的人才会去扫地!”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9.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给多音字“难”组词,有一个学生说:“排忧解难(nàn)。”他刚说完,立即就有学生反驳:“不对,应该读‘排忧解难(nán)。”’到底该读难(nàn)还是难(nán)呢?为此,学生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我也一下子蒙住了,只好让学生回去查字典。  相似文献   

10.
郑艺  杨丽佳 《小学教学设计》2024,(Z1):60-63+123
<正>一、依托原生态交际实践,直面交际难点师: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位新同学——郑筱逸。谁来代表我们班向她表示欢迎?(指名学生即兴发言,但他略显紧张,表现不佳。)师:你觉得自己说得怎么样?生:说得不大好。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中间卡壳了,也很乱,没说清楚。师:第一个起来发言不容易,你很勇敢,也很会反思。你刚刚就反思了自己即兴发言时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板书:内容不清)那请你再思考,你觉得自己为什么会说不清楚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师生言语观念的冲突 这样的现象在教学中并不少见:(1)在学生踊跃发言之后,教师说:“下面我把答案说一下,你们记下来。”(2)教师质问学生:“为什么课本上的知识答不上去,喜欢自己编一点呢?”(3)教师之间这样的评论:“这个学生太差了,书上的话一点也用不上。”这一类现象的背后隐含着一个共同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朱广兵 《班主任》2010,(2):49-50
早上,小勇的母亲在离学校不远的路口叫住了我,递给我一个袋子,满脸微笑地对我说:“朱老师,我家小勇说你很关心他,经常在下课的时候辅导他做作业。这是我为你孩子织的毛衣,不知道颜色行不行?”小勇的父母离异,母亲在一家工厂上班,工资不高。望着这位穿着蓝布工作服的母亲,我赶紧说:“关心学生是老师应该做的,你这样就不对了。”她听我这么说,表情明显不自然了,但还是满脸堆笑,说:“你看,我只想表达感谢,  相似文献   

13.
在上《背影》这课(本文所指课文,均出白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同学们探究“望父买橘”这一段时,有个学生突然叫了起来:“老师,父亲做得不对!他不该穿过铁道!他在违法,他应该走天桥或者通道!”这一下,全班大笑起来。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转而问全班:“他说得有道理吗?”顿时,班上吵开了锅。人部分说有道理,怎么能随随便便穿越铁道?受这位同学影响,全班学生的注意力立刻从我依据教参而设定的几个问题上跑开,纷纷质疑:“火车就在铁道上,买橘子直接上月台就是了!”“‘攀’字用得不对,应该用‘按’字!看插图中他根本不是在‘攀’!”“橘子是黄色的,哪有朱红的?”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这样抱怨:“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得挺不错,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还有的学生自由会话时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可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一、情境导入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摩天轮、圆形花坛、圆形喷水池等含有圆形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中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些图片里都有圆)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圆能给我们带来美感,因而有人说圆是最美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诸如太阳这样的球体时,用课件演示“将球从中切开会得到圆”)  相似文献   

16.
又见漂泊鸠     
四、逃跑爸爸拉住我的手,就往外走。小个子冷冷地说:“你自己去就行,他留在这儿。”爸爸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口气坚决地说:“不行,孩子必须跟着我!”讨厌鬼挡在我的面前,幸灾乐祸(huò)地说:“没有办法,老板讨厌他,不想见他。”爸爸生气地说:“既然这样,我也不去了!”“这又何必呢?”小个子连忙出来打圆场,“让孩子在这儿玩,不是更好吗?何必带他去见一个不喜欢他的人呢!”说实在的,我也不想见那女人,就对爸爸说:“你自己去吧,我在这儿等你。”小个子还故作幽默(yōumò)地说:“这里没有大灰狼,还怕被谁吃了不…  相似文献   

17.
一次课上,我让学生誊写作文。巡视时,我发现有个学生竟然竖着誊写。当教师的都知道,要求学生誊写作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练字,也是为了培养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我问他为什么这样时,他竟振振有词:“是在学古人啊!古书不都是这么写的吗?”听他这样说,其他学生都看着我,有的还“不怀好意”地笑了笑,似乎在说:“他就这么写,看你怎么着?”  相似文献   

18.
钟杰 《班主任》2010,(10):39-40
班里有个学生很没有上进心,我让他好好学习,他说:“反正我也考不了高分。”我对他说,只要努力就能进步。他说:“进步了又能怎样?”我许诺他进步了就给他奖品,他却说:“我才不稀罕呢!”反正我怎么做,他都无动于衷。班里总有这样上课没精打采、作业敷衍了事、学习热情低、没有人生目标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名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 婷婷画了一棵树。 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  相似文献   

20.
每到绩效考核时,不免又有许多关键性对话要发生了.例如,员工问:老板,我要怎么做能拿优?怎么才能升职加薪?诸如此类.坦率地说,在迄今为止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跟过不同的老板,但从未有机会问我的老板这样的问题.我努力工作,同时也聪明有效地工作,每当我们谈绩效考核时,谈话更多集中在:你下面还想做什么?甚至有一次我对老板说:“你给我加这么多工资,太高了,这样不对.”他笑着说:“you deserve it!(你应得的!)”我真的这么幸运每次都碰到好老板吗?其实不是,我自己最深的几点体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