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半月谈》5月27日报道,近日,记者深入国内儿童文学创作、出版、评论界,对我国儿童阅读状况进行了一番调查。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对我国儿童的阅读推广问题深表忧虑,认为目前中国儿童阅读状况不佳的首要原因,是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不好。2006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第四次全民阅读调查发现,我国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了2005年的48.7%,首次低于50%。  相似文献   

2.
孙育宏 《成人教育》2013,(11):77-80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网络时代“知识碎片化”和“信息超载”导致的“阅读综合症”是我国建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障碍。如何有效提升国民阅读素养成为广大普通读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建构学习型社会进程,也成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重大教育问题。文章试图从艾德勒的阅读层次理论角度以不同读者群体阅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为例探索现阶段国民阅读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共图书馆在社会阅读中的功能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倡导社会阅读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的社会阅读出现了种种不尽人意的状况,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功能弱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为了提高国民的阅读率,增强和培养国民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必须重塑公共图书馆的社会阅读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阅读关乎民族的兴盛和进步。在我国,促进全民阅读正在成为一项基本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响应。近年来,从国家战略层面倡导全民阅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省、各地区的国民阅读活动丰富开展,与此同时,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也在日益提高,调查项目本身也正在逐步成为反映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效果的晴雨表,为建立促进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全民阅读问题接受《人民Et报》记者的专访时指出,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文明传承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证明,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我国政府早已经将促进阅读纳入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阅读推广是提高国民阅读能力,推广终身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阅读推广的目的体现为:推动主流文化的传承和主流价值观的普及;营造阅读氛围,引导国民养成阅读的行为习惯;推广有效阅读方法,促使不善于阅读的人学会阅读;帮助特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克服阅读障碍。阅读推广主体、阅读推广对象、阅读推广客体是阅读推广的三要素。阅读推广必须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符合阅读心理和分工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国民阅读的状况,目前我国国民传统的纸质阅读状况不甚理想,国民整体的阅读生活有待提高。同时阐述了国民阅读对读者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国家民族兴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出了图书馆建设与提高国民阅读生活质量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就提高国民阅读生活质量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走低,国民读书的人数逐年减少,读书氛围消散,这一现状令人担忧。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交流中心,是推动社会阅读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总结我国部分地区图书馆服务网络构建模式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推进社会阅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兴起,使国民传统阅读率明显下降。国民阅读遭遇危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应该并行不悖,相砺相长,相得益彰,并据此选择应对阅读危机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职能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读书的风气反映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和文明程度,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社会阅读活动对提升城市文化,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阅读的意义以及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大阅读时的优势和作用;同时指明了图书馆开展社会阅读的有效措施,为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大阅读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阅读教育应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以促进学生"智慧阅读"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阅读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情共读"等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构建"阅读场";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大阅读课程的开发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智慧的全面生成,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基。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针对我国近年来阅读的现状和特点,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对外开放、馆藏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积极与当地公共图书馆加强合作与联系,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阅读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受制于媒介技术、传播手段等诸多因素。早期的口语社会,阅读基于实用信息的传递;文字印刷社会开启了真正的阅读时代;大众传媒引领的图像社会,溶解了口语社会和文字社会的区隔,阅读活动走向常态化、分众化。只有在深层阅读和浅表阅读的相互包容中,才能构建批判性的当代阅读文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怎样指导学生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一 《昆明大学学报》2008,19(3):114-116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通过阅读人们来增长知识,了解历史,探索未来,创造自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阅读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高校图书馆指导学生阅读选择阅读内容,加强阅读指导,更显得重要。信息时代的导读工作逐步从传统走向现代,逐渐向网络上延伸。高校图书馆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对此提出指导阅读的7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早期,英国的阅读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受到宗教文化的制约而发展缓慢,但到中世纪晚期时,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英国的兴起,阅读文化凭借着民族语言——英语的普遍运用而得到较快地发展。阅读文化的发展促进着思想和知识的传播,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加强文化联系而塑造共同的文化心理,也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阅读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而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又进一步解放了阅读文化,使阅读文化逐步走向繁荣。阅读文化的发展对于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培育、道德的培养、技术的传承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所有这些都汇聚成文化的力量推动着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16.
倡导全民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最活跃的场所之一。开展"全民阅读",努力提高国民的素质,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我国国民阅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及相应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促进全民阅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高效快速的阅读和有效的表达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迫切需要。读书征文活动是完整的体系。读书与征文是密切联系的创造性活动。读书是回应作者的召唤,征文是为了召唤读者。征文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收和表达。读后感的指导有一般规律,读书征文有习作的特殊性。教师要从示范引导、读写结合、创新读书征文的形式、课外实践、综合评价等方面不断完善读书征文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读好书,勤动笔实践,实现课内外沟通,提升读书征文的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开放以来,英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及科技信息量迅猛增加,阅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影响英语阅读教学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阅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Reading plays an inestimable part in our study and everyday life.To learn reading,to become expert at reading,to improve reading quality,a reader should have not only much language knowledge but schema previous knowledge related to an article.Reading is an active thinking process involving the interacticn between the reader's previous kmowledge and the reading meterials.Therefore,the storag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hould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相似文献   

20.
许明  王晞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2):39-42
由IEA所主持的PIRLS是国际上大规模的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的比较研究,阅读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学校各门学科学习的基础,是可以被用来学习、创造和发展.使学生充分参与的一种重要能力。文章描述了阅读素养的三个方面,即理解过程、阅读目的、行为和态度。文章还说明了试题的取样设计,并对测验的实施原则予以评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