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体质训导中心开放实验项目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实验法测试,分别对学生跟骨骨密度测试,身体成分(身体形态)以及心肺功能的测试.参加实验的148名学生(其中男生98人,女生50人)进行身体成分、骨密度测试.根据测试的报告,学生对自己的骨折风险程度以及骨密度的了解,对大学生健康促进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BMI指数、去脂体重与骨密度呈正相关.根据测试的报告使学生对骨密度、身体成分有定量认识,为期进行6个月体育锻炼重新测定各项,得出数据进行对比.由实验可知:开放实验项目可以把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定性转化为定量,在已知骨密度、身体成分测试结果的前提下,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得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对化学实验能力的分析来看,实验能力测试必须将认知和操作两个方面的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实验技能的测试实验技能测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操作情况和实验结果。这种测试最好选择那类操作情况影响实验结果的实验进行。如溶解度测定、中和滴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深化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将材料力学课程中用力法正则方程求解超静定结构的理论应有限元法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开发设计了自行车车圈结构实验装置,为本科生开设出“工程结构电测应力分析”教学实验。测试了在钢丝预紧力为零时车圈的受力与形变,并用材料力学简化模型与有限元法对该结构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良好。该新型力学实验平台适用于培养学生选用力学实验、理论和计算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全自动偏振光实验系统特性曲线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自动偏振光实验系统的特性曲线进行了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从而验证了马吕斯定律、平行偏振光的干涉和波片对偏振光的调制作用,为更好地运用该系统进行光学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探究性、创新性实验,为学生动手动脑创造了难得的机会。既是专项技能获得的必经之地,也是学生学会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获取数据、总结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笔者于2010年5月至6月,先后在广西玉林十二中、玉林高中随机抽取共18名高三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测试,随后对他们进行访谈。现对访谈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导率较大的铝作为媒质开发恒定电流场实验装置,研究具有转角的汇流条电场及电位分布。首先应用ANSYS软件仿真模拟汇流条电场及电位分布,通过定义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建立模型、网格剖分、施加边界条件、求解来绘制等位线和电力线,得到直观的电场分布,获得具有转角汇流条复杂电场的空间电位。然后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实验装置模型,开发制作恒定电流场实验装置,装置具有灵活、轻便的特点,利用新装置进行实验测试,将仿真所得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实验的正确性。新实验装置可以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实现,为学生进行恒定电流场实验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104-106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场抽象的理论知识,开发了与电磁场实验相配套的仿真软件——电磁场实验仿真软件。该软件是基于Ansoft有限元软件开发的第三方教学工具软件,用户界面用C#语言编写实现。软件的功能包括"仿真结果查看"和"交互式学习"两部分。该软件针对电磁场实验中涉及到的一些场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展示彩色的云图、矢量图和动画等计算结果,帮助学生对电磁场现象建立起更加形象和直观的认识。学生可以将实验测量结果、解析公式和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理论、实验测量和仿真计算三者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电磁分析的思维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对电路实验课程进行层次化、阶梯式的电路实验内容改革,选择部分实验的实验方式进行了"实验先于理论"的自主测试归纳教学模式创新性改革,相应的电路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普遍反应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更为深刻,增强了学生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求证"的兴趣和能力,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多结构、多段式气体、粉尘燃爆机理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可实现直管、弯管和分叉管自由组合,可以模拟各种工业实际工况下气云、粉尘燃爆实验,探究燃爆事故机理,提出事故防治技术措施。详细阐述了实验平台功能需求、平台构成、爆炸管段设计计算、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等。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燃烧爆炸的基本现象、爆炸效应及爆炸机理,掌握燃烧、爆炸测试中高频数据采集、处理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可燃气体、粉尘燃烧爆炸规律与防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以应变测试为样本,采用Director软件开发了材料力学实验中弯扭组合变形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内容包括测试弯曲应变、扭转应变及圆管表面一点的主应变.学生可通过网络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仿真实验具体包括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的介绍、桥路形式的选择,应变片连线操作,应变仪调试及数据测量记录等.开发的仿真实验软件与实物实验过程相似.与一般课件相比增强了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判断提示功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并不感到枯燥无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语言实践以提高他们内化词汇、运用语言的能力。实验分试验组和控制组。实验手段有课堂教学实践、口语测试和调查问卷。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后的口语测试的效度、信度、难度,说明学生在听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Cell BE为一个异构多核并行处理架构,具有超高速通信能力,能够有效地提供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在分析与研究Cell BE的硬件架构、并行编程环境与模型的基础上,选取PS3为主机,构建一个CellBE高性能计算实验平台。通过选取相关的硬件设备,在构建好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系统与软件平台。通过在实验平台上运行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来对平台进行实验测试。以求解多体问题的计算为平台实验应用程序,将四叉树计算初始化过程算法在Cell BE实验平台上实现,并进行运行测试。在不同的粒子数实验规模下的计算时间结果表明,在Cell BE平台上获得了较高的对CPU的加速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准备活动是影响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准备活动会影响学生体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科学、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使学生的素质测试成绩得到了全面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209-211
作为对传统材料力学实验中圆轴扭转实验的延伸和扩展,对复合材料杆件的扭转性能进行了分析,将实验测试结果和理论值进行了比较,所涉及的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内容可直接应用于材料力学实验课程中,是对材料力学实验改革的有益尝试,对于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对工程实践和科研分析能力的培养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NAND闪存芯片性能和可靠性量化分析与测试的教学实验需求,自研NAND闪存可靠性验证实验设备,基于该设备构建了NAND闪存可靠性验证实验平台。平台支持软硬件构建过程测试和结果分析等相关实验内容,并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其实用性。平台可覆盖计算机类工科本科阶段多门专业课程的课内实验、专题实验、开放创新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动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验是远程开放学习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应用仿真实验软件来实施虚拟实验提供了条件。利用Tina Pro软件进行电子技术的虚拟实验,与实际实验情况非常相近,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接近;麻省理工学院的远程微电子实验室是一个公开的远程微电子实验室,可以真实地进行远程微电子实验。两种实验方法特别适合于远程开放学习的教师和学生,同时还能在教育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实验操作能力普遍较低,这已成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共识。随机抽取了某一类重点中学40名学生,对中学常见"基本技能掌握实验"进行综合实验理论和操作能力测试,结果不容乐观。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6名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必修模块必做实验落实情况的调查,发现课时、实验药品、仪器、教师的实验素养等是必做实验无法得到落实的重要原因。最后,对如何改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采用IRT③方法对初中数学GX实验教材抽样调查的数学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对比班的数学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改变了传统逐差法求解光学实验中物理量的方法,利用origin进行数据分析、数值计算、线性拟合、图形处理,既简化和加速了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又能直观的用图形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优化传统光学教学实验进程。  相似文献   

20.
用NS2开发计算机网络性能测试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仿真软件NS2开发网络性能测试实验的思路,对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实验开发的一个实例:802.11WLAN DCF协议性能测试实验,详细介绍了构建仿真模型、测试吞吐率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实验开发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