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悟空的形象在中国妇孺皆知。我女儿四岁,看见我手里有一本《悟空传》——她认得这三个字,就缠上我,非要我讲给她听,我忙不迭地摇头说还是算了吧。我妈在一边把书拿走看了没两页,也笑着把书还给我说,他们全疯了,  相似文献   

2.
入境问书     
鸣谦  红萧 《出版参考》2005,(9):49-49
我有个不太好的习惯,每到朋友的家里,不去参观人家装修豪华的客厅,也不急于陪着朋友聊天,而是往往直奔朋友的书房,看看他的书架上都有些什么书。我把这个不太好的习惯称为“入境问书”。“问”久了,我有个发现,就是朋友们的藏书几乎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3.
“有钱多办事,无钱想法也要办好事。组织上把我放在这个位置,我只有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才无愧于党和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培养。”这是资源县档案局局长李秀兰同志的座右铭。步入不惑之年的她,在兰台这方热土上,已工作了20余个春秋。20多年来。她从一个普通的档案管理员一步步地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其间有成功和喜悦,也有艰难和眼泪。  相似文献   

4.
钱财狂     
我妈拨个电话和我闲聊,说起大学时代的一个男同学,出差路经我家,还礼数周到地去看了她。我妈一直在啧啧赞叹,你那些同学,不栖读书的时候在我家吃了那么多顿饭。我这却却一个劲地追问我妈,他带什么了?把你乐成这样?我妈不疑有他,一五一十地和我背清单。我在心里飞快地把它们一一折现,然后暗地里出一口大气:这下才好,终于赚回来了。这个同学临毕业  相似文献   

5.
存钱盒     
我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小丑”存钱盒,是爸爸去北京出差时给我买的。这个小丑既幽默,又滑稽,看上去真逗人喜爱。它深深的眼窝,小小的蒜头鼻子,紧闭着的小嘴歪向右边,还有一个又圆又光的大脑袋,两只耳朵一只大,一只小,活像两个茶缸把,一顶坠有绒球的绒线帽歪歪地扣在脑袋的顶端,脖子上还系着一个红色的蝴蝶结 它一只眼睁一只眼闭,好像时时在提醒我:“小伙伴,我现在只睁一只眼.你在我的脑袋里放多少钱,我都不在乎.只要你不乱花零钱.我就高兴。’ 自从有了这个存钱盒,我就不再乱花零钱了:把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都存在里面 …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我照镜子,老公凑过来,我突然就发现镜子里的自已变得好看了。我把他推过去,又拉过来,终于试验出这个美丽奇迹是因为身边多了个陪衬人。他先是断然否定,逐渐默认,最后发展到他一旦得罪我.就说:要么我陪你照镜予吧。  相似文献   

7.
过足这把瘾     
如果把当编辑的欲望追朔到11岁的年龄,十个人有十个恐怕都难相信。然而,我确确实实在不知道世界上有编辑行当的幼稚岁月,就津津有味地过起了“编辑瘾”。  相似文献   

8.
中学时候,我喜欢语文课,时常写点小文章,梦想能成为一名作家,可是,由于投出的稿件全都石沉大海,渐渐地失去了信心。去年四月,我刚从某集团军工兵团调到四川预师一团,主任见我戴着一副眼镜,很有学问的样子,就把我分到政治处宣传股,跟着股长搞新闻报道。说真的,我对搞写作已没信心。三个月过去了,我也曾试着写了几篇说不上新闻稿件的“稿件”,因为缺乏自信,最终还是把它们压在了自己抽屉里。七月底,师里来了一份传真电报,通知各团新闻报道骨干到师里参加培训。团首长把这个机会给了我。带着股长为我准备的几条新闻线索,我硬…  相似文献   

9.
包包快乐     
年底的时候我娘替我收拾屋子,完事,神情严肃地把我叫进房间,让我对着一屋子的包包反省,这些合计六十余个的的大包小包,都是我近半年来新近置下的家当,被我娘这么归归拢拢的,堆在房间里,看上去,确实有那么点,怎么说呢.真有点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0.
小记者     
我的书包 河南省实验小学溪流文学社白天惠 我的书包里装着许多书,有知识丰富的语文书,有贯穿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社会书,还有教我动手能力的劳动书…… 打开我最喜欢的语文书,阅读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欣赏海上日出的秀丽景色,朗诵古代诗人的豪迈诗句……每一次打开它,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收获。 看那本数学书,一个个数字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每一页上。“O”真是个淘气鬼,。它悄悄地站在了一个数的后面,就把这个数扩大了10倍。小数点更厉害,它随便站在一个多位数的中间,就把它缩小了好多。听数学老师说,在数学…  相似文献   

11.
陈芳 《声屏世界》2006,(5):64-64
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在谈到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时,往往不区分是民族资本控股单位还是外资控股单位,把跨国公司,外国投资企业在我境内的科技创新,都认为是自己的,这是个误区。虽然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技术从来都是为本国服务的。中央强调自主创新,就是要有我们自己的技术。一定不能把这两个混淆了。  相似文献   

12.
丽迪娅想往哪里升迁?──旅德见闻之五王晓洁一个周末,接到丽迪娅的电话,说她报名去成人学校晚班学习档案管理,学满150个小时的课程就可以拿一份资格证书。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她可以把书和笔记借给我看。我知道德国人素来爱学习。我先生的几位同事课余无事...  相似文献   

13.
谢顾问:初学新闻写作,刚知道“五个W”。为把“五个W”说全,我总是在写稿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很详尽。可把稿子拿给编辑看,编辑老说我写得太啰嗦,为什么我的稿子总是啰嗦呢?54648部队付珂炜付珂玮同志:你刚学写作,就能按照新闻写作的规律,精心写好“五个W”,这是一个写作的进步。然而,写全“五个W”与语言啰嗦并无直接联系,更不能说写全“五个W”是语言啰嗦的必然结果。因为写全“五个W”在于把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而清楚是不能与啰嗦画等号的。既如此,啰嗦之弊源于何处呢?按照我的理解,啰嗦是下列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纸上的青春     
韩赛  吕江  与闻 《出版参考》2005,(6):9-10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从小镇到上海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我的梦境里一直重复着这么一个镜头一大佑见到那男的后在口袋里掏啊掏啊的,突然摸出一把小刀,扔给那男的,说老子来讨债了,我们决斗。那男的说,你别看不起残疾人,想当年和你女朋友幽会时我也是一表人才,现在虽然差了点,但好歹还有半表人才。你给我一把小刀,你赤手空拳算是看不起我还是怎么着。  相似文献   

15.
文华精神--在纪念文华图专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各位同学: 我讲的题目是《文华精神》。今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有些紧张。在座的各位之中有我的老师,我所讲的事情有许多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这个主题并不是我的创意,只想跟着先师的踪迹,沿着他们的经历追溯“文华精神”。 在70年前,一个友好的外国朋友,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文华精神。他把“文华精神”分为三个方面,即创办人的精神、维持人的精神和学生的精神。当时文华图专只有10年的历史,如今己经80年过去了,“文华精神”同样是这三种精神的统一。今天,我讲述的依然是这三种精神,只是把…  相似文献   

16.
一只黄鹂鸟     
我是一只黄鹂鸟,生活在一片大森林里,这里有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有翠绿娇嫩的小草,这里有平静清澈的湖水,这里有奔流不停的小溪。生活在这一片大森林里,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是不幸发生了。一天我正在找虫子吃,我的好朋友小喜鹊慌慌张张地飞来告诉我:森林那边的树都被人砍了。我大吃一惊,急忙飞过去看,好端端的一片树林,现在只剩下了一个个树桩,而且人们到处捕猎,好多动物都成了他们的盘中餐。我害怕极了,生怕这种悲剧会降临在我身上。但是越怕什么,什么越来得快,没过多久,人们还是把我的家给毁了。我和小喜鹊无助地在…  相似文献   

17.
寒风中传输,我把电脑搂在怀里9月25日上午10时,出访编队结束了对德国为期三天的友好访问,驶离德国最大的海军城威廉港,穿越英吉利海峡,前往英国继续访问。当“深圳”舰舰长发出“解除离码头部署”的指令后,我回到舱里迅速把要传真的照片编好,背起海事卫星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直奔直升机库顶。直升机库位于“深圳”舰的尾部,库顶高出甲板有十几米,从这里向四周望去,宽阔的大海一览无余。螺旋桨搅起白色浪花,在舰尾留下一条长长的白色航迹,渐渐地远离布雷斯特港而去。这里与北京有6个小时的时差,不允许我有任何怠慢。于是,我快速接…  相似文献   

18.
任虹 《云南档案》2006,(5):18-18
在父亲珍贵的像册里,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女人和她的三个儿子,我问父亲那是谁?父亲告诉我,是他的姐姐,叫史秀云,中共陕北妇女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共陕北根据地一个很有名望的妇女干部。父亲搜寻着关于姐姐的记忆,把知道的点滴告诉了我。今年春节,我利用探亲假,去了一趟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有关史秀云姑姑的报道,对她少时参加革命、一生为党、艰苦奋斗、英勇不屈的人生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1991年 3月 6日,许川同志因肠癌不治,与世长辞,至今十年有整。但岁月并未冲淡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党的优秀宣传舆论领导干部的怀念之情。当本刊决定出专栏悼念许川逝世十周年,立即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赞许。曾经与许川共事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接到本刊组稿邀请,激动地拿起搁下多年的笔,送来情深意长的华章。有位资深编辑患眼疾,字写得左边挨不着右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稿子写完,他对本刊执行主编说:“我虽然看不清写字了,谈到许川同志,我却心里有许多话要说,不说我受不了。请你费心,帮我把稿子整理清楚。”许川同志感人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我们纪念许川,是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学习他坚定的党性原则,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把党的新闻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勤快和廉洁     
30年代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据 说到现在为止,我是仍留在新闻界的仅存的一个,所以,全国记协在纪念成立60周年时,把我请到北京去参加会议。 过了六十多年的记者生活,坐在会议席上,真有点神游太空,感慨不已。 我一生从事新闻工作,在工作中最大的收获,觉得一个新闻工作者,一是要勤快,二是要廉洁。勤快,要相信新闻是跑出来的,而报道的形式,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早年在苏州做记者时,有一次有几位名流,在一家饭店宴请几个电影演员,酒醉饭饱之后,把记者找去为他们捧场。我一看当然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用半是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