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12):84-87
直板打法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由于手腕灵活的先天优势,高水平运动员可以随心所欲地以"非常规"动作来击球。所谓"非常规",就是在符合击球原理的前提下.通过身体、手臂或手腕的变化来击球。此外,"非常规"还体现在战术意识上,比如回球落点的变化.要反其道而行之,出乎对方意料。通常我们在训练中,对于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要求腿、腰、手三者的协调统一,这样才可以发挥技术的最大威力,才可以将技  相似文献   

2.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5):88-91
女子运动员的基本功扎实,尤其是反手技术更为突出。在实战中,女子运动员通常是在相持的过程中寻找机会,通过旋转、速度、落点的变化寻找得分的机会。反手生胶打法的白杨充分利用了胶皮的特性,通过反手的快撕和弹击,利用速度优势压制对方的旋转,并通过观察对方的动向,突然变化回球落点,占据了绝对主动。压反手调正手是常用的战术套路,通常在相持中,先加力回球到对方反手的大角度,使对方的身体重心偏向反手位,然后再突然变线,扰乱对方的重心,以此来创造得分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处理台内球的手段多种多样,直接进攻看似威胁较大,但太容易造成直接失误,因此控制与调动自然成为回球的首选方案。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对方直接进攻,而调动是在回球的旋转、速度和落点上下功夫,通过变化让对方的回球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4.
深泽  樊人图 《网球天地》2010,(3):112-113
不同的击球方式,可以让球产生不同的速度.旋转和落点,从而造成对手击球节奏的变化,增加其回球的难度。Peter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练习.让大家体验不同的击球节奏。  相似文献   

5.
尽管颗粒胶没有反胶那么强的摩擦系数。但它可以在实战中通过独特的技术动作发挥出更有威胁的功效。本篇所要介绍的“撇”和“挤”就是两项利用对方的旋转和力量大做文章的技术。其回球效果足以彰显颗粒胶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6.
"追身球"是在对方跑动的过程中,回球到对方近身的落点,利用对方跑动时重心不稳定的因素,使对方无法及时、合理地完成击球动作,从而占据主动的一种回球方式。"追身球"是战术意识的重要体现,这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能随时分析场上的局势,抓住对方出现的失误,在回球线路设计上能反其道而行之,出乎对方的意料。  相似文献   

7.
在实战中,运动员会根据场上的形势随时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对技战术组合的运用。然而,任何技战术组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设计周密的作战方案,也会出现突发情况。对优秀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可以在既定策略的范围内随时调整,通过对回球旋转、速度、落点的精确调整.为自己创造出最佳的得分机会。  相似文献   

8.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12):88-91
刘国正——摆短后,侧身暴冲,压制对方防守“死角” “追身球”是在对方跑动的过程中,回球到对方近身的落点,利用对方跑动时重心不稳定的因素,使对方无法及时、合理地完成击球动作,从而占据主动的一种回球方式。“追身球”是战术意识的重要体现,这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能随时分析场上的局势,抓住对方出现的失误,在回球线路设计上能反其道而行之,出乎对方的意料。  相似文献   

9.
对业余选手来说,在面对各种旋转时,总会找不到应对的方法,尤其是在接发球环节,由于判断上的失误或控制能力不够,常常会吃旋转,造成回球失误。高水平运动员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对旋转具有精确的判断力和感知能力,手感也是超一流的。马琳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他超级细腻的手感和灵活多变的作战技巧赋予了乒乓球绝妙的魅力。马琳击球时的小动作非常精妙,他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变化,合理地处理各种来球,尤其是在小球方面,他总是会有出其不意的表现。借旋转切短球可以说是马琳的绝技之一,因为他对旋转的了解很深,所以他可以通过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使回球具有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击球要扎实     
吴洪耀 《网球天地》2009,(7):138-138
通过前两期有关力量控制的讲述后,相信大家对击球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在力量已经控制得住的情况下,还必须要有稳定的回球才能跟对手回旋。因此.扎实的回球加上线路及落点的控制才可以给对手足够的压力,这样赢分的几率也会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胜 《网球天地》2014,(3):94-97
发球的落点受发球区这一有限空间的限制,因此让球高高地安全通过球网,也就是“带有旋转的球”必不可少。我将其称为“自然的旋转球”(提到“旋转球”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很难),大家可以理解为“带有自然的斜向旋转的球”。  相似文献   

12.
与瓦尔德内尔相比,孔令辉的站位更近,身体更平行于台面,因为他更习惯于用反手接。前臂抬得较高,肘关节远离身体,从肩到整个手臂正好与肘关节相对应。像瓦尔德内尔一样,他能充分利用手腕的力量来控制旋转,到最后关头还能改变台球的线路。用搓“撇”到对方的底线(中国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战术),对方回球到反手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7,(10):88-89
横板反手台内挑打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由于在击球时球拍容易挡住来球,因此一旦无法准确判断来球的落点和旋转,极有可能造成失误。在反手挑打台内球时,一定要降低身体重心,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判断来球的位置。击球时要通过手腕转动来摩擦和控制回球弧线。反手位的台内进攻使全方位进攻成为可能,对进攻型打法的选手来说,全方位进攻拓宽了自己得分的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直板弧圈球打法的选手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进攻积极、凶猛,前三板技术过硬,台内球技术灵活多变;但是反手技术向来是一个弱点,尤其针对传统直板打法的选手。对任何直板选手来说,侧身进攻出台球都是最强的技术。直板选手在侧身时,步法移动速度很快,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腰部动作,增加回球的速度、旋转、力量,此外直板选手的手腕灵活,在击球瞬间可以改变触球部位,使回球弧线和落点突然改变,这就是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速度结合力量,攻守兼备直板选手从正手位或中路向反手位大角跑动击球采取横打的方式最为先进。因为使用横打方式回球有一定的进攻性,可以增大回球威胁,在相持中往往可以通过横打变被动为主动。击球时,如果对方来球速度较慢,落点不太刁, 握拍手一侧,腿下用力侧蹬,同时,前臂放松,手腕略微内收。击球时,前臂迅速伸展,手腕向外侧运动,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回球落点。身体重心向握拍手一侧倾斜,有利于快速还原。如果对方来球的速度快、落点刁,也可以采用并步移动。并步要求脚下起动速度更快,以便在来球的最高点击球,同时,还原步法一定要更快。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7,(6):94-95
在相持过程中,盯住对方中路左右的位置是常用的套路。压中路意在扰乱对方的身体重心,一旦对方的站位偏向中间位置,那么他在回球时就无法充分让开击球位置,无法很好地运用腰部动作。压对方中路首先要盯住对方的站位,要事先洞察对方回球的意图,要在回球节奏和落点上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强力前冲上旋球已成为众多男子职业高手有力的进攻武器。比如,澳网决赛中相遇的费德勒和冈萨雷斯,都在各种不同的状况下灵活地使用。但何谓真正的强力前冲上旋球?下面我们将从本质概念开始,对其练习法及战术进行讲解。所谓强力前冲上旋球,是指较重且具有很强的旋转,在对手底线附近急速坠落后快速向场外弹出的球。由于球的力道较重且落点深,因此可以有效压制对手。同时,这种击球带有强  相似文献   

18.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4):102-113
1 接发球控制为主,转入防守 在接发球环节采取控制的手段通常是我们的主导意识。由于对方发球的旋转多为侧下旋,而落点又以短球为主,因此起到了控制我方直接进攻的作用。接发球时,为了避免无谓失误以及遏制对方的进攻,我们在搓接和撇接的同时必须注重回球的旋转、速度、落点。根据我们自身的技术特点,我们在接发球时,首先要考虑到后续的战术套路,如何在第4板的衔接中占据有利地位才是我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怎样搓球     
搓球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也是一项过渡性技术,由于回球线路较短,多在台内。它可以通过旋转、落点和速度的变化给对方制造一定的困难,为自己抢攻或抢拉制造机会。在比赛中,搓球是一个很有利的武器,特别是前三板没有机会上手的时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搓球也是乒乓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 搓球大致可分为慢搓、快搓、摆短和劈长等几种。  相似文献   

20.
正反手拉冲     
在身体调整不到位的情况下用高吊过渡 在实战中,如果对手回球质量很高,或自己在准备进攻时反被对手晃住,一步调整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高吊弧圈球来进行过渡。高吊球的重点在于落点和旋转,出手时要为下一板考虑。如果自己完全把对方的球算住了,身体也移动到很舒服的位置,那么出手还是要以冲为主,加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