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5月19日,手机龙源网(网络版)发布会在文博会现场举行。龙源数字出版集团的核心移动阅读产品之一:网络版手机龙源网(m.qikan.com)正式上线。在新闻发布会上,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宣布:网络版手机龙源网(m.qikan.com)是龙源移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
韩阳 《出版参考》2007,(12X):21-21
12月7日,龙源期刊网携手《青年文摘》、《图书情报工作》、《商界》、《双语时代》、《党员文摘》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6家刊物联合举行了其期刊网络版正式上线暨签约龙源的新闻发布会,从即日起,读者可以登录www.qikan.com.cn在线阅读以上杂志网络版内容。同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青年刊物《青年文摘》宣布全面升级官方网站,并尝试通过新型“有声阅读”对传统杂志形式进行拓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6月28日,龙源期刊网宣布,自其网站(qikan.com)在2009年9月15日改版发布以来,访问量持续上升,如今注册用户已超过500万人,成为目前国内数字期刊付费阅读平台中当之无愧的注册用户最多的网络期刊平台。"500万的注册用户标志着中国期刊的数字阅读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的产业。对于数字期刊来说,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历史节点,标志着国内的数字期刊阅读市场进入新一波的爆发期。"龙源期刊网总裁汤潮称。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6月28日,龙源期刊网宣布,自其网站(qikan.com)在2009年9月15日改版发布以来,访问量持续上升,如今注册用户已超过500万人,成为目前国内数字期刊付费阅读平台中当之无愧的注册用户最多的网络期刊平台。“500万的注册用户标志着中国期刊的数字阅读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的产业。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2,(22):25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近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龙源期刊网推出——E企看(www.eqikan.com.cn),这是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打造的一款知识阅读产品。E企看以龙源商业财经类精品期刊内容和图书篇章构成了CEO必读、管理知识库、音频阅览室等知识阅读模块,面向上千万中小企业,旨在为不同行业、不同特征的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专业知识服务,建设高质量、高价值的"企业专属数字阅读平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韩阳)12月7日,龙源期刊网携手《青年文摘》、《图书情报工作》、《商界》、《双语时代》、《党员文摘》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6家刊物联合举行了其期刊网络版正式上线暨签约龙源的新闻发布会,从即日起,读者可以  相似文献   

7.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简称"龙源")主要以杂志社、出版社、新媒体、作者为正版授权内容来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形成个性化的知识服务产品,通过移动终端、PC终端和大屏智能硬件终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优质内容服务和增值服务,其中增值服务主要指通过先进的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用户的阅读行为分析,借助移动终端、PC终端和大屏智能硬件终端形式(包括在全国建设数字书报亭、数字文化站、数字图书馆)获得广告、电商等.  相似文献   

8.
由湖北省编辑学会主办的《出版科学》网络版(http://www.cbkx.com)于2002年2月20日开通。届此读者可通过因特网查阅本刊自正式创刊以来的所有文章。 本刊网站是为读者提供《出版科学》的网上阅读及检索、网上投稿、编读交流的专业网站,包括各期的网络版,提供针对文章标题、作者、关键词、栏目及全文的检索功能,读者要查找本刊各期文章极为方便。此外,网站还将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网络版与印刷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ColumbiaEncyclopedia)是世界著名的百科全书。由于其词条丰富,内容生动全面,出现了该工具书很多不同形式的电子版和网络版,比如登陆网站http://WWW.bartleby.com/65/或http://www.infoplease.com/encyclopedia.html即可找到不同形式的网络版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经过对比,我认为后者更能体现电子百科全书的特色,故作  相似文献   

10.
"龙源网"强势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日前,互联网观察家、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在微博中透露,移动互联网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中国发展,人人网、58同城、大众点评等网站目前流量的30%来自手机,新浪微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本届数博会的特邀协办单位,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与中国联通移动阅读基地联合举办了"期刊数字化发展分论坛".分论坛围绕"科技融合出版,技术提升业态"的总主题,通过对电信运营商、客户端、WEB个性化阅读、新的阅读形态和内容聚合模式等内容的研讨,探讨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新举措. 龙源与联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初,随着手机阅读及便捷支付模式的普及,移动、联通及电信三大运营商纷纷于2009年底至2010年初成立自己的阅读基地,以满足行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当时,具有十余年资源积累的龙源作为三大运营商MCP身份,携3000家刊社入驻三大阅读基地.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移动图书馆于201 2年1月1 9日正式开通,读者通过手机、手持阅读设备等移动终端登录http://m.superlib.com/1585即可享受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黑龙江省移动图书馆以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整合了全国661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在这里,读者可以免费阅读3万多种电子图书,同时还可以进行馆藏书目检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等操作。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中国手机杂志排行榜发布会2月23日在京举行,国内最大手机杂志运营商VIVA无线新媒体及知名的传媒市场监测与调查机构新生代联袂发布了《2011年度中国手机杂志业态报告暨第二届手机杂志排行榜》。报告认为,网站开始过气,移动应用将成为数字阅读的最主要渠道,80后则是数字阅读主力人群。  相似文献   

14.
于春生 《中国出版》2012,(17):33-37
数字期刊是指具有传统期刊的内容组织特征,并以数字技术进行编辑、加工、传播、发行和使用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其中包括传统纸质期刊的网络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等传统整合型数字期刊和以名人电子杂志为代表的互动多媒  相似文献   

15.
吴红晓 《传媒》2013,(2):28-30
只要是将手机终端和数据(除语音之外)的传播应用融合在一起,就都是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的显著特点有三:一是终端就是媒体,媒体就是终端;二是手机媒体更多依赖手机平台运行;三是广义的手机媒体除了是全媒体还是多功能化的个人中枢,成品形式多样且不断创新.因此,总结中国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必须从智能手机终端、手机平台和应用、各种手机媒体形式的创新三大方面全面分析. 移动互联网占据主流,智能手机迅猛增长由于手机媒体内容和终端的不可分性,而且目前主流的手机媒体均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所以手机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数量,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情况,直接印证着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移动阅读用户研究报告2014》显示,手机阅读应用的使用率仅次于手机即时通讯、手机搜索、手机音乐,2013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62.5亿元,增长高达80.1%.进军移动阅读将为出版社、在线阅读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获得运营商、技术资源及用户群.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认为,4G时代运营商对用户争夺加剧,渠道已经不是吸引用户的唯一手段,数字阅读将为运营商带来新的赢利渠道,其将成为运营商赢利模式升级、增加用户黏性的重要增值服务之一.从龙源期刊网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如今中国期刊移动阅读的些许特征,也能从中看到压力和挑战,未来的期刊移动阅读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朝什么方向发展,会呈现怎样的特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17.
在网民尤其是手机网民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国外期刊积极采取多平台融合发展、网络版等六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在分析《经济学人》等互联网转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期刊互联网转型的三种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发布会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范军主持.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在发布会上指出,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国民阅读率整体呈现全面上升势头,包括综合阅读率、图书阅读率、报刊阅读率、数字阅读率、人均阅读量等均全面上扬;其次,数字阅读特别是手机阅读继续快速发展,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正在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一、档案App的出现App即移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也称手机应用程序或"手机客户端",是指设计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档案App出现较晚,尚未有对其详细的定义。笔者将这一概念理解为:组织机构或个人,以数字档案资源为基础,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相关服务的应用软件。广义上,应该包含所有与档案有关的App,狭义上,主要指档案机构推出的以提供信息服务为目的的官方软件。本文主要从狭义的概念上对档案App进行讨论。通过在Google Play、  相似文献   

20.
杨春兰 《传媒》2007,(12):46-47
本刊讯(记者 杨春兰)2007年11月9日~10日,由龙源期刊网主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期刊研究所协办的期刊数字化发展策略论坛暨2007龙源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会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