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数字时代,实体书店面临生存危机,对此智者开了种种药方,支了许多高招。一个常见的药方就是书店+咖啡。也许,喝咖啡的比买书的多,书店里开个咖啡馆,客人喝过咖啡,心情舒畅,顺手买几本书,自然不在话下。另一个高招,也与  相似文献   

2.
去年7月,英国Blackwell连锁书店和美国On Demand Book一起宣布,将于10月在Blackwell的一些店铺里安装快速印书机器Espresso Book Machine。但是到目前,这个机器的安装被推迟到了4月份。  相似文献   

3.
去年7月,英国Blackwell连锁书店和美国On Demand Book一起宣布,将于10月在Blackwell的一些店铺里安装快速印书机器Espresso Book Machine。但是到目前,这个机器的安装被推迟到了4月份。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2日,闪电之源(Lightning Source)与“按需出版公司”(On Demand Books,LLC)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08年6月23日,学术图书连锁店布莱克维尔(Blackwell)与“按需出版公司”签订独家代理协议,在英国图书零售业推广“按需出版公司”生产的“图书快印机”(Espresso Book Machine)。  相似文献   

5.
从按需印刷到按需销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4月2日,闪电之源(Lightning Source)与"按需出版公司"(On Demand Books,LLC)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08年6月23日,学术图书连锁店布莱克维尔(Black well)与"按需出版公司"签订独家代理协议,在英国图书零售业推广"按需出版公司"生产的"图书快印机"(Espresso Book Maddne).  相似文献   

6.
Espresso图书印刷机(Espresso Book Machinesor EBM)可能会在非洲地区进行试用,希望能够解决该区域棘手的图书销售问题。该机器的美国生产商On Demand Books(ODB)已经成立了一个非盈利性组织——面向非洲的按需印刷图书机构(Books On Demand for Africa(BODA)),该组织由前世界银行出版商Dirk Koehler主管。董事会的其他成员还有小说家Toni Morrison和Uzodinma lweala。  相似文献   

7.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  相似文献   

8.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3,(7):7
图书"余粮"如何消化《人民日报》报道:图书"余粮"如何消化?发展按需出版,是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郁椿德给出的药方,"按需出版可以实现订单式销售,有效减少了库存的风险"。同时,一些断版书的零散需求、专业书籍的窄众特性,都可以借由按需出版来提供。尽管按需出版也是中国书业的热词,但常被误读。"按需出版(印刷)在印刷企业一头热,他们纷纷发展能以较低印数起印的短版印刷,但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并未真  相似文献   

9.
按需印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需印刷,英文为Print on Demand(POD),就是根据读者的需要,把已经储存在计算机中的电子化书稿,即时印刷并装订成册交到读者手中,也有的称之为“即时印刷”。印刷一本数百页的图书大约只需数分钟,由于其印刷速度非常快,所以也称为“闪电印刷”。由于其进行现场印刷和装订,也称之为“现订现印”。一、按需印刷的现状1998年,美国最大的图书批发商英格拉姆公司(Ingram Book Group)在其旗下成立了闪电印刷公司(Lightning Printing Inc.)主攻按需印刷业务。目前闪电印刷公司的按需印刷技术是出版业中这一技术中最前沿的。闪电印刷…  相似文献   

10.
亚马逊卖书,打折降价,无所不用其极,让出版商和实体书店深恶痛绝.出版商痛斥:图书降价,知识贬值,斯文扫地;书店喊冤:图书打折,奉陪不起,弱肉惨遭强食. 但是,图书降价,并非亚马逊的首创.美国出版史上,大规模的图书打折始于上世纪70年代.始作俑者就是现在被亚马逊的降价策略打得奄奄一息的巴诺书店.巴诺在官方网站介绍公司历史的网页上,有一个题为"创新"的栏目,列举了巴诺历年来的种种创新举措.1 974年,巴诺成为美国出版史上第一个花钱做电视广告的书店.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还可以搜到一些当年名为"当然,当然"的巴诺电视广告.例如,一个女孩在书店柜台前问:"你们有学前儿童读物吗?",店员歉疚地回答:"没有.你试过巴诺书店吗?"女孩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对了,对了,巴诺书店."接下来一段大字标语:"巴诺书店,当然,当然."另一个广告里,一个男子手持一只发光的灯泡,头发直竖,满脸黑印,明显遭到电击.男子问:"你们有没有如何接电线的书?",店员答:"对不起.你试过巴诺书店吗?"男子思索片刻:"巴诺书店?对了,对了."接下来又是那段文字:"巴诺书店,当然,当然."  相似文献   

11.
正无论是作为一种出版理想,还是一种出版方式,数字媒介时代的按需出版已经不可逆转,发展前景会无限广阔。一、按需出版释义按需出版,目前学界认为有两种英文对译:一种是"BOD",即"Book On Demand";还有一种是"POD",即"Print-on-Demand"或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在俄罗斯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奥综”的网上书店(网址:www.ozon.ru)。它是在圣彼得堡一个图书邮购书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年后的今天,“奥综”已经成为目前俄罗斯影响比较大的网上书店之一。 以下就是它们作为一家网络书店的成功之路,又一次证明了,先进的技术与多样化的按需服务是网络销售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已成大势,"互联网+出版"更是重头戏。知识产权出版社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打造了一个集聚大量用户资源,实现图书投稿、编校、发布(含印制)的全流程数字化平台——"来出书",让传统出版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成自助出版和按需印刷走向成熟。文章从"来出书"网站的子栏目"来出书"、"来印书"和"来买书"入手,对应分析从自助出版到按需印刷到网上书店的自主性全流程数字化出版,并探究其出版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独立但不需孤立的书店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10日,公馆的唐山、永和的小小、淡水的有河Book、嘉义的洪雅、东海书苑、新竹的水木书苑、草叶集概念书店、凯风卡玛儿童书店等八家独立书店,共同组成"集书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希望在连锁书店与网络书店的重重包围中,为独立书店杀出一条血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按需印刷已发展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业内的每个人:从作者到出版商,从批发商再到书店.按需印刷出现伊始,就预示着图书印制、发行及销售环节的革命.读者选中任何一本书,只需稍等片刻,即可拿到符合自己个性的印刷本.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图书印刷和发行模式,以后再也不会出现所谓的"绝版书"了.可惜按需印刷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并成为多年来西方出版业发达国家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东五环外万科青青社区商街的尽头找到了"读易洞",这个京城知名的社区书店有着小小的门脸.尽管早在网上浏览过书店内各个方位、各个角度布局的图片,但一进.洞"还是立即被这个精妙的小空间所吸引,古朴的木质书架、舒适的布面沙发、温馨的灯光、尽情舒展的绿植,缥缈柔和的音乐,还有书架上分类独特的图书.好想不打扰店主,就窝进沙发里吊儿郎当地翻上一下午书啊,把采访和工作统统放到一边.  相似文献   

17.
陈斯静 《出版广角》2021,(10):59-61
新兴技术引发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危机,同时也带来全新的智能解决方案.志达书店作为全国首家无人"未来书店",利用黑科技提升用户体验,并将新零售概念融入书店运营、图书采销等环节,是传统实体书店的一次成功探索.分析志达书店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为其他实体书店提供转型发展的参考,使实体书店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服务目标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一年前,美国巴诺连锁店宣布,它将收购斯特林出版公司,此言一出,出版界为之震惊.实际上,巴诺的这一举动是它实施所谓的"垂直整合战略"中的重要一步.它既要在自家经营的877家零售书店里销售其他出版社的图书,还要自己出版、销售自己出版的图书.各家出版社和书店都在以谨慎的态度关注着巴诺日渐增长的图书出版量.出版社担心巴诺会在书店里将更多显著的位置安排给自家出版的图书,从而减少对其他出版社图书的关注;而书店则担心它们可能会被迫从自己的竞争对手巴诺那里进货.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发行方式迅速崛起,对传统出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半年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宣布其电子图书的发行量首次超过纸质图书发行量.本文针对实体书店借助数字出版优势实现自身的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进行了探讨,对实体书店开展按需印刷业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建立大型的按需印刷系统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亚马逊成气候之前,美国出版业里横行霸道、不守规矩的恶棍是巴诺书店.那时候,业界指责巴诺的"罪状"包括图书打折贬低文化、恃强凌弱挤压独立书店、要挟出版社多给折扣、不务正业介入出版.@@1998年3月,美国书商协会和23家独立书店联合起诉巴诺和鲍德斯,声称这两家连锁书店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强迫出版社提供优惠折扣、延长付款周期、并向连锁书店支付图书陈列费.借助这些非法行为,巴诺和鲍德斯加大图书降价幅度,欲置独立书店于死地.当时的书商协会会长解释诉讼的动机:"这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竞争问题,而且关系到美国文化的生存.如果图书市场被这两家连锁书店垄断,消费者失去选择,倒霉的就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