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伴随着"3.11大震灾",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图书和杂志书畅销日本,而同时日本杂志却面临艰难的经营困境。史蒂夫.乔布斯逝世,与他有关的图书在日本大卖特卖10月份,乔布斯病逝。乔布斯在世时推出的各种电子产品、乔布斯对公众的影响力、乔布斯的至理名言以及乔布斯聚集全世界关注目光的能力,等等,都成为日本出版业热捧的选题。  相似文献   

2.
1995年日本讲谈社出版文化奖最近揭晓。其中,山野边进获插图奖,获奖图书《雾的密约》(朝日新闻连载);宫崎学获摄影奖,获奖作品集《野兽默示录》(“星期五”刊连载)、《死》(平凡社版);望月通阳与矢荻喜从郎获图书设计奖,望月通阳获奖图书《印度妇女裹布装饰园》(偕成社版)和《临时的约束》(讲谈社版),矢荻喜从郎获奖图书《勒奈·马格利特》(朝日新闻版);阿部弘士(绘)和木村裕一(文)获连环画奖,获奖图书《暴风雨之夜》(讲谈社版);藤田肱一郎获科学出版奖,获奖图书《欢笑的海底》(讲谈社版)。 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各项奖金均为100万日元。  相似文献   

3.
日本讲谈社对不同的书刊采用不同的宣传方法。销售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般图书的销售方法(俗称后头销售);另一种是杂志和大型全集以及重点图书的销售方法(俗称外销)。对于后者,销售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售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确定销售方针、编制销售方案和宣传方案。据讲谈社销售部门的朋友介绍,在创办一种新杂志的计划或者一个大型图书的选题确定之后,如果没有一个与之  相似文献   

4.
讲谈社创办于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注册资金3亿日元,为家族企业.它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出版集团之一,现从业人员1142名,出版杂志约50种.图书年出版量约1300种,年营业额1500多亿日元.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讲谈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出版书刊为主,进行多种经营的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5.
日本历年度畅销图书统计结果不一而足,其中较有分量的则是日本出版科研所、日贩和东贩三家。 日本出版科研所通过汇总遍布全日本52家书店1~12月份图书单种销售额入围前5名的频数确认畅销图书排行,下面即为日本1996年十大畅销图书排行榜,后面括弧内标注该种图书入围总频数:1.《脑内革命》1·2(春山茂雄著 圣马库社版)(536) 2.《<超>学习法》(野口悠纪雄著 讲谈社版)(210) 3.《众神的指纹》(格雷厄姆·汉考克原著 翔泳社版)(175) 4.《猿岩石日记》1·2(猿岩石著 日本电视版)(123) 5.《E Q》(丹尼尔·戈尔曼原著 讲谈社版)(108) 6.《患者、勿与癌斗》(近藤诚著 文艺春秋版)(104) 7.《弟》(石原慎太郎著 幻冬社版)(104) 8.《我读这些书》(立花隆著 文艺春秋版)(98) 9.《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著 NHK版)(83) 10.《那个时期》(樱桃子著 集英社版)(78)  相似文献   

6.
讲谈社是日本第三大出版集团,注册资金为3亿日元,从业人员1142名,出版杂志约50种,图书年出版量约1300种,年营业额近1900亿日元。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讲谈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出版书刊为主,进行多种经营的康采恩。 一、从“实用趣味”到”讲谈文化” 讲谈社历经百年而不衰,是因其一向重视消费群体的需求与口味,很好地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出版新闻》杂志社公布94年日本国内50种畅销图书排行,排行主要是基于日本52家书店综合类图书销售情况年度统计的结果。前十种畅销图书排行为: 1.《大往生》,永六辅著,岩波书店出版。 2.《麦迪逊镇的桥》,R·J·沃勒原著,文艺春秋社出版。 3.《无法左右日本的九名政治家》,演田幸一著,讲谈社出版。 4.《联邦调查局的心理分析官》,R·K·莱斯拉  相似文献   

8.
旅日漫笔     
出版代表团访问日本,讲谈社是必被带去参观的景点,令人赞叹日本的出版社好大呀.讲谈社堪称日本出版行业的脸面,既为脸面,当然就仅此一张.据1993年出版统计,讲谈社年间出书一千五百四十九种,而紧随其后的角川书店还不抵它一半,仅七百零一种.日本现有四千三百二十四家出版社,其中年间出版图书四十种以上的,不足三百家,而超过百种的,九十家而已.按出版业年产  相似文献   

9.
走势     
讲谈社改革书店奖励制度 目前,日本出版业内通过POS(销售点管理系统)数据来传输销售书刊数据的书店不断增加。网络图书订货与图书订货中心的创立将进一步改善和推进出版流通状况。在这种形势下,为促进出版流通,从今年4月开始,讲谈社改革现行书店奖励制度。 讲谈社现行书店奖励制度是:在书店每年报送2000张以上追加图书订单的基础上,书店每增一张图书订单讲谈社奖励1日元。改革后的奖励制度是取消追加奖励,建立新的以预定计划出版物商品为对象的“完全支持系统”以及结算计划出版物商品为对象的“高利益配套销售系统”奖励机制。 (大正)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出版新闻社94年出版统计数据,处于逆境中的日本图书出版业图书销售总额较93年增2%,期刊销售总额约为15000亿日元,较93年增1%。《出版新闻》编辑长青田义昭表示:“尽管近年来日本书业界奉行‘刊高书低’的出版发行策略,但94年较有影响的创刊杂志问世种数减少。如果从94年期刊经营利润等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加之期刊广告收入的减少,反映出的日本期刊出版市场则趋于萧条与负增长。” 95年伊始,创刊广告为数不少,但内容多偏重于实用性、趣味性。如:1月,连环画形式的育儿杂志《妈妈》由经院社创刊;2月,《周刊花百科Feur》由讲谈社创刊;3月,面向幼儿的杂志《太阳公公》由小学馆创刊;4月,《Monthly  相似文献   

11.
书与杂志原本是一家。许多著名出版社,如解放前的开明书店、生活书店和日本的讲谈社、小学馆,都是从一本杂志起家,发展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出版社。生活书店在30年代的上海出版十大杂志,抗战期间在重庆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还有八种杂志。讲谈社现在一年出书一千多种,杂志五十多种,用杂志的盈余弥补书籍的亏损。也有杂志亏损由书籍的盈利弥补的出版社。许多事例说明,书与杂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共同走上繁荣发达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不论从规模还是品种来看都以大众出版为主导,著名的讲谈社、角川书店和小学馆都是大众出版社。因此,日本出版业的“大崩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大众出版业的“大崩坏”。在连续负增长的日本出版业中,仅有杂志一枝独秀,仍然维持着壮大的规模,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出版社都是以杂志为基础、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源的。过分娱乐化的出版结构,使得大众娱乐出版极度发达。出版娱乐化导致了漫画泛滥,但漫画这种边缘形式很容易被其他娱乐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13.
据台湾媒体报道,作为大陆青春文学的领头羊,郭敬明的长篇小说《悲伤逆流成河》近日被日本知名出版集团讲谈社引进,推出日文版;台湾唯一与讲谈社签订合作协议的作家九把刀,目前在日本的出版计划却呈停滞状态。据悉,讲谈社对两岸作家冷热不同,系与日本打算以周边产品回销的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雪 《出版参考》2015,(1):27-28
讲谈社创立于1909年,出版社内仅正式员工便有917人(至2014年4月1日),其出版单位旗下拥有50多种杂志,每年出版的新书有2000种左右,1990年之后该社的漫画海外输出在全球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2012年,讲谈社的书刊销售总额达1200亿日元,被公认为是日本出版业的巨擘.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今年有幸以第26期研修生身份赴讲谈社学习了三个月.在这期间不仅了解了日本企业独特的运营管理体制,更深刻领悟到了在出版物生产过程中团队合作和个人匠人精神相结合对于保证出版物质量的意义.在选题策划方面,讲谈社非常重视读者对象的细化和同类选题的系列化,一个图书套系历史通常长达几十年;在编辑校对方面,大家各司其职,不断引入高科技手段;在印刷装订中,各家工厂分工合作,追求最高的印装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28日,讲谈社、小学馆等出版社与书店业界团体集会研究图书营销管理与防盗对策。会议呼吁2005年日本出版的全部图书都要在装订过程中埋置区别于普通防盗磁条和条形码的IC(集成线路)芯片,并具体探讨IC芯片装订位置与方法。结果,与会者达成共识,他们认为,IC芯片应当埋置在图书封底或封面内部,并称之为非接触型,使之成为具有识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最大的书刊批发公司——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东贩)于93年间对日本数十家书店进行了图书营销的调查统计,经济、纪实文学、小说三类的排行结果如下: 经济类: 1.组织的盛衰,PHP研究所出版; 2.国际情报的信息世界,小学馆出版; 3.科长岛耕作的成功方程式(1,2),讲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8.
①中国出版界携带着中文版精美图书走向世界。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出版占据了显著的位置②开幕式上的六人组合演出③日本讲谈社的展台装修考究,展出的图书、期刊琳琅满目.显示了它作为日本最大出版社的实力  相似文献   

19.
漫画书刊在日本出版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漫画图书和杂志占整个出版量的30%,销售金额占20%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漫画图书和杂志的增长幅度最大,像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等大出版社,在经营上很大程度靠漫画书刊挑大梁。可是,从1996年开始,漫画书刊市场营业额大幅减少,而且连续下滑,一发不可收拾 成为日本出版业现遭遇危机的一个明显的信号。  相似文献   

20.
杂志书,又称“Mook”,是一个组合单词,即将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合在一起,成为独具魅力、合二为一的独特文化产品.这种介于图书与杂志之间的出版物形态,在选题内容方面,可以兼具图书的深度和杂志的连续性;在出版形式上,比图书更活泼,又挣脱了期刊对于出版时间的苛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