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作家就作家吧!"现在陈雨航终于接受人家称他是个作家了。长久以来,不管名字前面被安上什么头衔,陈雨航总感觉尴尬、疑谑。譬如称他是出版人,他自认已经完全离开出版多年,19年的专业编辑生涯俱往矣。又譬如作家,虽然他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策  相似文献   

2.
马尔科·克劳斯(Marko Kloos)一心想当作家,他的兴趣和专长在科幻小说,但是他瞧不起自费出版.2011年1月4日,克劳斯写了一篇博客《我为何决不自费出版》,列举了自费出版的种种不是: "图书市场仍然是纸书为王,但是自费出版的小说进不去实体书店.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16,(1):36-40
评审专家点评 为多彩奇书找到多彩译者 跨语种出版,成败首先在于原著内容,同时也在于翻译.法国的巴尔扎克在中国首先成就于傅雷,莎士比亚在中国首先成就于朱生豪,这是普遍承认的事实.为好书找到合适的译者,往往是跨语种引进版书籍成功出版迈出的第一步. 《十四张奇画的十四个故事》是一部海外奇书.书里有1 4个故事,分别来自1 4个作家之手,有大名鼎鼎的写过《死亡区域》《神秘火焰》等恐怖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和他同样是畅销书作家的妻子塔比莎·金,写过奇幻小说《女巫前传》的作家格莱葛利.马奎尔,写过科幻小说《小兄弟》的作家科里·多克托罗,都是成人和儿童文学领域世界最畅销的作家,故事风格异彩纷呈,篇篇扣人心弦.图书出版后好评如潮,畅销不断.  相似文献   

4.
巴金在晚年写的回忆性文章中曾特别指出:"我一直被认为是作家,但我也搞过较长时期的编辑工作."[1]与巴金相知甚深的作家萧乾也回忆说:"谈巴金而不谈他惨淡经营的文学出版事业,那是极不完整的.如果编巴金的<言行录>,那么那十四卷以及他以后写的作品,是他的‘言',他主持的文学出版工作则是他主要的‘行'.因为巴金是这样一位作家:他不仅自己写,自己译,也要促使别人写和译;而且为了给旁人创造写译的机会和便利,他可以少写,甚至不写."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国公报》是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后所出版的最早的报纸之一种.一九一一年十月十一日,首义领导人集会,决定称中国为中华民国,设立军政府.同月十六日,军政府就创办了这个《公报》.刊登在创刊号上的《本报出版章程》声称:"本报暂为军政府军务部附设机关,故定名中华民国公报."报纸还根据上述会议决定,改宣统三年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本报出版章程》写明:"本报设主任员二人,编辑员十人,校对员四人,发行员二人,庶务员二人,会计员二人."该报实际的编制和人事情况我们还不甚了解.据某些书刊记载:  相似文献   

6.
书架     
《出版广角》2013,(8):92-93
《我们所有人》作者:[美]雷蒙德.卡佛著舒丹丹译版本:译林出版社2013年6月版定价:58.00元卡佛诗全集《我们所有人》自1996年起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相继出版后,引起了英美文学界的关注和评价。美国当代著名诗人,普利策诗歌奖得主,前美国诗人学会主席卡罗琳.基泽尔就曾说,"假如卡佛不写小说,他会被公认为极好的诗人,正如事实本身。"卡佛最好的诗就像他短篇小说的缩影,卡佛诗歌形式自由不拘,诗歌与散文或小说文本叠加,与他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8.
谈到写作,"终生为报纸而工作"的高尔基十分认真地指出:"你要想写得很好,就必须懂得各种技巧."这位"老报人"直言不讳的忠告,促使我们又去研读他的书信集——《论写作技巧》(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进一步细细品味他在这方面的谆谆嘱咐."先从写小故事开始"学写作,必须从简单的东西练起,然后写复杂的.这是高尔基一贯的写作思想.他在与那些初学写作者的通信中,真诚地建议他们要从写小故事入手.1916年9月18日,高尔基给24岁的马克西莫夫的信中说:"我劝您着手写一个小故事,主题普普通通的,比方说,就用《平常  相似文献   

9.
自《魔鬼诗篇》出版后,印度裔英籍作家拉什迪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4年前曾写过一部儿童小说,其后一直受到严格的保护,消声匿迹。1995年初,神殿出版社推出了他的新作《东方与西方》,是本短篇小说集,214页,单价21美元。 新作沿袭拉什迪的老题材:东西方文化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作家牟崇光曾回忆过这样一桩佳话:50年代,他的第一篇小说《胜利百号地瓜》不知该投往何处,于是想到出版社是个出版文章的地方,就寄给了山东人民出版社。可是不久,他惊喜地发现——这篇小说奇迹般地登在了《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上.稿子明明寄到了出版社,为什么登在报纸副刊上了呢!——是“热心人”转去的。后来牟崇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广告     
有市场经济就会有广告,就会有各种促销手段。鲁迅先生很注意广告。还自己动手写过几则,都是关于图书出版的,他往往写得很实在,例如1936年为三闲书屋(这是鲁迅自费印书的一个名义)出版《死灵魂百图》写的广告,先介绍原作的特色和印本之“纸墨皆良”,接下来又说: 读者于读(《死灵魂》)译本时,并翻此册,则果戈理时代的俄国中  相似文献   

12.
一部写了50年的长篇小说董保存报刊评论说,当今文坛上,恐怕还没有几部写了50年才出版的长篇小说,恐怕也没有哪部小说没有出版就受到两次批判。更没有上将军衔的人写小说,并且一举获得中国文坛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因此,萧克将军和他的小说《浴血罗霄》创...  相似文献   

13.
1.让你的语言更有文采作家汪曾祺先生概括作小说的技巧,一言以蔽之: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其实,写新闻何尝不是写语言?近读新书《1901年》,见到一位英国记者这样描写到英国议会旁听辩论的大清国重臣李鸿章:"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他看的每一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  相似文献   

14.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1,(4):24-26,35
美国海军学会出版社是一家专业出版社,从未出版过虚构类图书,《猎杀"红十月"号》是海军学会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小说,本书也是汤姆·克兰西的第一本小说.美国总统里根称赞《猎杀"红十月"号》是一个"完美的故事".里根的赞语把《猎杀"红十月"号》推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汤姆·克兰西成为上世纪80-90年代超级畅销书作家.《猎杀"红十月"号》的出版过程充满了运气和偶然.  相似文献   

15.
刘大明和范用合写的长文《一个战斗在白区的出版社》中介绍了《少年的书》的出版情况①,但比较简单,关于该丛书的编选缘由、主编、出版时间、出版过程等都没有交代,留下许多不解之谜.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对这套丛书的编选过程作些补充交代,望方家多加补正. 1937年年初,在柳浞、艾思奇等的支持下,读书生活书店开始策划一套少年儿童丛书——《少年的书》.作为一个以出版社会科学著作为主的进步出版社,在1937年针对少年朋友策划出版一套丛书,这不但有对当时儿童出版物的仔细考察,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眼光.早在1933年,茅盾就曾批评当时儿童读物存在的弊端:"七八岁的孩子,还容易对付,我们有《儿童世界》、 《小朋友》等刊物,到十一二岁,他们对于狗哥哥猫妹妹的故事既已不感兴趣,而又看不懂一般的文艺刊物,于是为父母者就非常之窘"②."大都注重于低年级的儿童读物……高年级读物……关于科学的及历史的读物最为缺乏."③郑振铎在1934年也对儿童出版物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近年出版的儿童读物,主要是神话、传说、神仙故事、小说等,他们大多是"缩小"的成人读物,并不全都适合儿童.  相似文献   

16.
《猎杀"红十月"号》是汤姆·克兰西的第一本小说,美国海军学会出版社是一家专业出版社,从未出版过虚构类图书,《猎杀"红十月"号》是海军学会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小说.美国总统里根称赞《猎杀"红十月"号》是一个"完美的故事".里根的赞语把《猎杀"红十月"号》推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汤姆·克兰西成为上世纪80-90年代超级畅销书作家.《猎杀"红十月"号》的出版过程充满了运气和偶然.  相似文献   

17.
与青年作家郝周相识于8年前,当时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我也是刚入行的新手编辑,他热诚地向我发来一部长篇书稿,那是一部弥漫着乡土气息的长篇儿童小说,写得流畅、清丽,行文中,感觉其颇受曹文轩的影响,再酝酿摸索几年,难说不成大器.鉴于当年的出版现状,我社还处于争夺儿童文学名家资源的初期阶段,对新手作家的扶持既缺资源,又缺经验,本着为作家负责的态度,我建议郝周先从短篇写作开始,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名度,再出版长篇也不迟.这位真诚、沉稳的湖北青年,真的听了我的建议,潜心短篇写作,短短几年,便硕果累累,近百篇小说、童话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等报刊.当他再次经其同乡前辈儿童文学作家萧袤推荐,投稿给我社的时候,已经是儿童文学界的实力青年作家了,他思路清晰,写作游刃有余,不乏闪光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对于自己的诗作,鲁迅并不十分看重.他在1934年10月13日给《集外集》编者杨霁云的信中说:"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自己记得的也不过那一点,再没有什么了."①12月9日的信中又说:"旧诗本非所长,不得已而作,后辄忘却,今写出能记忆者数章."②12月20日的信中还提到:"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无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殊亦可笑."③尽管鲁迅对于自己的诗作,始终抱着自谦的态度,但他并不反对将这些诗作收集起来.因此,除了就其中的题目进行调整外,还不断给杨霁云提供新的诗作.在鲁迅的直接帮助下,杨霁云将鲁迅的14首诗作编入了《集外集》,1935年5月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出版,这是鲁迅诗作的首次集中披露.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他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翘楚,获校长颁发优秀毕业生奖章;10年前,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位居政治局常委;现在,他已然是一位作家,写随笔、写散文,还写小说。近日,吴官正最新作品《闲来笔潭》出版,讲述了一位领导人的心灵随感。本刊摘录了其中精彩部分,再现吴官正艰难求  相似文献   

20.
业界动向     
台湾资深出版人陈雨航2002年初离开城邦集团,成立一方出版公司,主要经营文学作品的出版。但文学出版经营日趋艰辛,日前传出一方将转手给城邦集团的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当初陈雨航创立一方出版公司,文化人王德威、小野和吴念真等纷纷入股支持。一方创业书为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其后大陆一线作家李锐的《万里无云》、苏童的《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