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南油田史深100高压低渗油藏油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宪宏 《内江科技》2006,27(3):159-159
油层保护是史深100高压低渗区块得以高速高效开发的重中之重。通过粘土矿物成分、五敏实验等大量实验分析、研究、现场试验,已形成了从钻井到完采油、注水的一整套完善完整的油层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营11断块沙三段为东辛油田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水力压裂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区块“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通过开展精细过滤深度处理水质、高压注水、酸化解堵增注、水力压裂增产、小泵深抽和井网加密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应用,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单元区块的采油速度由原来的0.56%提高到目前的1.53%以上,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化,杏六区东部I块主力油层(PI1-3)已转为三元驱开采。水驱油水井主力油层实施封堵,开发形势呈现出产液量下降,产油下降,含水上升的局面。通过对区块内30口水井采取细分调整,优化注水结构,在实施高效精细注水的同时适时对油井措施挖潜,有效地提高了油层的动用程度,改善了水驱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外河油田新海27块二次开发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箫应 《今日科苑》2009,(20):66-67
海外河油田新海27块为层状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利用直井开发15年后进入高含水低速采油阶段,综合含水95.5%,采油速度0.26%,大部分油井因高含水关井,油田濒临废弃,针对开发中存在问题,在精细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基础上,结合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特点,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展油田二次开发研究,现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油田采油速度上升到1.05%,综合含水下降到86%,预计提高最终采收率8.5%.  相似文献   

5.
锦州油田锦89块为一边底水油藏,吞吐开发7a后进入了高含水低速采油阶段,油田频临废弃。本文针对汽吞吐开发后期,存在油层水淹严重、采出程度偏低、井网不完善等问题,以油藏精细对比为基础,结合三维地震技术,精细刻画油藏构造;油藏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精确描述区块油水关系;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用多种井型开展油藏综合调整工作,实现油藏二次开发,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史庆轩 《内江科技》2010,31(4):99-99
台1区块属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3年后表现出注采比较高、采油速度低,区块整体开发效果较差。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采比开展研究,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注采比界限,能够有效指导注水开发调整,提高油田水驱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孤东油田KD641区块,原油粘度高,原油性质相对较差,常规注水开发效果较差的特点,为了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在分析了可行性后,在该区块的7口井中应用了无杆泵采油方式——射流泵,该工艺对开采零散稠油区块有较好的适应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原油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要求高效开发和利用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四五"期间,新疆三大油田计划增加15%的油气当量,"油公司"模式推动了采油业务外包,中曼公司温宿区块和京能公司柯坪北区块的成功开发,这些都进一步增大了油气开采技能型人才需求。新疆开设油气开采类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满足国家和行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数量不多的开采和待采油田中,低渗透油层占据较大比例。在油气资源贫瘠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开采方式提升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提高其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建设生产者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因此,针对低渗透油层的形成条件及特征、特点,采取有效的采油技术进行开采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引言 永66断块位于山东省永安油田的东北部,是一个四面断层遮挡的长方形封闭上有气顶下有强大底水油藏,断块平面上采用高部位采油,低部位边缘注水的开发方式。在利用直井井网开采了20多年后,直井开发水锥现象严重,开发状况不断恶化,导致采收率低,大量剩余油滞留地下无法采出。到2007年底,开油井13口,单元日油能力80t,综合含水90.8%,采出程度29.1%,采油速度0.44%,采收率36.6%。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此采油工程方案设计首先一定要打好基础,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其次将每一个采油环节都经过具体的严密推理并设计,最后根据推理所得的综合评分进行认真评价与仔细分析,确保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的稳定安全生产。本文主要分析在油田建设过程中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所涉及到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明金 《内江科技》2015,36(6):46-47
锦25-32-26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西部,区块于楼油层原油粘度大且油层薄,利用直井开发油汽比低,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区块自2004年至今一直处于低效开发状态,目前开井只有2口,日产油5 t,采油速度只有0.55%,区块处于基本停产状态。针对区块存在的问题,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等方法,在精细构造研究及精确储层预测的基础上,对锦25-32-26块薄层稠油利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确认该块适宜采用水平井开发,共部署完钻水平井2口,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提高了区块的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胜利滨南油区采用注水开发,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保持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和采油速度。经过多年的开采,已进入“三高“采油阶段,我们结合实际树立了“注足水、注好水“的观念,充分发挥水井的驱动能力,实现挖潜增效。为此,分析影响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因素,有的放矢治理好水井,实现“注足水、注好水“,为油藏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前胜利油区埕岛油田西北区存在井网完善程度低、单井控制剩余储量大、单井油量低、采油速度低的开发问题。本文对该区块馆上段油藏展开综合调整技术政策研究,从而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埕岛油田馆陶组自1994年开发建设,初期采用一套井网、大井距、四点法井网开发,到中高含水期已不能满足海上高速高效开发的要求。针对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采油速度低、压力水平低、动用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等问题,在储层预测技术及三维地质建模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经济分析等方法,形成了馆陶组油藏开发调整技术政策,并在钻井和作业过程中不断优化配套技术,提高了油层保护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区块的不断开发,采出程度的升高,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区块油井的出砂已经日渐频繁,常常伴随着砂埋油层油井不出,砂卡油井,个别甚至因为出砂导致油井套变,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为了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在总结以往防砂技术的同时,采取了超细固砂技术,实践证明超细固砂能够有效减少油井出砂次数,保证油井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油层保护器广泛适用于低能区块油井,油井热洗时具有防污染、保护油层的优越性能.能缩短油井含水及产能恢复周期。实现间接增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玛湖油田M区块的产能建设过程,对产能建设中地质、钻井、采油、地面工程四个专业遇到的问题难点予以剖析,研究M区块的未来开发方式,总结M区块整个产能建设历程的开发经验和教训,对国内外其它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蒯晓婷 《科技风》2013,(21):129
针对锦x块开发井主要集中在区块的北部,断块构造复杂,区块西部空白区控制井少,构造不够落实,油层发育变化较大,于楼油层油水关系复杂等的问题,为挖掘该块潜力,根据区块的特点,我们开展了深化地质研究、利用动态监测资料、侧钻井技术和多套层系开发的综合挖潜措施,减缓了区块的递减,实现了区块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06-I0007
一名工人在大厌油田一采油企业检查过滤罐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大庆油田开发50余年至今仍保持年产4000万吨原油的高产稳产局面,科技创新是支撑大庆油田长盛不衰的持久动力。目前,油田主力区块采收率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在水驱基础上,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被称为“三次采油技术”。目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开发效益不断提高,三元复合驱技术攻关有序推进,配套工艺趋于成熟?2012年,油田三次采油产量上升到1360多万吨,连续11年超过100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