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树勇 《教书育人》2004,(10):53-5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兴趣教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也常说:“有兴趣就喜欢学“、“有意思就愿意学“,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并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也常说:“有兴趣就喜欢学。”、“有意思就愿意学。”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并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自然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常识以至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a.把握好每节课的开头,培养学生对自然课的兴趣。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教《杠杆》这课,我设计先让学生讨论几个注意力不够集中的…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教学的一个良好的铺垫。而新课导入,是引出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做好铺垫的基础。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对于小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好知识的源泉。“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习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一下子进入求知的情景,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开头是一节课的基础,是能否激起学生认真听课、获得知识的关键,一个好的课堂开头不但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之效,而且能使学生有余味三日之感。 对于数学课,学生往往认为内容抽象枯燥,加上刚一上课学生的情绪不能马上稳定,如果老师平平而起,很难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不能及时进入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开头,牵引学生的思维。 讲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笔者首先对勾股定理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创新思维是智力活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学的“度”,结果适得其反,收效甚微。有感于此,现结合教学中的所得所悟,就如何把握教学艺术的“度”略谈几点浅见。一、引题重简洁,讲究力度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亦然。好的开头容易引发学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好的开头密切相关,但个别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多数课的开头大同小异,要么过于冗长,烦琐之极;要么过于简单,没有主题。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何等重要。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乐学,爱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激活学习兴趣.下面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学生掌握和形成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教育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一、有的放矢,激发兴趣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指的“好”和“乐”实为兴趣。就是指愿意学、喜欢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认知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智能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观察愈细致,反应愈清晰。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最有成效。然而在任何…  相似文献   

9.
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爱学、乐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教师在导语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  相似文献   

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在实习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设置悬念。恩格斯说:“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之一是矛盾,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小学数学其实是不断地“呈现矛盾——分析研究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置身于某种矛盾冲突过程中,可以引起悬念,产生探究的愿望和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我先让学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有"度"     
赵冬银 《教育艺术》2001,(12):57-58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 ,创新思维是智力活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 ,在教改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少数教师盲目地采取了一些方法和形式 ,没有准确把握教改的“度” ,结果适得其反 ,收效甚微。有感于此 ,现结合教学中所得 ,就如何把握思政教学的“度” ,略谈几点浅见。一、引题重简洁 ,讲究力度人们常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亦然 ,好的开头容易引发学生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好的开头密切相关。有的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有的开头千…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其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  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先天有之,而是靠后天的引导、激发。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并结合教材本身的丰富情感和快乐因素尽量将课设计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模仿学”为“…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谈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课堂自由表达的地位 (一)课堂自由表达是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的体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大多数时候,学生都是“静听”不语。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指出,这种“静听”式的教学中,学生只是教学的旁观者和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静听”式的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低,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体现,自然会缺少学爿的兴趣、需要和动机。  相似文献   

15.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在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那么,怎样的课堂导入是成功的呢?笔者认为,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基本上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1.趣味性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亦是如此。一旦学生“好之”、“乐之”,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应改革陈腐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念好“学、思、乐三字经”。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即指兴趣。只有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才有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追求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科学家都强调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尝试“兴趣教学法”的过程中,体会到:(1)兴趣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对学习的价值取向的认识,实现了三个飞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2)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虽然存在于数学知识中,但它并不是数学教材的自然体现,而是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合理、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都是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样,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新课的导入则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之一。因为新奇有趣的入题,引人入胜的开头,能诱发学生最大的心理注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会为所学新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的导入,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将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情境设置法。注重情境设置,营造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氛围,用以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在几千年前就说过,好学之不如乐学之。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而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课堂中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学、好学、乐学。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死板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课堂规划来实现学生由以前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