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懂”数学就意味着会“做”数学,“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即“做中学”。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都参与数学,亲自体验数学的生存和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义,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结果性方面,转变到数学的形成性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创造机会、提供机会,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懂”数学就意味着会“做”数学,“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即“做中学”.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都参与数学,亲自体验数学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汪秉彝先生认为: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生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数学情境创设的价值在于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数学材料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数学行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形成数学能力,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问题的发现、解决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结果性方面,转变到数学的形成性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创造机会、提供机会,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数学,亲自体验数学的由来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创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亲自体验数学的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义,在自身活动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做”数学     
张雪丰 《考试周刊》2011,(89):69-6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懂”数学就意味着会“做”数学,“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即“做中学”。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数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  相似文献   

9.
吴益群 《小学生》2013,(11):58-58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一、游戏能激活学生的内驱力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已有经验产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惑"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不直接展示结论,而是通过恰当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生惑,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类比、猜想等方法去研究、去探索、去解惑,充分地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教材的基本叙述模式是通过问题情境——建立简单的模型——解释与证明,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来金 《成才之路》2009,(21):54-55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生活实例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图形来创设情境、借用寓言(故事)来创设数学情境、以学生动手实践(实验活动)创设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复习引入——讲授新知——巩固提高”转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解决——建构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和猜想的探索过程.反映在教材上,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无论是北师大版、华师大版,还是浙教版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先给出一幅或几幅图画创设情景,接着提出问题,示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从事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然而,如何将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效地转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透过“形式”,不要为情景而设计情景;在支持学生探究方面,切忌照本宣科、不讲策略.笔者认为耍把“情景”变为“情境”。营造出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定向、驱动支持学生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尝试中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在情境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 实际问题。从问题情境趣味化、问题情境生活化、问题情境开 放化这三个方面入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 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促进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就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时教师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和生活有机地整合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我发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对概念、定理、公式及解题过程等相关结论的探索发现过程,学生学习缺乏探究性和主动性。而《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创设知识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学习兴趣。下面谈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方面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已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模块.笔者认为,培养高中生数学素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独立思考机会;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加强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与实际结合,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数学自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发现欲,引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数学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便成为学生的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