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在高中生物学的生态学部分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一个常见的考点。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代换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方式。本文例析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考题,用数学推导和推理的方法,归纳了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变化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相似文献   

2.
种群——一个值得重视的生物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刚荣 《生物学教学》2001,26(10):29-30
主要阐述了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并就种群的生态学、分类学和进化生物学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学习种群的核心内容,重点是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和变化规律,并借此学习掌握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本节教学涉及数学知识,同时不同环境下的种群增长各具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抽象复杂,学生很难准确深入理解曲线变化规律和原因。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捕获量是关于种群数量的线性函数时一类广义Logistic 种群的生存状况,得到了种群弱持续生存和灭绝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有关电路理论建立dc-dc并联电路网络的11维分段光滑状态方程,然后应用数值求解方法研究系统状态变量的变化规律与均流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研究了系统各元器件参数值变化时对均流的影响,得到了系统参数变化时均流效果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十七世纪创立的解析几何学,在建立坐标系的同时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曲线(空间曲线)常用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来表示;但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曲线用普通方程或极坐标方程来表示仍比较困难,而引入另一个变量(即参数)间接地建立起x、y之间的关系的表示方法却比较方便.用参数方程表示有以下优点:(1)便于描绘曲线,由参数值即可得点的一对坐标值,再联成平滑曲线.(2)某些实际问题要直接建立普通方程并非易事,若用参数则容易建立,如圆周上质点的滚动方程.(3)参数法往往使学生思路清晰,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弹性理论和Galerkin方法建立Winkler地基梁在温度场中受简谐激励作用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应用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求得系统主参数共振的近似解。分析不同参数对主参数共振响应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植物种群分子生态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群学以分子生态学发展为契机,从宏观走向微观,本文从7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植物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的进展,为广大生态学工作者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植物种群学结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种群遗传结构是目前继种群生态学和行为生态之后研究的又一热点。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我国内蒙古典型的草原害鼠和田鼠型鼠疫的主要宿主。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在一些隔离区,布氏田鼠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被隔离的种群受到严重的影响。深入了解布氏田鼠种群遗传结构将对研究布氏田鼠物种适应性、区域性成灾调控和治理以及预防控制田鼠型鼠疫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基于不同的分子标记对布氏田鼠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种群密度制约原理在生态恢复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群密度制约是种群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之一,而且被列为恢复生态学的重要原理之一。现有资料表明:该原理在国内的研究多处于证明阶段,缺乏实际应用。本文分析了不同生态恢复途径下如何应用种群密度制约原理,认为:在人工重建生态系统时,应该注意种群的合理密度;在实施自然恢复的生态系统中,应该增加人类活动的积极干扰,控制植物种群的密度,使植被得以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压缩指数是软土工程领域的关键参数。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基于进化多项式回归和实编码遗传算法(EPR-RCGA)的回归分析方法,将压缩指数与物理特性建立相关关系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创新点:结合EPR和RCGA方法,将中国沿海21个不同区域的黏土的压缩性指数与天然含水率和液塑限之间建立相关关系,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所建立的不同回归模型进行优选。方法:1.从文献中收集中国沿海21个地区的黏土的压缩指数和常见的基本物理性质,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2.进行压缩指数和天然含水量及液塑限之间的EPR回归关系分析,并采用新近提出的RCGA优化方法来提高回归关系的精度。3.采用RMSE、AIC和BIC对不同组合下的回归关系进行优选,并确定最佳回归关系。4.将得到的关系式应用到有限元路堤计算来验证所得关系式的实用性和准确性。结论:1.本文提出的压缩指数关系式比现有的经验公式更好,预测得到的压缩指数更为精确。2.采用所提出的压缩指数回归模型预测了东南沿海一路堤下不同土层的压缩指数,并应用所得数据和有限元方法对路堤的沉降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3.所有结果表明,结合基于EPR和RCGA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及基于RMSE、AIC和BIC的模型选择方法对分析压缩指数与黏土的物理性质的相关关系是切实可行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平井的含水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二者之间是一种非线性、不确定的复杂关系,这就致使常规的预测方法效率及精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应用数值模拟计算的累积产油、产水和产液回归俞启泰水驱特征曲线,求得反映水平井见水特征的参数b;以参数b为研究对象,编写BP神经网络,对6个水平井含水变化的影响因素与b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预测...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外推缺口应力法研究了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首先分析了焊接铸钢节点有限元模型的网格敏感性以确定最优网格尺寸.基于焊接铸钢节点有限元模型焊趾和焊根处的应力场分析,使用外推缺口应力法的sharp模型推导有效缺口应力法rounded模型的有效缺口应力,其关键问题是计算外推点C,而参数C与焊接铸钢节点的几何参数之间具有指数函数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几何参数值,确定相应的C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到外推点C与几何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基于有效缺口应力疲劳参量,根据IIW规范评估了典型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外推缺口应力法有效地简化了有效缺口应力的计算过程,同时可准确地评估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14.
在自动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中,经验法是一种凑试折方法。它将需调节的各种参数按不同的对象照表中的经验数值适当的选取,再将系统闭合起来,一边施加人为的干扰(例如改变给定值),一边看调节曲线的形状,如曲线不够理想,则按某种程序将参数反复调整,并施加相同的干扰观察调节过程曲线,将这些调节过程曲线相互比较,“择优录取”,并确定最佳参数值。最后对复杂的系统经验法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生态数学离散模型的持续生存性和全局稳定性等动力学的研究中,大多学者采用建立LiaPunov函数或者对特定模型进行直接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方式,仅能较为普遍地刻画生态系统的一般性。选用差分方程更能准确地描述种群性态,因此将差分多项式系统的吴方法应用于两种群离散Lotka-Volterra模型的精确求解,并对所得解结构进行分析,为生态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即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是持续生存还是走向灭绝。  相似文献   

16.
王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2):139-140,154
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从单一种群时代到多种群时代的发展过程,本文在媒介生态学种群研究的视域下,以主流电视纪录片种群为例,从数量、空间、遗传和系统四大特征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种群研究的意义,为纪录片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元宝山冷杉种群的大小结构,存活曲线和水平分布格局及动态的研究表明:元宝山冷杉种群在森林群落中具有增长型的繁殖潜力而表现了衰退型的演替趋势;种群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演变为均匀分布.元宝山冷杉种群动态受环境影响相当明显.种群生态学研究对人为调节种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改造后的第一代夫兰克-赫兹实验仪的优点,通过计算机输入不同实验参数,迅速得到相应实验条件的曲线及数据表,并在同一坐标界面,显示不同参数的多条实验曲线,方便比较结果、优化最佳实验条件.影响夫兰克-赫兹实验曲线形状及测量精度的主要参数有温度T、灯丝电压UF、第一栅极电压UGIK、阻滞电压UR及第二栅极电压UG2K,对它们分别选用不同的参数值进行实验,比较实验曲线和分析数据,确定各参数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9.
对贵州雷公山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种群,采用常规的群落学野外调查方法,结合秃杉种群径级结构,用二元属性数据的β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秃杉种群更新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①β多样性指数较好的反映光因子是形成秃杉群落环境异质性的主要因子.②秃杉群落的更新受群落内部光因子的影响.③秃杉种群的更新是林窗更新.  相似文献   

20.
圆锥曲线中参数的取值范围的确定,所涉及知识范围广、变量多、综合性强.解答这类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故这类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对于曲线方程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应根据题设条件及曲线的几何性质(曲线的范围、对称性、位置关系等)构成参数应满足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组),求得参数的取值范围.本文就此问题谈谈几种求解这类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