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娟 《报刊之友》2012,(12):82-83
城市形象片,作为一座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起着介绍自己和吸引别人的重要作用。它对城市方方面面的呈现,绝不是不做加工处理的照搬,更不是娇柔、粉饰之后的呈现。而是运用美学的思维和艺术创作的理念,对现实的“精华”成分进行提取和重组,最终达到“真实”的效果。因此,本文将提出城市形象片中的真实性原则,并指出目前存在的几个误区,从而对城市形象片的现状和创新思路形成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周洋 《新闻窗》2010,(4):124-125
我们的父辈或者袒辈来自天南海北,说着不同的方言。他们从来不称这里是家而叫做厂。我们说的话也被戏称为“厂话”。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有着巨大的灰色厂房和低矮的红色宿舍,是在高高“围墙”之中的一个独立的世界,始终不能完全融人到工厂以外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朱玉 《新闻世界》2011,(9):278-279
有什么问题马上“百度”一下,就会发现“百度知道”会给你答案,即使没有答案,你也可以在“百度知道”上提出问题,会有很多人来提供答案。如今互联网在全世界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交易已经实现。本文首先概述“百度知道”,并将“百度知道”与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研究和知沟理论研究相结合分析,并总结“百度知道”的优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4.
王妍妍 《报刊之友》2012,(12):114-115
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应对这种冲击,纸质媒体纷纷进入‘读图时代”,以大幅图片吸引受众,缓解日渐式微的压力。然而消费时代和视觉文化彼此呼应、来势汹涌,关于“图像将取代文字”的说法也甚嚣尘上。本文将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对纸质媒体的“图文”关系进行探析,说明二者的关系是彼此补充、相得益彰的,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阔步前行推进了经济结构、文化形态的更迭与转变,人们的生存空间遭遇了“主流经济”的撞击与解构,生活、工作、心理等各种压力聚焦于“大众”疲劳的身心。当大众不能释怀之时,寻求一种消闲性的娱乐成为了内心强大的驱动力。在人们追求娱乐的过程中,曾被视为神明的“文字形态”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英国的贝尔德创建了“图像示意”的表述结构,  相似文献   

6.
苏婧 《报刊之友》2011,(12):151-153
以电视节目“2011年快乐女声冠军赛”为研究对象,从“告别的仪式”和“回归的表态”两个命题展开论述,以其优点、创新点为切入,结合这期节目的文本语言、现场状况、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的情况,以及往期节目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这是一期还算成功的阶段性收官之作”这一具有肯定性倾向的结论,并对行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和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示关切。  相似文献   

7.
蔡惠汝 《大观周刊》2012,(34):335-336,333
“导学案”辅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趋势,依据编写原则,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两个案例的分析,重点研究“导学案”在教与学两方面的角色作用,导学案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8.
眼下,微博风暴正席卷中国,迅速成为国内互联网传播媒介的焦点话题。尤其在2011年的春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微博打拐”行动,将微博推上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风头浪尖。通过“微博打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比起论坛、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微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对话平台,甚至是“草根阶层”也能“通过参与种种议题设置,逐渐介入了社会事务的处理当中。”仿佛“电子鸟托邦”就在不远的前方,令众人为之雀跃。事实果真如此?本文欲通过对“微博打拐”事件的分析,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及其特点,打探“乌托邦”浮云下的“微博”力量。  相似文献   

9.
魏鑫 《新闻窗》2012,(4):108-108
随着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今天的听众对广播的要求比过去“苛刻”得多了。好的节目已不仅仅意味着舆论导向正确,它还必须有较强的可听}生。广播要本着“突出特色,走近生活,以实实在在的服务,将更多有效信息传递给受众”的主旨思想,在可听性上做足文章。即使是严肃的主题,也要善于运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去阐发。  相似文献   

10.
田晓丹 《大观周刊》2011,(37):229-229
语文教学难,高一语文教学更难,文科成绩提高慢,而语文成绩提高尤其慢,这是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切身体会。《语文新课标》指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其中的前提就是语文基础,如果没有“基础”这个前提,那么“提高”便成为空中楼阁,要搞好高一语文教学,就必须做好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课程结构变化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生理上、心理上的转折和变化的挑战,其间是平稳顺畅过渡,这就是高中教师应把握的“切入点”问题。正确把握高一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是学好高中语文乃至其它学科的“金钥匙”。怎样把握初中学断向高中学断顺利过渡的“切入点”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的"大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并将之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吕娜 《出版参考》2010,(5):27-27
2008年7月,一位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竹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相似文献   

13.
谭荣 《大观周刊》2011,(37):227-227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怎么了?教师怨、学生气,社会不满意,症结在哪里?在教材?在学生?在环境?还是在教师?本文试图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强化师生的“问题意识”,构建“职业教育问题教学模式”。重点讨论“问题”的产生及其心理学意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个途径,旨在让职业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是这种物质主义倾向将都市人的观察力限制在统一的速度指标上,而“降速”便成为城市中一种破坏性的力量。降速之后的观察者可以克服人群的匿名性,在日益趋同的速度感和时间观念之外,获得更多个人化的异质体验。  相似文献   

15.
李登清  李佺  许玲 《中国广播》2014,(9):103-103
对任何媒体来说,除了发行和广告这两项盈利的硬指标,还有一项软实力,就是媒体的“品牌”。传统媒体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吸引相关的合作对象,服务特定的受众人群,这一方面可以继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一方面也推动了媒体的专业化和分众化。一些媒体在“品牌运营”上走了歪路,演化为以牺牲品牌价值换取短期利益。比如:热衷于制造各种“排行榜”,企业花钱就能上,谁给钱多谁就排第一;或者搞“黑名单”,谁不给钱就曝光谁。  相似文献   

16.
阮凌 《新闻世界》2013,(9):261-262
科技让“书”的概念开始模糊,其内容与载体都发生了变化。它不会停留在E-ink电纸书的初级版本上,紧随技术升级,它不仅模仿纸质书的阅读习惯,还必须超越原有的使用体验,最直接的思考就是对“电子书”的重新定义,它将迫使出版商重新塑造内容。换言之,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工作习惯,用新的编辑思维和新的媒体技术,提供辅助阅读的更多的附加值,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整个出版生态必须为之变革。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博物馆积极发展博物馆“在线学习”的教育项目,用新兴媒体和新方式探索博物馆未来教育前景。中国博物馆面对新挑战,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并采取何种激励措施为未来的博物馆教育发展铺就更宽广的道路。“在线学习”将博物馆网站视为互动性教育推广平台,有助于博物馆打破空间、时间阻碍,努力达成为社会及其社会发展服务的“无墙物馆”理想。  相似文献   

18.
王雪歌 《大观周刊》2011,(37):113-113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视觉语言,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代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又千变万化,而如何用笔则是对中国绘画的本质性研究。 自谢赫将“六法”提出之后,“骨法用笔”就被真正的提升到了理论的位置,而这之后的绘画作品也都秉承“骨法用笔”的基本概念来进行艺术创作。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也有多位画家、理论家在谢赫“骨法用笔”的基础上,对其改良和发展,使“骨法用笔”的意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继续引领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以现在流行的网络传播现象“微”为出发点,对网络微传播过程的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主要从它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与方式、传播对象切入逐一研究分析,概括出每一个构成要素中“微”的含义、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力,最后从浅层面上总结了微传播对每一个“社会个体”以及整个“社会传播体系”所形成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传播海量信息的时代,党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县市级报纸,由于受人才不充足、体制不灵活所限,新闻报道“轻飘飘”现象存在,如何重塑党报权威,让“小报”不小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