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临汾河东近郊方言人称代词包括三身人称代词和其他人称代词,其特点是形式的多样化和表意的丰富性。文章从语言事实出发,主要列举临汾河东方言人称代词的构成形式,分析和概括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并对一些独有的人称代词作初步的探讨,力求描绘出临汾河东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2.
从帕默尔自己的论述来看他关于汉字表意问题的相关看法,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帕默尔是站在广义文字的立场上说话的,才把汉字视为"一种程式化了的、简化了的图画的系统";因为符号这一术语可以专指其形式,帕默尔才把词这个概念仅仅看成词的声音形式;帕默尔主要是从字形构造和字义的联系的角度来阐释汉字直接表示概念即汉字表意的,他也附带地论及了汉字的超时空性,从而强化了他的汉字表意说。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了流行于网络的一种新的流行语形式“XX体”。通过对能够进入“XX”的词语类型来对该格式进行分类,分析了该格式的结构特点、产生和流行的深层原因,所达到的表意效果,并简单预测了该格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料中概括出六种由"什么"构成的反问句,从形式上考察了该反问句词语的构成方式、词性、音节等因素对句式构成的影响;从意义上归纳出各句式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出现的语用意义,并分析制约其表意的各因素.不同语境,由于否定对象、始发句句子类型不同,表意可能不同;同一语境,使用的句式不同,表意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王举 《教学随笔》2013,(16):55-56
在课堂上,每每都要进行朗读训练,朗读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这要根据文章内容而定。有些文章,默读时虽然也能使眼睛湿润,但感受的程度远不能和朗读相比,朗读常常可以使人泪流满面。余光中的《乡愁》,通过朗读让人感受真切、受到的震撼大。因为朗读如同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  相似文献   

6.
形声字具有强大的构字功能,是构成汉字系统的主体。意符和声符是构成形声字的两大部件。意符具有表示字的意义范畴和类别的作用;声符除了有示音功能外,还兼有表意作用。形声字声符表意可以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外部着眼于表意声符在表示形声字字义时的形式特点;内部着眼于表意声符表意个数及声符义与形声字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7,(1):31-36
综艺节目的播放载体从电视到网络的变迁,不仅仅只是"变媒介不变内容"的简单替换。互联网作为新媒介的典型代表,其自身携带的形式特征制约着受众对文本的接收方式,指引着受众使用与其对应的、特定的"注意类型"或"阅读态度",与作者一同完成从表意到解释的传播过程。网络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的根本区别在媒介本身,因此,从媒介的角度讨论网络综艺节目的定义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综艺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体词性成分以词组这一形式,以其完整的表意性,充当复句的分句。能够充当分句的体词性成分主要是部分具有陈述性的偏正短语和联合短语。在对体词性成分作分句进行判定时,需要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并配合语境的需要,只有符合表意完整性原则、指称转陈述原则、语境协调性原则的情况下,体词性成分才能作分句。同时,语言结构和意义是话语参加者协作互动的产物,体词性成分独立成句实际上是完成了从抽象的语法结构到话语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写作当中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句子结构单调、乏味。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别从句型多样化、句子开头多样化、句子长度多样化和句子形式多样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附以多个例子,相信会对广大外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接收的新词语。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汉语中日语外来词进行定义;简单归纳21世纪前日语外来词注入汉语形式;重点探究在网络新时代背景下,21世纪以来汉语中日语外来词注入形式:影视作品注入、新兴媒体传播、网络交流多样化等,从而展望汉语、日语二种语言未来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1.
类指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对它的范围和性质的认识不尽统一,所以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尚未对此做出整体的全面研究。本文以现代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用上对类指成分进行研究,指出了类指的重要性及其与语境的关系,并进行了话语结构分析和信息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日益推广,催生并繁荣了网络语言.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语言,其触角已渗入网络之外的生活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意在立足修辞学理论,结合现行的网络语言,从词语、句式和篇章三个层面,探究网络语言中的仿拟手法的运用及其独特的表达效果,预测该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语言变异是语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本身的发展,就是既有变异又有规范的过程。本从传播学和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网络传播中语言变异的形成、特征和语用价值,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本身具有多样性,作为强势语言的汉语及具有目标语言与工具语言双重属性的英语的介入,使其语言生态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外语课堂教学也因此以语码转换与交替为主线。通过对这一特殊语言生态环境、接触过程及影响进行分析,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中由此引发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Thomas Nashe‘s Spring is a lyric poem extracted from his comedy “Will Summer‘s Testament”. It is a poem of iambic pentameter. The whole poem is made up of three stanzas. Simple and plain as its language is , it is the language of common speech of his own time, ingeniously chosen, refined, modified and heightened. The author‘s use of a combination of alliteration, mediate and end rhyme in its rhyme scheme makes the poem read as smoothly and briskly as singing a song. His arrangement of four rhythm or beating schemes in a single poem makes the poem confirm to no conventional pattern. His employment of many rhetorical devices makes the poem vivid, imaginative and peffecdve.  相似文献   

16.
日常语言哲学的产生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重新定位了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使用语用分析的方法来理解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使对语言的分析转向语用层面;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其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基石;塞尔继承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意向性理论;格赖斯对意义的区分及会话含意理论的提出使"语用推理"和"语用逻辑"成为当代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7.
语言整合力是指第二语言学习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一定的语言材料或语言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完整、得体的组织合成并将之理解或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能力。它有五个特征。它可以从语言的各个层面加以训练培养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歧义是英语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用歧义进行研究,对语用歧义的表现形式、产生的语境以及产生的语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利用主点(节点)的特性,用物距——像距法测量透镜组的基点,克服了用平行光入射透镜组时,由于透镜组合的多样性以及仪器等原因,使得实验受到限制,从而无法进行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现,英语言语禁忌是独特的语言文化表达形式,按照心理学的界定,它包括两种不同意义,只有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注意到这一点,才能使交际正常进行,达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