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往往也就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  相似文献   

2.
黄小玉 《中学文科》2009,(11):41-41,65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主要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识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上小学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习方法简单。进人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加强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谨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学”,“教”就失去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强调教师如何领会教学大纲、如何驾驭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研究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较少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学生自觉摄取知识的能力了解不够,以致出现了“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并逐渐陷入厌学的困境。因此。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习方法较不科学,通过刻苦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还是沿用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将可能因学不得法而导致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成为学困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是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学习方法指导在成功教学中的“教”与“学”之间找到了焊接点与突破口,疏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渠道,完善了主导者的形象,活化了主体者的状态.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习方法指导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我们不仅应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同时也应重视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习方法是否科学.物理教师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也只能是在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上面.所以在研究教师教法的同时,要认真探索学生的学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师强调的是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因此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成了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要求教师研究学生思维活动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则明显减少.教育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忽视了优化"学法","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教的研究。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对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习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很少去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李秋乐 《新疆教育》2012,(11):55-55
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  相似文献   

13.
张运民 《山东教育》2005,(19):95-95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和学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教给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选择教法、设计教法、改革教法必须与学生的学法同步展开,从体现“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相依关系,使它们辩证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学研究.研究教材的多.研究教师怎么设计、怎么教的多,而研究学生特点,研究学生怎么学的少。研究学生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备课、上课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与认知现状。改变只研究教师、教材、教法。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的状况。要让研究学生走进设计、课堂。让数学课堂因为研究学生而精彩。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偏重于对教的研究.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对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很少问津。在教学实际中.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不但要教师会教.而且要学生会学。教学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因此.重视对初中学生进行数学的学法指导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一个伟人说过,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就是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也不能把全部责任推到学生的头上,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片面,强调“教”,而忽视、轻视“学”,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大部分同志备了教法,但又有几个备了“学法”指导,所以要改变学生中存在的那些不会学习、不良学习习惯,不仅要重视教法研究,也要重视学法研究;还要把教法,立足于学法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学法,决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陈德明(江西省宁冈县教研室343500)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教师强调领会大纲、驾驭教材、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指导学习方法少.这种只强调“教”而忽视“学”的现象是一种片面的...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方法开放首先是开放教法。只要有助于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都应该给学生以“一路绿灯”。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就不会“没问题”。其次是开放学法。现实中研究教法多,研究学法少,实际上学生几乎没有采用完全相同的学习方法。如学习“翻、湖、交、贵、茂、努、架、塑、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尤其在新课程实施中,学习方法指导更为重要。本文就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成功的英语教学应该首先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到学会学习。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的同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学生懂得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体现出以“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