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问题的提出 在集体项目的运动队中,往往常见集体与队员之间以及队员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强度的内部吸引力。由于它们的活动效率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或是坚实的或是松散的群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群体心理亲和不同程度的表现。同时,由于队员之间互相亲密的程度不同,每个人都会选择他所喜爱的队员经常交往,从而形成能影响整个队的小圈子(或叫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在运动队整个正式群体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且不被人们所轻易察觉,但是这种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在集体项目的运动队中,常见集体与队员间、队员和队员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强度的内部吸引力(即不同群体的亲和程度)。由于它们的活动效率不同,因而表现出或是坚实的、或是松散的群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群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运动队人才结构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优秀运动队人才结构的剖析优秀运动队在我国有着特定的范围,目前主要指国家体委训练局下属的各运动队和各省、区、市(包括解放军队)体工大队或运动技术学院下属的各运动队。优秀运动队系统的人才结构,是一个纵向分层、横向并列,纵横交错的统一整体,如图1所示。从纵向来看,优秀运动队的人才结构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整个队应由有关方面的人才组合或参与所构成的大系统结构;第二层次是由同类人才不同成员所构成的不同系统结构;第三层次是由同类人才本身不同素质所构成的分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运动队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占武  曹宇 《冰雪运动》2008,30(1):54-58
为了加强运动队的建设,采用树立理念和从实际出发等方法,分析了运动队中不同群体的特点和诉求,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来源及表现,认为运动队以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为主体,三方人员不同的身份和职责有不同的诉求,彼此之间的互动构成运动队中的主要矛盾和冲突。从树立正确态度、加强制度建设和开展励志教育等方面探讨了解决运动队矛盾和冲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现状及布局特点进行研究,并指出在发展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布局呈现出不均衡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分布不均衡;高水平运动项目群中各个项目的试办高校和运动队分布不均衡;我国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不均衡。最后,对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布局提出建议和对策,研究将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体育运动队的训练与学习是体育的重要构件,也应遵循全面素质教育的原则。下面我们试分析一下现今中学体育运动队训练与学习的现状和弊端,以求解读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1中学体育运动队训练与学习的现状和弊端现今我国中学体育运动队的训练,注重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面对的不仅仅是运动员个体,还要面对按一定特征组织起来的运动队群体。如何提高优秀运动队群体的绩效,是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无论是集体性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是如此。一个高绩效的运动队往往表现出:群体目标与上级目标一致;内部凝聚力高,士气旺盛;运动队人际关系融洽;运动员爱护本队声誉,积极参与管理;富有不断  相似文献   

8.
王峥 《体育世界》2007,(11):28-29
新时期运动队的管理表现出新的动向和新的问题,运动队的管理具有突变性和难预测性。通过对运动队和运动员当今诸多现象分析,研究运动队的管理问题,提出当前运动队的管理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7,(4):1-4
对运动队进行跟踪研究是将体育科研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极佳落脚点。对运动队进行研究的最主要两个方面分别为:运动表现评估和运动损伤监控。对运动队的运动表现进行评估,可以看作是队内单个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评价结果的合并或平均,分析评价结果时应区分"运动员间差异"和"运动员内变化"。对运动损伤的"直接"监控研究一般是通过运动损伤出现几率和运动损伤出现次数这两个因变量来实现的。采取前人研究已验证的跟运动员损伤高度相关的连续性变量作为替代变量,可以"间接"对运动损伤进行研究,且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展示都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10.
优秀运动队是我国高级运动训练组织形式,直接担负着实现奥运战略目标,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我国优秀运动队根据训练层次和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分为国家优秀运动队(即国家队)和省区市优秀运动队。本研究以省区市优秀运动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量化分析方法,确定优秀运动队管理系统的结构要素,划分其不同的区域类型,对不同类型的优秀运动队管理系统结构要素进行灰色预测分析,以窥测系统的未来发展态势,从而为制定区域竞技体育发展规划,为实现优秀运动队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入运动队实地调研,结合对我国举重、体操、羽毛球等项目国家队和部分省(市)运动队教练员的问卷调查,深入讨论以运动队为基础的体育竞争情报发展动力机制,构建举重、体操、羽毛球等运动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优势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由各种动力与阻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各种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分别作用于运动队这一主体,形成各自的动力合力与阻力合力,它们彼此力量大小的对比决定着各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接力项目全部参赛队的预、决赛反应时间、接跳时间的统计分析,发现参赛运动队总体接跳时间较2001年时有明显进步。各队之间反应时间没有差异,提示不同代表队之间接跳水平时间的差异源于对接跳技术的科研重视及专项训练。建议运动队训练运动员采用出发动量较大的后环绕摆臂或后倾蹲踞式接力出发技术,并进行充分的接跳配合训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校园文化的视角对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改善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有明显效果。体育文化的视角探讨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希望给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业余运动队的工作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了我国攀登世界体育高峰,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打好基础,各级学校必须抓好业余运动队的工作,为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人材做出贡献。一、运动员的选材及运动队的组成 1、队员的选择方式:举行身体素质比赛是选拔运动员的最好方式。如果在短期内不能举行或不能统一进行,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注意观察发现一些活泼好动,身体条件好的学生,搞个  相似文献   

15.
何佰虎 《体育世界》2008,(10):55-58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的福利待遇由国家大包大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水平运动队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为高水平运动队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竞技体育跨入世界体育强国之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水平运动队的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日渐突现出来。影响了高水平运动队的稳定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本文对高水平运动队的福利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形成的主要问题,旨在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运动队的社会福利政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训练问题更为突出的表现了出来,它不仅可以及时地发现人材,为运动队输送人材,也可以为运动员早出成绩、延长运动时间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业余训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选材和育材的大问题。1981年初,我们与安徽师大附小合作,在市内幼儿园和各小学一年级学生中选苗组队。同年九月在该校正式投入了训练。  相似文献   

17.
<正>个案分析是临床心理学中重要的心理治疗手段。经过笔者在运动队的跟队心理科技服务实践,发现其在运动队的服务中也有着它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在运动队里,优秀队员的特点是个性化的,针对他的服务更应该是个性化的。本文就笔者在射击运动队封闭式外训阶段的跟队服务进行的个案跟踪与服务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推广临床心理工作在运动队心理服务中的应用。1临床心理个案分析与总结在跟队的过程中,研究者选取了来自不同项目的 4位队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一、合理确定领队在运动队中的职位领队在运动队中的职位,关系到领队与教练的协作关系。事实上,这一直是困扰运动队建设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会促进运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高,反之,则影响运动队的建设。因此,合理确定领队的职位,是能否充分发挥领队作用的首要环节。实践证明,统一实行领队负责制或教练负责制的一刀切的模式,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各队的不同情况,因队制宜,合理确定领队的职位。具体来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弱教练配备强领队,实行领队负责制。弱教练主要是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比较…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云  周燃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72-73,81
通过对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滞后,是制约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体制性原因。因此,体制改革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以来国内外人类学、体育学界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参赛运动员(队)服装的颜色对体育比赛结果有影响,颜色对比赛结果的影响研究呈如下趋势:在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比赛中,当双方实力相当时,穿红色服装的运动员和运动队会赢,选手都没有穿红色比赛制服而是穿蓝色或白色,穿蓝色服装的运动员和运动队会赢。颜色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不同颜色比赛服装具有其特殊的内隐性;比赛服装颜色会引起植物神经内稳态偏离;不同颜色队服具有不同的视觉属性;不同颜色队服影响队员情绪体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