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庄的人性论是什么?学术界流行的观点是人性自然论。由于老庄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省去中间环节导出“人法自然”,所以该说法似乎是无可非议的。不过笔者认为人性自然论的说法尚未抓住老庄人性论的实质。老庄的人性论其实是一种地道的性善论。《老子》、《庄子》对人性的论述是随处可见的,本文就立足这两部书,为我的新观点作简要的论证。一、何谓人“性”?《庄子·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  相似文献   

2.
<正>先秦人性论是中华人文理性精神发展的结晶,从周公提出“以德配天”到孔子的“仁”,人们逐渐从殷周时期的“帝”、“天”等至上神信仰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开始关注人本身,开始对人的本质是什么,人性是善还是恶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儒家对人性论十分关注,孔子就已经有了对人性的探讨,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相近”并没有直接说明人性是善还是恶,主要是从人类的共性去论  相似文献   

3.
“道法自然”本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江 《寻根》2009,(3):15-20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中非同寻常而又往往得不到确切解释的一个论题。迄今为止,我们知道汉代注释家河上公第一次将这一论题解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二《象元》第二十五)。受这一注释的影响,后来的许多《老子》注释家都在类似的意义上解释老子这一句话。如宋代道士葛长庚撰著的《道德宝章"解释说:“道法自然,道自己如此。”又如,  相似文献   

4.
正人性论是先秦儒家伦理学史上的重要话题。然而,孔子本人并没有明确谈及人性的善恶问题,他只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之后,儒家人性论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孔子的弟子们开始把性之善恶作为重要问题展开讨论。根据《孟子·告子上》记载,"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赋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思想通过与儒、墨、法等各家思想变化互补,成为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建构者。老子作为道家之鼻祖,对道家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子的《道德经》(又名《老子》)蕴涵着颇为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本文拟对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略陈管见。一、“道”的物质实体存在性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道”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字本来是人生的道路,有四通八达的意思。从这一意义引申为“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学说大抵都以“致用”为目的,诸子百家无论其学说在“哲学”或“为道”方面建树多高,也必有其社会政治之归止。但是由“哲学”或“为道”的学术原则方面看,老子的政治主张又是由其“哲学”或“道论”之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包括其社会政治主张的矛盾与分歧,也是由其“哲学”或“道论”中合乎逻辑地产生的。概括地说老子的政治思想有“无为无不为”与“贵柔”两个方面,其中“无为无不为”是由形而上的道论,亦即绝对的“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中引申出来的;“贵柔”是由形而下的“器”的层面,亦即相对的“有无相生”的逻辑思维形式中引申出来的。二者的区分体现着老子学术上的一大转折。  相似文献   

7.
老子、庄子同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庄子思想多继承老子的哲学观念而来。历来研究多着眼于他们观点的相同之处,而注意二之间的相异则不足。作通过对《庄子》书中“道”论与多篇寓言的考论,认为庄子给老子之道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使“道”带上了明显的此岸性色彩,在悟道的途径上,丰富了道家学派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提起老子,人们一般以为他“绝仁弃义”,是不讲仁爱的。其实,他有自己独特的仁爱观。本文拟围绕老子的仁爱观进行探讨,以求正于方家。关于仁爱,在《老子》一书中有一些表面看上去相互矛盾的说法。如一方面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以下引该书只注章次)仿佛天地、圣人都不讲仁爱;另一方面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道与“善利万物”的水接近,似乎又具有仁爱之德。其他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第十九章),令人感…  相似文献   

9.
學人寄語     
馬一浮先生講述六藝,絕對不只是要傳授一些古代文獻學方面的知識而已.他有使人人“復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的弘願,他要憑藉六藝之道使人們“盡己之性,盡人之性”,以體現“聖人之盛德大業”. 馬先生說:“六藝之教莫先於《詩》”;又說:“六藝之教終於《易》而已”.  相似文献   

10.
抒情論是1949之後影響中國文學研究甚深的一套叙述,兩位主要倡議者陳世驤與高友工都有比較文學的背景,都有漢字“抒情”西洋文學lyricism的對照背景。然而,“抒情”此詞語原本源自屈原辭賦,而詩以抒情,情以證道,此爲儒家的詩教要義。《詩》《騷》是中國詩歌的原型,本文同參《詩》《騷》,探討詩教藴含的詩、道與人格修養的關係。《詩經》强調詩人之心即一國之心,即天下之心,詩用以體現人性的文化風土性格;《楚辭》則體現了人性的幽深與超越的向度。《詩》《騷》的抒情義建立在形氣主體的基礎上,詩的展開即介入自然與人性的氣化氤氲。本文稱《詩經》學與《楚辭》學所主張的情論爲原生抒情論。  相似文献   

11.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他主张从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角度去把握人类生活的准则。  相似文献   

12.
老子之“道”的特性及其对现代人的启迪李霞“道”力何物?《老子》一书中基本上避免了直陈的做法,而是采取了种种描述的方式以显示其特性。这样就决定了对于老子的“道”,现代人很难用某个特定的现代概念去诠释清楚,而只能从老子赋予“道”的种种特性去理解与把握。第...  相似文献   

13.
论老子之“德”[美]A·J·巴姆"德"是自然之所以成为自然,或任何事物遵循、仿效它自己的自然本性的能力。"道"和"德"不是两个不同的事物,然而它们又是能够区别得出来的。如果说,"道"是自然的,"德"是"道"自然地行动能力的话,那么,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  相似文献   

14.
吴正格 《寻根》2012,(5):48-52
老子说:“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老子》第三十五章)这虽是道义,后来人们借此与饮食口味混同,视荤为浓,视素为淡,模糊着道、俗疏隔的界限,将清淡主义认作为道家所树的旗帜,它从历史的炊烟中招展过来,一直引导世间的饮食行为。粥之清淡,为固性本味,即是庄子所说的“知常”。这就与老子的教旨有了连脉。  相似文献   

15.
老莊哲學是中國哲學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在全世界也有很大的影響,而“道”是老莊哲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雖然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但是在以老子和莊子為名的著作《老子》和《莊 子》中,還是多處論述了“道”的性狀和內涵,通 過比較和分析,我們便能確定其“道”的物理意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接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其“知胜之道”的“道”与老子的无形之道有缘;其“兵者,诡道也”,则体现了对老子若干矛盾范畴的改造和运用:其关于加强将帅气质修养的思想,亦在深层次上受到了老子主张的内敛性涵养的启导。《兵法》所以能接受老子思想的影响,这除了由于老子早于孙武以及兵道两家思想的互动互渗外,也与孙武的家世与生平经历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7.
在老子的道论中,是把宇宙论、体用论、价值论合在一起探讨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此,宇宙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他说:"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由之,体用论而具雏形。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正式建立。从此,道不仅成为道家、道教的最高信仰,亦成为中华民族心目中最高真理的代称。  相似文献   

18.
赤恩 《华夏文化》2000,(4):56-57
老子说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老子》2 5章 )庄子说 :“何谓道 ?有天道 ,有人道。无为而尊者 ,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 ,人道也。主者 ,天道也 ;臣者 ,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 ,相去远矣 ,不可不察也。”(《庄子·在宥》)在对“道”的认识上 ,老、庄的区别点并不十分明显 ,即尊奉天道、贬黜人道 ,自人而天 ,由此可以得至美、游极乐 ,从而成为至人。当然老、庄在“道”的问题上也有某些区别 ,此处不赘。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人学 ,关注宗法社会和人自身 ,尤其重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道家注重人的命运 ,关注人类整体…  相似文献   

19.
程蕾 《华夏文化》2003,(2):32-33
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 ,有人归纳为儒家、佛家、道家三个流派。这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处事、做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老子思想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在《道德经》中 ,老子“致虚极 ,守静笃”、“不敢为天下先”、“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以及“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人生哲理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近日 ,读了几部《曾国藩传》、《曾国藩评传》 ,对曾国藩一生经历和他的思想有了更新的了解。曾国藩做人的宗旨 ,就是把老子“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和“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渗透到他的修养、处世、做事、…  相似文献   

20.
《老子》通行本中第二十七章和帛书本内容有较大的不同 ,本文在对这章文本对照分析的基础上 ,并分别就两种版本的《老子》中与第二十七章相关内容有重要关联的四十九章和六十二章也进行了系统分析 ,力图找出三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纵观《老子》全文的基础上 ,就《老子》第二十七章中 ,通行本和帛书本究竟哪个更切合《老子》的本义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作者认为 ,无论是就这三章之间文意的连贯方面 ,还是就老子思想的总体特征方面 ,帛书本的第二十七章的文意可能更切合《老子》的原意。《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圣人 (善人 )本身的“师”、“资”对象问题 ,而不是像通行本那样强调“善人”、“不善人”之间的相互师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