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阶段是学习品质培养的关键期,为进入小学进行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尤其要注重大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通过论述大班幼儿应着重培养的良好学习品质,提出培养大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策略,以促进大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66):161-162
幼儿园和小学教学的衔接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幼小衔接的工作主要落在幼儿园大班教师教学的内容中。幼儿时期作为幼儿教育启蒙的阶段,主要在于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而小学属于知识储备、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文章就幼儿园大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教学策略,为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里,没有明确规定汉语拼音作为幼儿的教学内容。能否在保证完成“纲要”规定的各科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大班幼儿适当学一些汉语拼音,有人认为这样会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不敢涉足;有的虽然进行了一些摸索,但也是忧心忡忡,怕搞不好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我园保教人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教大班幼儿适当学一些汉语拼音对他们入小学后减小学习坡度很有必要。因为汉语拼音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拐杖,它是开发智力,促进“提前读写”的有力工具。而据小学低年级教师反映,  相似文献   

4.
王小平 《教师》2023,(10):102-104
培养幼儿自主能力是幼儿教师及家长的重要工作,幼儿教师和家长要提高幼儿自主能力,就必须要求其在游戏、生活、学习中自主解决困难,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和工作。文章以“培养大班幼儿自主能力”为题,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简述培养大班幼儿自主能力的意义,从生活、游戏、管理三个视角出发展开探讨,提出几点培养大班幼儿自主能力的建议,以期为幼儿教师及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处在幼儿期的孩子尤其是大班幼儿应重在培 养他们的学习品质,以为升入小学打下良好基础。家庭教育 中,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 认知需求;注重培养幼儿的坚持性与专注力;建立良好的家庭 常规等来促进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为学业发展打下坚实 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朱晓红 《教师》2019,(13):97-9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学前教育活动应当避免和防止“小学化”,并为幼儿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和建议。幼儿教育活动应当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文章从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中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问题,分析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以及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陈林颖 《教师》2024,(5):84-86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引领下,在大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文章首先分析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的构成要素,其次在绘本、生活、游戏、实践、主题视角下,研究具体的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策略,提出可行的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方法,旨在使大班幼儿数学活动克服“小学化”发展趋势,有益于大班幼儿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教育问题之一。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目的就在于让幼儿"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入小学的负担"。为了能让幼儿很快、很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应该在大班第二学期,注重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习惯,为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向小学阶段教育过渡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幼儿自身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是幼儿入学准备与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使幼儿更加顺利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学习,教师就应科学把握幼儿时期这一学习品质培养的黄金阶段,在全面了解幼儿必备学习品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通过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多元的教学模式、借助有效的家园共育等措施,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0.
徐玉蓉 《家长》2024,(3):186-188
<正>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为了构筑幼儿终身学习的坚实根基,这无疑是对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的一项关键性投资。因此,大班早期阅读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要注重幼儿专注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支持和丰富读物的供给。大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持续阅读,认识到阅读的实用价值,形成热爱阅读、乐于学习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幼儿阶段是学习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本研究采用测量法,以80名大班幼儿为被试,考察了在词汇情景下,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基本状况以及不同词汇水平幼儿的学习品质特点。结果显示:大班幼儿的学习品质表现整体较好;低、中、高词汇水平幼儿的学习品质表现依次呈上升趋势;不同词汇水平幼儿在学习品质的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可见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生活和教育相辅相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达到目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3~6岁是幼儿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应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将幼小衔接与一日生活有机融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班幼儿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幼儿从“学会”到“会学”再到“慧学”,能够为步入小学生活做好准备。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区域游戏开展得如火如荼,文章通过引发、支持、提升幼儿自我学习“三步走”的方式,研究如何在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自我学习。  相似文献   

14.
进入大班,如何做好幼儿衔接工作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以《纲要》精神为依据,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在活动形式与学习能力方面与小学更好地接轨。展读活动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早读活动衔接的一种尝试,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我园教师逐步总结出适合大班幼儿的“15分钟晨读话动”的方式方法,发现、总结了其中蕴含的多元化教育价值。使这一活动不只是与小学“活动形式”的单一衔接,更为幼儿人小学后的学习适应能力及自主学习起到了有效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已成为家长﹑幼儿园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教育更应该值得关注,注重为其进入小学奠定良好基础。大班幼儿书法的教育也应该是教育孩子的重要一面,对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杨晓英 《课外阅读》2011,(1):223-223
对于上大班的幼儿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学期,因为再过一学期,他们就要上小学了。因此,在这一学期当中,对大班的幼儿进行严格的常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大班孩子良好的常规是保证幼儿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作为老师一定要让幼儿了解生活、学习中的常规,为他们上小学开始白食其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交流一下我对大班幼儿所要实施的一些常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幼儿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而要注重创造性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的品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班级是幼儿生活、游戏、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养成的重要“基地”。大班幼儿已经进入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顺利融入集体完成“小社会”的适应。  相似文献   

19.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学习习惯培养尤为重要。观察中发现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我们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从幼儿一日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承载着各种信息的传递。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尤其是大班的孩子,正是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的关键时期,要重视对其语言能力的培养,分析大班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对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充分挖掘资源,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做好课堂教学,夯实幼儿的语言基础;利用看图教学,提升幼儿情绪语言能力;结合传统文化,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等举措,促进幼儿园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素养的提升,为幼儿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