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4,(16):97-97
最近,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作品《永远的红树林》,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文章中的主人公梁言顺博士几年中潜心研究“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以切实的数据,将经济发展中所付出的代价直观地呈现于人们面前,因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展经济肯定要付出代价,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只有边际效益最大化的经济活动才是最合算的。梁言顺博士的贡献就在于,给那些一门心思只盯在GDP增长上的人们提供了一副清醒剂:我们有些GDP增长的代价太昂贵,以致于有些时候有一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已经过度,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很多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基础上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也早就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入了国策中。只有实现对环保工程的全过程控制管理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保护,落实环保工作,弥补环保工程中存在的操作漏洞,加强对环保工程的监管。本文简述了对环保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控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如果没有中国八亿七千万农民的环保就没有全中国的环保。当有这么一批环保自愿者开始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时.却发现现实中的困难比想像中要多出了好几倍,因为环保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微小细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沈浩 《世界发明》2007,(12):90-91
虚拟——这个字眼儿往往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特别是互联网出现后.这个词汇更是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甚至有人一度把互联网中的虚拟世界看作是一种假象的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它的人逐渐开始转变了态度.而一种将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GDP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增长趋势,城市化步伐飞速迈进,但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是能源的昼夜不停消耗,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促使节能环保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一些具体的落实,但环保呼声的高涨依然时刻提醒着人们,能源危机就在每个人身边。本文将以节能理念在电力行业的重要性为切入口,以10kV配电网为例,具体探讨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汽车的诞生到现如今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已经过去有一百多年了,汽车的产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汽车尾气的排放、燃油的消耗量等由汽车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得到广大市民的重视,环保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在这样一个社会主旋律的背景下,国家正在一步步限制排量超标的汽车,另一方便科研队伍也在加紧研制节能环保的新型汽车,再加上汽车是燃油消耗量的一个大项,节能减排变成了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于是乎电动汽车就应运而生了。现如今纯电动汽车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推广下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从纯电动汽车电气性能匹配与可靠性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和研究,以求能为纯电动汽车的发明与制造添砖揭瓦。  相似文献   

7.
乔梁 《百科知识》2007,(12S):6-7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全世界,抗击艾滋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看待艾滋病。当对艾滋病有了客观和科学的认识后,才会采取适宜的行动和科学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一步一步地遏制和根除艾滋病,反之艾滋病则会蔓延扩大,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对垃圾以焚烧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如何防止尾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我们哈尔滨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的尾气中,有害气体各项指标的控制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GDP,这个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最佳指标的符号,几十年来在中国被赋予了众多的含义,它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正是这个GDP,让中国当下的环境和生态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事实上,业界存在一个能够平衡二者的指标——绿色GDP,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推行绿色GDP需要有考核指标转变做制度保证,当中国各地区的考核不再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依据时,转变就会变得水到渠成。只有将经济发展与绿色GDP相挂钩,经济增长数据才不会以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为代价,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够持续和健康。  相似文献   

10.
孙瑜 《中国科技信息》2006,(13):47-47,59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公路建设与环保的关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就必须实现综合决策,坚持可持续发展。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所有技术、规划和决策过程的开始阶段,就认真考虑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资源浪费现象却依然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随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逐渐提高,在工业生产中开始融入各种环保措施。本文将主要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环保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余展翅 《科技风》2012,(23):264-26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把经济搞上去,只有把农业发展好才是根本出路。实践证明以破坏环境、牺牲资源为代价来发展农业只是一种短暂不可取的行为,只有建立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坚持生态环保新理念,走生态农业发展之新路,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建立区域经济新模式,才能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现状,它对农业生产条件产生的影响以及它在区域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分析了抓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力,得出中国农业发展,全面实施生态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常艳娟 《科教文汇》2008,(15):173-173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等都在作出着自己的贡献,法律——我们寄予厚望的秩序维护者在这场环保战役中如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首先它要做的就是将环境道德纳入法律体系,将自然这一传统的法律客体纳入法律主体范围。只有如此,法律才可能在环保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只有如此我们的环保运动才能在制度性保障下继续深入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4.
正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吃巧克力,可你知道吗,巧克力本来是热带雨林的噩梦,这是怎么回事呢?可可的诱惑原来巧克力的经历都是从一颗叫做可可豆的橄榄状种子开始的,可可豆长在热带植物可可树上,经过一步一步加工,才得到令人喜爱的巧克力。16世纪前,可可豆还十分稀少,只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那时的它还不是食物,它有着一项特别的功能——充当货币,后来,人们将种子捣碎,混在玉米和香料里,制作成一种叫做巧克力特  相似文献   

15.
GDP增速超过7.18%就必然出现资源环境问题,10年之内中国不能根本解决环保问题,那情况就难以收拾了。研究显示,我们大多数省市的GDP增速都在13%到17%,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21%,这样盲目地追求GDP,是要出大问题的。10年之内中国不能根本解决环保问题,那情况就难以收拾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环保是其主要旋律。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意识到环保材料的重要性,在家居装修中也逐渐开始使用新型环保材料,改善室内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对新型环保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以及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广大教育人士开始认识到高中化学环保创新实验开发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我们充分掌握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我们对于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本文将基于高中生视角对高中化学环保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应用展开简单的分析,旨在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号召之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各行各业也开始关注节能减排措施。汽轮机是热电厂的重要设备,在其工作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汽轮机能耗问题,才能够使整个热电厂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就热电厂汽轮机在检修过程中节能降耗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开始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而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我国各行业在政府的引导下都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的开展。作为学生的我们而言,有必要从自身周围环境出发,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来就当前绿色科技环保展开一番深入的探究。以此来深化对科技环保的认识,提升高中生群体科技环保素养。本文通过对绿色科技对环保事业发展价值的探讨,就高中生利用绿色科技为环保保驾护航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十城千辆”试点城市中观察到,新能源汽车虽然有千万辆规模,但到了实现市场需求化的时候,人们才更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已经迎来了一定规模化的新能源汽车社会,当新能源汽车与中国的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时候,中国能否向冲刺样进入新能源汽车社会,这将是一个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