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竞技体操     
6832.019 20011776竞技性体操技术发展节奏的基本规律=The basiclaw of rhythm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technique(刊,中.Ⅰ)/王文生∥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40-45图4表2参6(XH)竞技体操∥技术∥节奏∥发展∥规律以集到的1934-1993年间竞技性体操创出的1548例难新动作为基础,对竞技性体操突破性难度动作的发展与更新的时间性技术变革或技术革命产生的时间规律以及技术发展中国家节奏的具  相似文献   

2.
新奥运周期中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第11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难度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新奥运周期中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新周期动作发展变化明显,表现出"本土"发展与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动态;潮流动作及连接较为突出,出现了新的连接形式、连接方式;形成了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必备或首选动作.  相似文献   

3.
对近3年世界体操大赛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动作编排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项目都存在动作类型发展的非均衡性,每个项目动作的发展都展现出北京奥运周期的延续性和伦敦奥运周期的创新性;运动员对动作的选择价值倾向具有多元化;规则的修订、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等致使伦敦奥运周期出现较多新的动作和连接;通过难度的提高来提升竞争力是伦敦奥运周期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竞技性体操动作技术的内在联系,从动作技术结构的角度讨论高师体操课的竞技体操教学过程中,迁移存在的形式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动作技术间的良好迁移,规避不良迁移,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艺术体操和竞技体操都是竞技性体操,同时竞技性体操还包括健美操,技巧和蹦床这几项运动。竞技体操和艺术体操的最大的区别就是竞技体操是一项在规定的器械上,完成复杂、协调的动作.并根据动作的分值或动作的难度、编排与完成情况等给予评分的运动;而艺术体操则不然,它是需要运用器械来完成整套动作的。  相似文献   

6.
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时间理论为指导 ,并结合我国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的现状 ,提出了时间管理是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效益的保证系统之一。进而探讨了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管理的概念、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时间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观察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科研方法研究了新奥运周期的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比赛,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跳马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加快掌握高难动作是女子跳马发展的趋向,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难度动作的发展集中体现在4种类型动作上;确保落地稳定是跳马比赛夺冠的关键;参与跳马竞争的国家分布范围逐渐扩展,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3—2015年体操世锦赛及2016里约奥运会平衡木单项决赛的32套动作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2017版女子体操评分规则,旨在分析出新奥运周期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编排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女子体操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1)新奥运周期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将朝着高难度、高质量、高艺术的总趋势发展,编排类型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成套动作连贯有序成为主要特征;(2)高难技巧动作将成为构成D分的核心要素,而为展现出运动员个人特点和顺应国际潮流,舞蹈动作的选择将趋于难、美、新;(3)上法得到重视,并鼓励发展高难度的空翻类上法,下法的选择不再受限,但F组以上难度的下法明显占优,并朝着二连接和三连接的形式发展;(4)推崇混合连接,以避免技巧连接限制带来的编排单一化,而动力性的技巧二连接、B+B+C及以上难度的三连接,以D组难度为中间动作的混合二连接和混合三连接将成为潮流连接。  相似文献   

9.
<正> 1 前言双杠是男子竞技体操中主要项目之一。三级规定动作(第一套)又是我们体育系本科体操教学大钢的主要教材内容,更是普及体操运动成人练习的初级动作。众所周知,评价一套动作的好坏,取决于动作难易,幅度大小与稳定性的程度。而幅度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动作节奏的快慢与用力大小的影响。本研究试图对规定动作中主要动作时间与力的有关参数的分析找出技术的差异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艺术体操是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的一项女子独有的竞技性体操.由于它的练习内容符合女子生理、心理特点,能够全面发展练习者的力量、柔韧、灵敏、协调的素质,培养练习者的节奏和美感,因此是一项发展迅速、深受女子欢迎的体育项目。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音乐、杂技等艺术特点,以摆动、波浪、弹性等流动型动作为主,以自然型动作为基础的节奏运动。所有动作都是以胸、腹为中线开始发力传动到各个部位。动作有起点有终点。身体姿势不断变化,有起有伏,而且要求在一整套动作中连绵不断。加之利用各种轻器械的不同特点,随着音乐的伴奏展现  相似文献   

11.
历时两天的2012年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于7月在上海政法学院召开。学术研讨会以"新型体育关系的法律调整"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共征集论文70余篇,选择了46篇文章汇编成论文集,1篇文章做大会发言,16篇文章分4组进行小组发言。讨论主题涉及司法介入体育、体育法律规范适用、职业体育、体育法基本理论等。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法的地位 ———从法的体系划分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是体育法理论研究中的-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存在许多争议的问题.明确体育法的地位,有助于我们认识体育法的本质、规律,有利于体育法体系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对比学术上对体育法地位问题的不同观点,分析法的体系划分的实质,探讨体育法的涵义及范畴.认为在目前的法律部门划分理论下,体育法并不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应属社会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蕴含了人类文明的光辉。中国武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对立统一的理念。法治是文明的象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同样追求和谐和统一。武术和法治理念的相通性决定了从武治到法治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文明前进的体现。现代法治下的武术在法律的保护下取得了新生,不论在知识产权保护还是武术事业发展方面,法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无创检测电脑诊脉仪为测试手段,通过对三百余例优秀径赛运动员七千多个血循环运动力学数据分析研究:1.优秀径赛运动员血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常模参考值;2.运动员成绩和这些指标的关系;3.这些指标是否可辅助判别运动员适合哪种距离跑。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部分血循环动力学指标与径赛运动成绩相关,逐步回归的结果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多元逐步判断分析发现血循环动力学指标还可帮助我们判断某运动员适合长跑还是短跑,可作为选材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体的进程中,对颁行于1995年的《体育法》进行修改已提出多年。然而,是不是需要尽快修改和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应条件,是在分析《体育法》自身不足而应当修改的必要性的同时,还需要从修法的现实紧迫性与可行性方面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为此,该文基于当下中国社会和体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从全面深化改革、迈向体育强国、发展人权事业、建设健康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多个维度,探讨了修改《体育法》面临的迫切需求;并从我国已进入普遍修法时代以及修改《体育法》的社会共识、学术研究和工作基础方面,指出了《体育法》修改所处的良好时机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坛的反赌扫黑风暴仍在进行,"法治"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良药",但是良药也有真假之分。虽然2010年中国足协在处理三家涉假球队时体现了"法治公式"中的"服从"的程序性内涵;在修改《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试行)》时则体现了"法治公式"中的"良法"的道德内涵,但是其中存在一定的瑕疵,即该《处罚办法》中的"适用时间条款"所确立的"溯及力条款"是有悖于"法不溯及既往"这一法治原则的,需要对"适用时间条款"进行相应修改。这个瑕疵折射出了更重要的一点,目前中国足协所进行的"法治"更多的是"形式法治"而非"实质法治"。"形式法治"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必须结合"实质法治"才能达到真正的"法治",单纯的"形式法治"甚至是有害的。中国足球的法治道路注定是艰难的,不但需要坚定的决心,更需要对法治精神的深入领悟。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日本颁布的《体育基本法》是对1961年日本《体育振兴法》的全面修订,中日两国在体育法颁布与修订过程中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审视现行日本体育法的内容变化,借鉴其有益经验,为当下我国体育法的修订提供有益参考。回顾日本体育法修订的社会背景与过程,从序言、基本理念、国家责任、体育基本计划、体育产业和体育仲裁以及体育行政管理6个方面阐释日本体育法的新变化。并从体育法律法规相互衔接,内容不断完善、体育法修订反复酝酿,充分听取各界意见、体育法修订内容全面,基本法特色突出3个方面深入探析我国体育法修订存在的不足和日本体育法修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美体育法学研究现状比较及对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美体育法学研究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了目前中国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法学学科体系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见解,指出对“体育”的明确定义、对学科价值目标的确定、对学科研究对象、内容和体系结构的确定以及形成自身成熟的方法论,是目前构建体育法学形成学科体系框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法治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我国政府在社会事业和人权事业法治化发展中制定和实施的法规性文件,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法制推动作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十年来的发展,正是在法律法规所构筑的法制框架下,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历史过程。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踏上更为坚实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体育法规实效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茹  莫磊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295-297
所谓法律实效,是指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在实际上被执行、适用和遵守的状况。目前,虽然我国学校体育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现有法规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学校体育法规实效存在严重缺陷。文章从立法、执法、守法、法制监督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学校体育法规实效不佳的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