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殊儿童作为社会特殊人群中的一类,智力和行为上较常人有所不同.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我国特殊儿童数量达到246万人,占国内全部残疾人数的2.96%.根据卫生组织统计得出的数据,每一百位儿童中都会有一名特殊儿童的比例来算,我国的特殊儿童数量远大于246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特殊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多,因此社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康复,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因而本文从国内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现状、特殊儿童的需求出发,提出智能化、人性化的空间设计理念,为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优质的康复环境,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特殊儿童群体更多的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2.
在特殊教育与音乐教育都得到较快发展的今天,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研究发展相对缓慢,关于特殊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的意义,学术界尚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视觉障碍儿童是特殊儿童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音乐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通过对视障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来探寻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融合教育给予了特殊儿童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又能提高特殊儿童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促进特殊儿童回归社会。本研究详细论述融合教育在脑瘫、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特殊儿童中的应用与进展,对于学校和儿童康复机构皆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是针对身心有缺陷的特殊儿童进行的音乐教育。特殊儿童包括超常(天才)和低常(弱智)、有生理、心理缺陷儿童。试图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小学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学前教育是每个人学习知识的开端,是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教育中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因儿童的特殊性显得更为重要,除了要达到普通儿童学前教育的要求之外还要弥补特殊儿童存在的缺陷和障碍,因此本文将从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更好的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玲 《科学中国人》2014,(7S):162-16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我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兴利除弊、多管齐下,才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特殊儿童的数量日益增长,其中包括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环境因素。当今社会提出融合教育这一理念,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得以适应和发展。通过随班就读,让正常孩子逐渐地接受这些特殊的伙伴,初步培养他们的爱心,让特殊的孩子不再特殊。  相似文献   

8.
在特殊教学中,要结合智力落后儿童身心特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矫正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障碍,补偿其语言功能,促进其语言康复,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现针对如何加强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训练进行如下重点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小学低龄儿童的音乐课程有其特殊的地位,因为小学生好奇心理强,喜欢音乐等有趣味的课程,所以怎样将音乐欣赏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小学低龄儿童对课程安排产生兴趣,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所塑造的形象,培养早期灵感,提高儿童的创造兴趣,丰富儿童的情感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0.
倪琪芳 《科教文汇》2008,(23):187-187
小学低龄儿童的音乐课程有其特殊的地位,因为小学生好奇心理强,喜欢音乐等有趣味的课程,所以怎样将音乐欣赏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小学低龄儿童对课程安排产生兴趣,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所塑造的形象,培养早期灵感,提高儿童的创造兴趣,丰富儿童的情感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1.
特殊儿童是指身心障碍儿童。分别有:视觉障碍儿童,指其视力在0.03以下的儿童;听觉障碍儿童,指那些使用助听器也听不清日常的说话声或者几乎听不见声音、听力有明显困难的儿童;精神薄弱儿童,指处于一种精神发育的缓慢状态,并不单指智力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12.
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负面影响,如导致儿童自制力差、社会认知偏差等。本文通过剖析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的引导作用,探讨适合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的教养方式,进而希望通过改善家庭教养方式来降低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特殊结构家庭中体育与儿童人际关系特征等心理学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特殊结构家庭中体育的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研究发现,特殊家庭儿童对体育活动有积极的爱好取向,体育活动对儿童人际关系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促进了心理健康的发展。本研究在肯定体育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提供了进一步探讨体育对促进特殊家庭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性的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14.
失学复读儿童的特殊经历,导致了他们在认知、感情和行动方面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其身体、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学校及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在知识、技能、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等方面加强对失学复读儿童的教育,促使其尽快融入社会,回归人生正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特殊需求,设定团体音乐治疗目标,制定团体音乐治疗计划,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来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其生理、心理乃至社会交往等问题,运用团体教学模式来帮助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从而使儿童获得健康而有质量的生活状态的一个音乐领域。  相似文献   

16.
积极行为支持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来,为教师应对特殊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性行为提供了可行的手段。积极行为支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特殊儿童挑战性行为向着正常化的方面提供了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析积极行为支持的可行性,评估干预计划的有效性,修改干预计划,以此来更好的实施积极行为支持理论,从而更加有效的矫正特殊儿童的行为,使其更加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个别化教学可以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有助于培养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化发展,是特殊教育的灵魂,个别化教学一直在特殊教育中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8.
许爱青  王翔 《科教文汇》2009,(21):70-70
失学复读儿童的特殊经历。导致了他们在认知、感情和行动方面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其身体、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学校及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在知识、技能、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等方面加强对失学复读儿童的教育,促使其尽快融入社会,回归人生正轨。  相似文献   

19.
美术可以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绘画加强了儿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巧妙的表达出他们内心纯洁无暇的情感。特殊儿童天生具有生理缺陷,和正常儿童不同,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我们要更加关心爱护他们。在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美术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美术课堂上展现出事物美好的一面,让特殊儿童来自行描绘,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让他们变得积极主动、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20.
沈云婷 《科教文汇》2010,(30):107-107,171
城乡"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定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分析其心理特点,探求其形成原因,并对如何做好该类差生的转化工作,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