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磊 《教师》2013,(6):114-114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而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更多的还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资源和环境,具有与其它科学整合的特性,是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呢?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下面就我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一、明确教学目标设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课程目标的定义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自2003年3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公布后,全国各地先后...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现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我总结了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6.
潘刊 《成才之路》2009,(20):88-88
一、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探讨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中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定位在"双素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和"双价值"上。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上重视发扬和发挥"生本教育"的思想,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累积信息技术知识,教育学生成就新的学习能力,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发展的。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的来源和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2.
信息社会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认知工具;能完成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和谐的统一。整合过的教学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时代的竞争和发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采取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注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5.
信息素养是当代人适应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引领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逐渐提高信息素养,满足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从主动获取信息意识、分析问题的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及自我认识的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留强 《考试周刊》2011,(10):142-143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路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婷  叶临 《成才之路》2010,(12):19-20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索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秀文 《考试周刊》2013,(2):128-128
<正>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将逐渐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信息技术课的重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已成为发展趋势,加强当代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意识和社会道德,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初中生提高信息素养与适应信息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本文立足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对如何有效培养初中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通过对该课程的有效学习,让学生具备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为全面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全面认真反思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一个课堂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