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根据教学需要,学习语言应首先从听入手,然后学会说,读与写是在听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英语听力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中要设计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听的目的 训练听的能力和训练其他语言能力一样,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白听力课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听力水平直接影响到语言知识接收、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及实际交际能力。而且,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还是吸收和巩固语言知识和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听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其基本技能包括①听力技能训练;②听、说结合训练;③听、写结合训练。三项能力综合训练才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语言技能的转换,以及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听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但听不懂、对听力没信心则是许多学生难以突破的瓶颈。听力教学在控制听力训练力度,合理安排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时间;在灵活安排听力训练方式上,倡导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在听力预测能力培养上,实施提高听力能力的准确度等具体教学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训练效果,逐渐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听的能力是语言交际活动的首要条件。就目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听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听力技巧训练。  相似文献   

6.
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听居首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技能。听力理解处于语言学习的中心地位。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中考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并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对语段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把感知到的声音转化为信息,将预测内容与所听内容相匹配。听力历来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熟悉听力测试的方法,加强听力基本功的训练,掌握有效的听力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高考英语考试都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丢分现象往往出现在听力部分,这无疑对中学生英语的听力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程,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听力教学的规律,尽最大努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所听内容是进行听力教学的最大目标。所以在进行听力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听力融入课堂,加大学生听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是外语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对学生来说,听力训练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难关。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听力测试在考试中占有的比例较少,听力教学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讲解语法为主,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给学生听力练习的时间很少,直接影响了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给我们从事基础英语教育的工作者留下了深思。一、英语听力训练的重要性人们学习语言,大多都是从听开  相似文献   

9.
英语听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而培养外语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言训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就必须通过有效的听力训练,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并讲究训练策略,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听力实践,克服障碍,在熟练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10.
彭翠红 《新疆教育》2012,(16):114-114,132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受到听、说、读、写基本训练”。听力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本文从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学习方法知识及影响中学生听力因素入手,提出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个有声系统,听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提高"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是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听力试题是必考项目.然而,我们普遍较为重视英语笔试,学生对笔试形式较为熟悉,而对听力测试却望而生畏.一、英语听力困难的成因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背景知识和听力技能理解所听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中学教学中要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听力是语言技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所以,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一、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语言环境策略 目前,制约学生听力技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听力环境问题:在我国的中小学英语课堂里,学生多半时间输入的信息仍是母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增加学生听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学的规律来看,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遵循有声语言第一性、文字语法第二性的原则。语言学习始于听。听力,需要经过专门、完整、严格的训练,它在外语教学”听、说、读、写”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通过听力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听力技能,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听和读一样,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听的能力不仅与听的技巧及其熟练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的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听的能力的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并锻炼分析…  相似文献   

14.
郭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158-158,160
本文旨在研究听抄训练在逐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备战雅思听力考试的重要作用。听抄训练是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及应试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听力训练技巧为纵线,以学生学年为横线,从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分层次讨论研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听抄训练,力求达到相应年级训练听力能力目标,最终在雅思听力考试中取得较理想成绩。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的听是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学生应通过大量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性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实践证明,听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手段,听力训练要讲究方法。下面就我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6.
听力就是听的能力,即在有声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个人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在听、说、读、写四种交际活动形式中,听占455,说占30%,读占16%,写占9%,由此可见,听力的训练是不容忽视的。1999年广东省进行了全国惟一是高考英语听力 考试,听力成绩占全卷总分的20%。2001年 听力部分将引入全国高考命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都开设英语听力课。但听力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听力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都在做什么,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听力课上教师只是机械地讲解单词、重复放音和发布正确答案,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忽视了说。就外语学习而言,听和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两大技能。二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语言教学不应仅仅依靠单一技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星 《湖南教育》2002,(14):29-29
有效的听力训练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最重要的过程和最关键的环节。训练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就是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况下尽量把所听到的语言材料完全听懂。泛听指广泛地听各种不同风格和不同来源的声音材料。在听力训练时,要力求做到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课上精听,课下泛听,精听抓“质”,泛听抓“量”。精听与泛听,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而在适当时期有效结合,学生听力水平就会大大提高。2.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听力训练应贯彻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每周定时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进行听力训练,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密切,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英语教学就成为了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英语语言学习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听力训练是语言学习的首要步骤,"听"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1.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英语氛围,扩大学生听英语的途径;2.创设适当的英语情境,激发学生听英语的欲望;3.教给学生听英语的方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4.降低学生听英语的畏难心理,扫清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20.
听是人类进行语言交际最初始、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英语是一种外来语,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听力障碍、主要包括语言知识障碍、母语干扰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克服听力障碍,以提高听力水平,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